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会何去何从(二):未来电视节目的盈利模式
编者按:本文来自东方卫视《子午线》节目主持人于飞(新浪微博@于飞)的投稿,根据多年的电视行业从业经验,尝试分析在互联网和智能电视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更多的讨论,欢迎关注于飞的微信公众帐号“飞议于论”(keeeepflying)。
在上篇《未来电视的产品形态和服务方式》中,曾提到视觉加听觉,是人类几大知觉当中,收取信息,感知艺术,最为重要的两种知觉体系,以家庭为中心的视听产品,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未来提升家庭关系的最有效的平台,所以电视机的视听性能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在满足观众视听需求的同时,未来电视节目又将如何盈利呢?
1)拥有平台的以平台盈利,没有平台的以内容盈利。
这个应该好理解,你有平台当然就会好做,就好像你有块广告牌,你就是地主。当然,这个平台是基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当所谓的物联网形成以后,那就是所有的物体都是一个平台了,所以现在似乎是大家抢占平台的机会,因此现在不乏看到汽车在做平台,电视机在做平台,电冰箱在做平台。当每个物体都成为平台的时候,其实还会改革,那就是为了平台的社交,会出现平台吃掉平台,平台的整合,以及平台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内容细分,用户细分,广告客户也细分,最终形成:内容=用户需求=广告内容
这个方式应该是效率最大的方式。比方说,我喜欢汽车,所以我看汽车的内容,这个时候,你即使对我做一些汽车的广告,我也不觉得你烦,反而是我的需要。相反,我如果不想买房,你天天给我看买房广告,我会很烦,我会觉得你打扰了我的生活。所以不断的细分,就是广告在未来的变化。我个人判断,他会以大概三种方式存在,一种是传统的注意力吸引,这个会逐渐缩减,最后消失;还一种是信息伴随式的,针对有需求的客户,搭配相关平台和内容的支持,做点对点的咨询服务;最后一种是广场式的,人们闲来无事,随便浏览浏览。
3) 社教服务类节目,多半是拿用户享受相关服务后的商家返点,或是用户直接购买。
还是举例子说明吧,像是大众点评、嘀嘀打车,还有送外卖的APP,做家政的APP,这些东西以后都可以搭配视频内容。而像电视传统的社教类节目,比如说健康节目、天气预报、科普节目、亲子教育节目等等,都可以做成服务类的APP,甚至形成自己的俱乐部,形成一个圈子,线上线下做些事情。这个的盈利空间,不可小觑。
4)新闻节目,赞助商模式,或少而精的广告,用户免费订制。
新闻节目,其实是社会进步的必需品,而且会越来越吃香,人们对新闻的关注度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新闻是传媒产品名录里面,最上档次的一个,其吸引的赞助商也应该是顶呱呱的企业。另外,新闻的制作成本低,产出高,这是其盈利的最大优势。不过,如今很多地方的新闻做得实在很差,未来可能就会被淘汰了。
5)娱乐节目,赞助商模式,或植入广告,用户免费订制。
这个不用说了,大家现在想看什么娱乐节目,点开看就是了,但是像现在这种播出之前给你插个广告着实很烦人,未来可能就植入了。就好像华少一下子口吐莲花,这个可能会是一个常态。
6)广告内容更轻,广告渠道更重,广告增加更多互动。
广告不能太广告,就是别让人烦你,越是碎片化,广告越容易引起这个反感。所以这个度,就交给各个内容生产商了,就好像现在的搜狐新浪网易的主页,放多少广告,你们自己定。但广告一定不会是他们主页的主要部分。所谓的渠道更重,意思是重路径,就我说的,内容=用户需求=广告内容,这个内容的渠道就很关键,打造这样一个渠道,增加这个渠道的互动性和用户体验,非常关键。而在这样一个渠道当中,广告也就成了一种互动过程,也就是刚才说到的咨询服务。
7)名人经济。
名主持人或名记出书、活动、论坛、写真集等,台里同主持人分成。这个国外都这么做了,就我们现在的主持人,尤其是新闻主持人比较苦逼。最后就是其他方式了,股票上市啦、投资影视剧啦等等,太多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未来的基本预判,应该说都是非常基本的点,基于这些基础也可以衍生出很多好的创新和想法。我说的可能对,可能错,总之就是侃侃而谈。未来究竟怎么样,会有多么长久的时间,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展开想象去做个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