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台颓势,电视人有话说:压垮我们的是明星高价出场费!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关于电视台颓势,电视人有话说:压垮我们的是明星高价出场费!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号“新剧观察”(ID:xinjunguancha),作者丁丁。

近来,新剧观察连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电视台呈颓势的文章,引起多方强烈反响。其中9月5日的文章《网台大战下的冰火暑期档:72%卫视收视率下滑,视频网站剧流量反增42%》被多家行业公号转载。该文以通过对暑期网台数据进行对比,提出“视频网站逐渐自成体系,年轻观众暑期的观看议程将不会再由省级卫视来决定,衰落不可避免”的观点。那么局内人是如何看待“电视台将死”的趋势,新剧观察对此进行了专访,作为该文的后续报道。

电视台人才外流早已不是新事,暑期收视的整体下滑更是令人叹息。电视台是否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电视台大溃退”只是媒体的误导和喧嚣,还是说到了电视台工作人员的心坎里了?又或许数据可以反应当下,但无法预知未来……关于“电视台如何自救”,行业大咖对此怎么看?新剧观察对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除了一些普通电视人,新剧观察特意采访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大咖,分别是:东方卫视总编辑鲍晓群、星驰传媒创始人朱化凯、乐正传媒总监彭侃。三人身份立场不同,有一线卫视平台方的大佬,也有爆款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者,还有电视节目研究专家,对于电视台的发展困境会有一个全方位的洞察和解析。

关于电视台颓势,电视人有话说:压垮我们的是明星高价出场费!

以“电视台如何自救”为中心话题,三位行业大咖分别就“上星卫视的生存空间在哪里,未来电视的发展趋势会怎样?”、“综艺节目何去何从,所谓的媒体大融合又是什么?”、“地面频道‘已至崩溃边缘’情况属实嘛?”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此为引子,兴许可以窥见“网台大战”的全貌。

上星卫视的危机来自于明星天价出场费

与地面频道不同,上星卫视因其的去地域性的广阔覆盖率,收视率、广告营收、节目内容甚至制作标准,都区别于地面频道。相比于电视剧,综艺对于卫视的营收意义更为重大。这几年,受韩国综艺的影响,一二线卫视纷纷抢占“山头”,举全台之力打造现象级综艺节目。

一位曾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工作多年的编导透露,江苏卫视最辉煌的时候,发工资皆是先允准《非诚勿扰》,继而考虑上星卫视,最后才轮到地面频道。这样的工资分配惯例足以窥见:一档现象级节目之于整个卫视的重要意义。

作为东方卫视的节目负责人之一,鲍晓群认为“电视台自救”这个话题需一分为二。在他看来,电视台的属性决定了它无法拥有商业互联网传播的多样性,但本身内容的制作内容和创意创新的能力是稳固且强势的,短期内并不会衰退。前有《极限挑战》、《笑傲江湖》,后有《花样男团》、《放开我北鼻》,鲍晓群所在的内容制作队伍在“拥抱互联网方面”相当领先。

关于电视台颓势,电视人有话说:压垮我们的是明星高价出场费!

东方卫视总编辑鲍晓群

与东方卫视打交道颇多的朱化凯,在内容制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热门综艺《奔跑吧!兄弟》,网络综艺《约吧!大明星》、《我去上学啦》,以及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喜剧总动员》的背后都有他的身影。朱化凯坦言,“大体量的真人秀综艺,不会短期内由电视端转向互联网端”。同时他也表示,网络综艺发展速度迅猛,“兴许一档节目可以投入三四千万,但是到了今年可能拔高到七八千万,甚至1个亿或者1.5亿,但是大体量的真人秀还是属于上星卫视的”。

关于电视台颓势,电视人有话说:压垮我们的是明星高价出场费!

星驰传媒创始人朱化凯

创意策略方面,一线卫视参与互联网合作的方式有很多,如委托创意承制、版权销售、联合制作等等。相比于互联网的冲击,鲍晓群认为,目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明星出场费”的价格,“节目的品相要保证就需要一定的支出,可是,当明星的支出占据的额度越来越高,整个节目的负荷就会太重,甚至出现了广告收入无法覆盖全额支出”。鲍晓群最后补充了一句,“韩国的综艺,明星的出场费也没有这么高”。

朱化凯承制的节目中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以其经手的一档节目为例,本身的明星出场价格占据了整个节目支出的70%。“这个太高了,不能压缩成本减少其他类别的支出,需要保证质量就得面面俱到地安排妥帖”。

地面频道更需“自救”,垂直细分是大趋势

相对于上星卫视,地面频道更是惨淡经营。据了解,全国著名的广电集团里,地面频道的广告收入基本都处于瘫痪状态。一位地面频道的工作人员表示:“有一天,我的领导告诉我,台里已经不能再支撑我做现在的事,没钱了”,于是她所在的部门合并入了其他的部门。那些行业大咖的离职总会“惊起一滩鸥鹭”,地面频道的离职率更是高得可怕,但更多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从体制内跳入市场后的电视人们,除了创业,大多去往了各类商业化的公司从头打拼。

“互联网没有地域性”,行业观察家彭侃说,这点很关键,互联网面向全国、全球,没有限定,“过去的那么多频道的确是资源过剩的表现,免不了合并的命运”。过去愿意投向地面频道的广告主们,更愿意自己建立网站进行营销,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或者直接去找互联网洽谈商务合作。一位地面体育频道工作人员透露,节目收视率低到惊人,“体育这种东西,现在的人宁愿看直播,也不愿守在地面频道看,要不就直接去看CCTV5”。

关于电视台颓势,电视人有话说:压垮我们的是明星高价出场费!

乐正传媒总监彭侃

过去的频道分类到了今天,的确该思考是否合理。鲍晓群认为,“地面频道的合并是一种趋势,也是合理化分配资源的一种表现”。彭侃则以欧美作为他山之石,“欧美的电视台更趋商业化,因而没有国内出现的地面频道‘闲置’的窘况。中国的地面频道依然属于国有企业,无法达成商业化的收购、付费等路径,只有合并”。彭侃认为真正的“电视台自救”可能来自于地面频道,他给出的“良策”是,地面频道在资源重新分配归档后,需要扎根当地,从“衣食住行”出发服务当地的观众。地面频道的发展一定是以频道分类为基准,完成更多的垂直细分领域的节目开发。

朱化凯正在运作一档宠物类节目,尽管不是卖给地面频道。他认为,未来综艺节目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细分领域。“一线卫视当然好,实力强劲,但是二三线卫视,甚至一些地面频道,都可以把眼光看向细分市场的品类”,“综艺节目未来的收入,一定是多元化的广告收入,广告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还涉及多方面,现在影游互动也是很好的例子”。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美食、汽车、时尚等定制化的节目面世,分类更加清晰。

“自救”尚存争议,电视人迷茫中观望

作为“制播分离”的受益者,朱化凯坦承:制播分离激活了原有的广电体系。“制作人纷纷往外跳,可能并不是广电体系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市场的召唤,视频网站的激励制度更到位一些”。无论何时,内容为王都用不过时,过去可以把节目卖给电视台,现在又有了视频网站作为接盘侠。

下面几篇文章的内容与这篇文章的内容相似,也许你也会有兴趣:

直播PGC 内容爆发的前夕,VG 娱乐撬动平台给其内容做定制化产品,能否提前卡位?

内容运营进行话题策划的正确姿势!

微影资本唐肖明:文化产业接下去将是大整合和创业并行的年代(上)

如果说To C端的直播内容变现太难,那么To B端的直播营销或许是门好生意

微影资本唐肖明:文化产业接下去将是大整合和创业并行的年代(下)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搞不定的收费问题,而这家荷兰小公司搞定了!

回顾过去十多年的中国电视发展,你会发现,这不是最初我们定义的电视了。彭侃认为,未来的媒体一定是“融媒体”的时代,没有那么多纷繁复杂的业态,可能,连视频网站与电视台的边界都不会再那么清晰,更多会是“你中有我,我有中你”。不同于HBO和Netflix的网台模式,彭侃认为中国的情况可能会更特殊。“HBO是商业化的电视台,但是中国电视的属性是国有的。除了体制改革,只能高效地去开发全新的盈利模式”。

作为广电体系内的高层,鲍晓群不认同“电视台要崩溃”的说法。“从电视台的大趋势上来说,湖南、上海,我们的广告量还是相当不错的,平台影响力还在,传播量也在”。但无论如何,求新求变总是大势所趋,“东方卫视之所以可以在如今的局面中成为领先者,很大原因就在于主动地面向市场,新媒体多元化的传播样式要学,观众用户的收视习惯在变,要顺势寻找新思路”。

“电视人如何自救”,当三位行业大咖被问及时,第一反应都是“还不至于”。而采访中问到的其他从业人员,尽管没有清晰的表述,但更多地是迷茫,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除了恐慌,就是观望。“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行业顶尖人才自然随时可以海阔凭鱼跃,而身处尾部的大多数,凛冬将至,如何还能自我催眠“咬定青山不放松”?

参考阅读:

《网台大战下的冰火暑期档:72%卫视收视率下滑,视频网站剧流量反增42%》

关于电视台颓势,电视人有话说:压垮我们的是明星高价出场费!

下载36氪APP,获得更好阅读体验

随意打赏

小米颓势逆转颓势扭转颓势挽回颓势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