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披露汽车之家股权战真相:秦致曾说,如果竞购失败了直接走人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李想披露汽车之家股权战真相:秦致曾说,如果竞购失败了直接走人

周六,开曼法院听证会当庭宣布撤销汽车之家 “禁止令”,6月26日 早晨,汽车之家 CEO 秦致内部邮件显示,公司已经临时召开了董事会,秦致本人和 Nicholas 不再担任公司的 CEO 和 CFO。

至此,平安与澳大利亚电信顺利完成汽车之家的股份交割,平安以 16 亿美元收购汽车之家 47.4%的股权,正式成为汽车之家最大股东。 

而就在刚刚,前汽车之家 CEO 李想撰文,从股份竞购、换管理层、我的心态三个维度披露了汽车之家股权战真相。

李想表示,秦致的初衷并非是小股东或管理团队阻碍大股东进入,而是竞购澳电股份失败。

他也声称理解平安的选择,因为从历史上来看,平安成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大股东以后,几乎第一件事情都是从更换管理团队开始。

这是一种选择,不存在什么是非对错。就和汽车之家合并车 168 的时候类似,车 168 的团队只能选择汽车之家的文化,要么留下,要么走人,这些都是很残酷。

而澳电更像是一个战略投资者来对待汽车之家,汽车之家上市公司团队里不存在任何一名澳电的员工和前员工。

对于汽车之家的境遇,李想表示很难过,但是并不痛苦,因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真爱。但秦致和管理团队一定很痛苦,因为他们被真爱抛弃了。

以下为李想文章全文,经 36 氪编辑:

汽车之家新 CEO 的信息已经公布了,按照披露规范我也可以说了,免得大家和媒体都猜来猜去的。我作为创始人和董事(我 2015年6月30日 离开汽车之家的管理团队,继续担任上市公司的董事),见证了整个过程,我只描述我眼中的真相。仅代表我自己,不代表汽车之家以及任何利益相关方。

三个主要段落,分别是:股份竞购、换管理层、我的心态。

股份竞购

大的层面上讲,秦致的本质并非是小股东或管理团队阻碍大股东进入,而是竞购澳电股份失败,这和万科还是有所不同的。澳洲电讯去年就有了卖出多数股权的想法,这部分股权也有几个目标买家,平安是其中一家,潜在买家早期也都和管理团队有接触。

去年的股价还是偏高,秦致代表的管理团队也没有购买的意向,因为确实很难拿出这么多钱。随着中概股整体走弱,澳电卖股的价格也在下降,加上有了一个回归 A 股的通道,况且汽车之家确实是一个优质的资产,股价也不贵,筹划这笔钱也变得有可能。

所以秦致搞定了几个大牌资本,支持秦致,参与购买和私有化的竞标。这几个大牌资本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信息上也有披露,绝对不会在公开市场上拿这个当儿戏。

但是,时间点上来看,多少有点晚了,澳电的一个完整财年是到 6月30日,所以澳电非常有动力在 6月30日 之前完成交易和交割,从澳电的角度来看,平安确实会是一个时间上更稳定的选择,虽然不是一个出价更好的选择。就和 2008年6月29日 澳电战略投资汽车之家一个道理,这个时间点很重要。

中间发生的各种事宜,也都是和竞购相关的。但是,竞购失败了。

换管理层

秦致决定竞购的时候,我问过他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竞购失败了你认为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他说:我走人。我认为秦致的职业操守没有任何问题,很早也明白了自己选择可能会出现的两种结果,成功或者失败,以及代价。

更换澳电董事成员的临时董事会上,一切都很顺利,澳电的五个董事席位更换为平安派驻的董事,包括更换 CEO 和 CFO(CEO 和 CFO 需要董事会批准,更换其余的高管 CEO 可以决定)。

无论是作为董事、股东、还是管理者、创始人(这里额外补充一下,秦致是名副其实的汽车之家三个创始人之一,李想、樊铮、秦致,因为汽车之家的企业文化是秦致来了以后建立的,这个相当重要,在此之前汽车之家只有基本的产品和用户运营,还有特别离谱的拼劲),秦致在董事会上都表现的非常职业,也针对交接工作和新 CEO 陆敏有非常深入的沟通。

至于是说被干掉还是主动辞职,这个已经不重要了。

我也理解平安的选择,因为从历史上来看,平安成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大股东以后,几乎第一件事情都是从更换管理团队开始。这是一种选择,不存在什么是非对错。就和汽车之家合并车 168 的时候类似,车 168 的团队只能选择汽车之家的文化,要么留下,要么走人,这些都是很残酷。

澳电更像是一个战略投资者来对待汽车之家,汽车之家上市公司团队里不存在任何一名澳电的员工和前员工。这个同样没有对错,都是企业风格的选择。

我的心态

说一下我的心态,大家别骂我。我创业的心态类比一下,就和谈恋爱一样,做一个事业的时候就全力以赴的去做,就和爱一个女朋友一样。

当我发现我的全力以赴和爱没有结果的时候,没有办法达到我想要的婚姻和家庭的时候,我就会选择放弃,全力以赴去寻找一个可以和我组建家庭的爱人。

我之前两次想要离开汽车之家,都是被秦致挽留的。2011年 的时候我就想出去创业,秦致说咱们怎么也要把汽车之家做上市吧,2012年 其实就能上市,但是中概股行情不好,我们就放弃了,2013年 底在纽交所上市的。

上市以后我还是想走,秦致说咱们怎么也要把公司做成百亿美金吧,那时候已经四五十亿美金了,我说好吧,继续干。

澳电投资汽车之家以后,澳电已经更换了好几个 CEO 了,开玩笑讲,铁打的汽车之家,流水的澳电 CEO。过去八年,我们和澳电相处的非常好。

利益小的时候,什么都好说。利益大到一定程度,就超越了人性。上市之前,真的是我们管理团队说了算就行了,业绩也都是疯狂的增长。

上市以后,几十亿美金的市值摆在那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换来的是决策效率的下降(影响个几千万美金对澳电的规模不是个事,影响几十亿美金,对于澳电可就不是小数了),这也是为什么管理团队看到有机会可以通过竞购把控主动权就全力以赴去做的原因。

我从小的价值观就是:掌握自己的主动权,掌握自己的命运。我觉得我们的主动权真的是渐渐的没有了,同时我又找到了一个我更爱的新业务:车和家的智能汽车。所以,2015年6月30日,我就正式移情别恋了。

所以,汽车之家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很难过,但是并不痛苦,因为我已经找到了真爱。秦致和管理团队一定很痛苦,因为他被真爱抛弃了。

站出来看,未必是坏事。

一辆车发生了不小的交通事故,如果走保险理赔还是非常麻烦的,哪个零部件需要更换,用原厂件还是副厂件,工时费多少钱,修好了也是事故车(我描述的是管理层和股东的关系,而非汽车之家)。如果可以直接走报废理赔其实更好,买一辆新的车重新开始。

几个核心的高管都有着极好的经历,把公司从零做到三十多亿的收入,十多亿的利润,最高六十亿美金的市值。找份收入更高的工作也绝对不愁,想要创业更是正当年。

对于所有的汽车之家同事,发生这样的事情,最终也只能怨我。汽车之家是泡泡网养大的,继承了泡泡网的股权结构,而建立泡泡网股权结构的时候,我 18 岁,刚刚高中毕业,一心只想着把事情做好,甚至只是让企业可以先活下去,打死我都没想到能够做到几十亿美金。

过去的 16年,我尽力做好每一个当时可以做出的选择,最终还是能力有限,尤其是财力有限。

对于团队,我能说的只有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做出对自己最好的那个选择。

感谢!尤其是是感谢秦致,任何对于秦致的误读,我认为都是不公平的。

本文被转载3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汽车之家 李想 秦致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汽车之家ceo秦致秦致离开汽车之家汽车之家李想创业汽车之家股权之争李想离开汽车之家汽车之家 秦致汽车之家李想汽车之家秦致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