三问 VR 元年 | 匿名媒体人眼里的中国式浮躁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三问 VR 元年 | 匿名媒体人眼里的中国式浮躁

编者按:本文作者辛拉面,36 氪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辛饭堂”(微信号:xinfantang)。

不出意外, 上一期匿名投资人采访 并没有引来很多人询问采访对象的真实身份。这让我和采访对象都能放心地把新一期媒体人专访发出来。

我步行可遍的朋友圈里,最早接触并且看好 VR 的,就是斯汀。她在国内知名 TMT 行业媒体里已经工作数年,长期关注任何带塑料壳的产品,微信上随手发个二维码就能攒出个百人群。

不吹水地说,我觉得 “VR 就是个玩物” 比斯汀早,觉得 “VR 是个回事” 却比她晚很多。她从 2014 年开始关注 VR,彼年圈内最大的事件就是 Facebook 突然豪掷亿金(确切说是 20 亿美元)收购 Oculus,把 "VR" 狠狠钉在人类现代科技史和斯汀的册子上。

VR 是一次产业升级

VR 之前,斯汀主要关注的领域是广义智能硬件(包含单品和方案)、开源硬件和无人机。在她看来,VR 和她正在关注的领域有很多关联。虽然智能硬件更多存在于无形中,空调还是那个空调,排插还是那个排插,更多偏向于功能上的实用型智能,而不是像现阶段 VR 的娱乐化。智能硬件理论上不应该被感知,VR 则注重感知体验。但本质上,智能硬件和目前为止的 VR 体系都是产业升级,智能硬件之于传统白电 /dumb things,就是 VR 之于各类多媒体设备。另一方面,开源硬件对高质量整体软硬件方案的依赖,和无人机的场景局限,更衬出 VR 领域的想象力,继承于工业仿真 + HMD 市场较成熟的行业方案,这一代 VR 更可能向 C 端拓展,可切入的行业领域也明显宽广很多。但是,斯汀认为,VR 很难有一家公司覆盖生态里的每一个环节,硬件、系统、应用、开发工具、内容、渠道等,都可能有独立的公司提供。

投机者涌入

斯汀的认知,14 年国内贴着 "VR" 标签的产业人和微信群就已开始活跃,“只是当时那些真正了解行业、懂技术的人,现在都不出来说话了”。可以明确的有一点,目前的 KOL 都是当时就开始创业的人。

斯汀说,14 年就关注 VR 领域的创业者,到现在依然在坚持,不过大部分低调了很多。当时他们多已个人小团队,白手起家,在业内积累一定人脉,到现在都还没有发展起来,但精力基本都放在做好产品,这是一个普遍特征。2015 下半年开始入场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的从业者大致能分成几部分:重度游戏爱好者;传统厂商;投机主义者(“希望把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模式复制过来,其中一部分有可能会上新三板”);对 VR 感兴趣同时有能力创业;常见的 “互联网创业公司”。

内容是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

上面说到,生态很难出现通吃闭环的公司,个人方面,斯汀并没有提到自己对某个环节的偏好。但就机会而言,她更看好内容创业者。2016 年的 VR 头显销量,业内各家都有大致预期,普遍预计三大头显(HTC vive、Oculus Rift 和 Samsung Gear VR)销量在 300 万左右,三家可能各有出入但大致持平。国内 HMD 的预期则并不高,她个人觉得乐观情况下大朋纯 to C 出货在 50 万左右。这种情况下,内容已经不仅仅是稀缺,而有可能反客为主成为 VR 生态入口。Oculus 积极和微软旗下 Mojang Minecraft 合作,也呼应了这一趋势。移动端或简单设备构建的内容,可以直接投影至 VR 世界里,吸引力不言而喻。

斯汀认为好内容永远是稀缺的,好内容都会有人付费和买单。特别对于小型创业公司,内容是为数不多的创业机会之一。每个细分领域都已经有巨头入场,设备有三大厂和国内暴风、乐视;开发工具抛开 UE、Unity 不谈还有触控 Cocos;软件各家定制 Android 的同时也在观望 Google 自己的定制版本。而软硬件和开发环境难免设计标准和开发者服务能力,内容领域这样的担忧少得多。回顾智能手机时代,Angry Birds 造就了 Rovio,Fruits Ninja 救活 Halfbrick,捕鱼达人奠定触控科技在行业里的地位—— 好内容加上适应新平台的运营手法就能做火公司。

中国式浮躁

相比 14 年和 15 年的创投环境,VR 作为少数一二级市场同时关注的行业,呈现出很有趣的趋势。红杉、IDG、DCM、SIG 等在国内活跃的领头 TMT 基金不再有 “投赛道” 式的频繁动作,显得冷静甚至保守,创业公司获得的资金来源两极分化,向左走是新兴机构或传统资本,向右直达上市公司。斯汀自然和投资人讨论过这个话题,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值得寻味:在美元基金看来,国内整个 VR 产业出现巨头的可能性不会很大,10 亿美元估值可能出现一批,25 亿美元则寥寥。这个领域里独角兽可能不会灭绝,但出现像移动互联网时代滴滴级别新公司的可能性不高。目前为止,中国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上市的创业公司屈指可数,市值也都出现回落,甚至不如很多非上市公司。VR 生态里会是何种场景,是一个很大的疑问。美元基金期望的投资回报期一般在五到七年,规范严谨的决策周期之下,埋藏着上市预期,人民币和产业基金在这种环境下反而获得更多机会。产业基金多以布局为主,A 股市场很缺故事,人民币基金相对短线,热门话题短期内获利空间大。

做一个简单但可能并不恰当的对比,现阶段国内 VR 产业更像 2009 年的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初见规模,真正的创投热潮在 11 、12 年才真正来临,更有经验的机构都在官网。这是一次豪赌,有远见的机构和创业者能在这个空档里迅速崛起,但多数玩家难逃产业模型成熟后被诸侯收割。

这次采访在我的断片和斯汀的日程限制下中止,但我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作为初入行的前媒体工作者,我短短数月内的感受和这位媒体人基本一致。几屏都难翻尽的 “产业微信群” 里,充斥着 “赶英超美”、脚踩 HoloLens、拳打 Magic Leap 的嘈杂。多数活跃者技术和行业知识的贫瘠程度令人恐惧。无知不是资本,是实在的短板,敬畏之心很可贵。

————————————————————————————————————————————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3106.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