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E 1.0现场】知乎知识型社区圆桌:搜索引擎终将无法满足需求,服务好达人就能实现价值
提到社交网络,知乎一开始总是扮演不太合群的角色。面对吐槽、搞笑、匿名消息,知乎尝试用严肃内容组成社区,让用户的每一个灵光闪现为其他人带来价值。由 36Kr VP 周尤主持的圆桌中,知乎创始人黄继新和启明创投创始人甘剑平和我们一起讨论有关知识型社区和社交产品的未来。
周尤:下面这个圆桌很有意思,我们请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公司,这家公司首先他做了很多严肃的知识分享的东西,在过去的中国做社交,要么你做 IM,要么做社区,但是无论 IM 还是社区,大家在里面经常问约不约,这家公司从来没有这样做,他们做的是很严肃的社交。
同时我们还请到了这家公司的投资人,投资人也很特殊,因为投资人投一家公司,你可以今天不赚钱,但是你不能永远不赚钱,这家公司你很难想明白未来怎么样赚钱的一家公司,这样的一个公司,悄悄地在过去的三年里,成长为了中国最大的知识分享社区。
我们有请知乎的联合创始人黄继新和启明创投的甘剑平,有请。
周尤:在微信想拉用户,将搜附近的人,找附近的人作为一个强需求的时候,你们当时怎么想做以知识拉动社交的一个东西?
黄继新: 因为我们不会嘛,其实我在创业之前,在创新工场做投资,学习做投资、做创业有一句话是越来越被强化了——“什么人做什么事儿”。 其实们不会去通过其他方法吸引用户,因为我们不会,也不是那号人,我们看见同时期和我们成长的很多其他的社区和社交的 App 也成长得很好,但是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他们也做不来,是吧?所以从这些层面来说,我们从三年多前上线,唯一一个坚信的东西就是人们需要靠谱的信息的需求是越来越强的,而这个需求我们那时候判断,再过三年是没有人去解决的,那我们就提供了这个东西,所以是因为这个原因来坚持下来的。
周尤:未来知乎应该是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事情,最终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
黄继新:我们能想到的最终还是跟现在的想法是一致的,只不过是规模大很多。我们现在的想法跟三年前是一样的,我们最开始一个说起来理想化,但实际上我们也做到了一部分,我们认为每一个人脑子里面都一定有着对别人有价值的信息,但是这个信息基于他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或者说他的思考的积累,但是这个脑袋中独特的价值的内容,不一定跟你的血型、星座、地域、学历直接相关,但是一定跟你的经验和你自己做过的思考和沉淀相关。我们觉得每个人总有一个时刻,你的脑子里分享出来的东西能够惠及别人,我们想把这些东西连接起来。从这个想下来,所以年前我们如果在座诸位,当年用知乎的时候会想到,很多人都想知乎怎么走出互联网,我们从来不担那个心,我们一开始想的就是一定超越这个的。 所以今天再看以后也是,长久来看,知乎会变得更大,但是一定是把每个人最有价值的那一面、最专业的那一面展现出来,这个是我们将来也会最有价值的地方。
周尤:为什么周源去斯坦福做校招,而你总是去非诚勿扰,你们怎么分工的?
黄继新:分工就是我单身嘛,就这个层面我就唯一的让我去了,然后我还好玩儿,我比较喜欢冒险。
周尤:我下一个问题问一下甘总,知乎到了今天已经很明显是有价值的,但是在很早的时候,我听说因为启明是知乎 A 轮的投资人,在那个时候知乎只有差不多5万的用户,封闭,看不到任何盈利的未来的潜力,当时是启明怎么样考虑的这个案子?或者说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还是想请甘总介绍一下咱们的基金,启明其实投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项目,也想请甘总首先来讲一下这个问题。
甘剑平: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个大会,今天据说是上千人的大会, 我们的启明创投主要是做互联网、医疗健康和IT和清洁能源、清洁环保投资,以早期和成长期的投资为主,目前管理 16 亿美元的资金,有 4 个美元基金和两个人民币基金。 我们在互联网这块儿应该是投资最多的创业投资公司之一, 我们在过去投资了一些像知乎、大众点评、淘米网、小米手机……比较有意思,在业界比较得到认可的企业,也希望能够未来与更多的年轻创业者、有激情的创业者合作,能够有机会投更好的、更多的项目。
说到知乎,大家都说投资就是投人,首先我们非常看好知乎的团队,我当时的同事跟黄继新他们都非常熟悉,我们第一次投资以记者出身的创始团队,觉得这个事情还是比较适合记者或者媒体人来做的一个事情,所以比较看好这个团队,还有黄继新的胡子,我也觉得比较适合我,我们来投。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另外除了投人之外,我们其实在几年前就非常关注这种以互联网知识分享,或者说以达人专家形式所建立的社区,我们认为互联网的信息是越来越多,现在这个是一个信息膨胀的年代,你有微信、微博、Email、短信…, 我现在看屏幕已经有点儿眼花缭乱,未来再以这种简单的搜索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已经不够了,未来应该有更多的细分的社区,里面有很多的对某一个话题非常感兴趣的这些专家也好、达人也好……为大家解释或者说一些话题,有很多人在旁边不管是弹幕还是评论,来参与到这个话题的评论,我们认为这是未来社区的核心。 除了知乎以外,我们还投了大众点评,是以美食为中心的,大众点评上汇聚了全国几十万的美食家,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趋势。
第三, 以简单搜索获取信息,可能已经是不够了,未来随着大数据、随着人工智能,语音的对答,我认为会有更多的是通过自然语言跟机器交流获得信息。 如果通过自然语言跟机器交流,比如说苹果 iPhone 上的 siri 是一个比较早的尝试,你可以直接跟 siri 讲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怎么回答呢?通过搜索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必须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知识库,在知乎上你就可能回答说,黄继新先生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你过去浏览的记录,我可以给你一些比较好的选择,所以我觉得知乎在这方面是最早建立的一个非常大的达人,或者说是一个在某一方面积累了很多知识的专家,为未来的语音搜索或者说是人机互动,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黄继新:甘总讲的有两点挺有意思的,一个是我们的背景,我们是媒体出身,其实我们都说周源还是计算机出身,他中途两年叛逃去做记,那时候我们认识,后来他又回去创业去了。
所以我们特别知道媒体的问题出在哪儿,我们从来不把知乎当媒体,如果说内容这个创作层面,我和周元包括刚才认识的成远,我们坚信一点,我们坚信传统的内容生产的方式,一定是被边缘化的,我也不是为了淘汰,就像今天的收音机还在,但是一定会被边缘化的,内容生产的权利一定是交到普通人手里面的,我们是非常坚信 UGC 的,这是刚才甘总讲的一点。
甘总讲了另外一点,知乎跟搜索引擎比,知乎更有趣的地方是,搜索引擎搜索一个词儿,扔进去一个关键词,不管是语音扔进去还是文字键盘输入扔进去,你自然了一个基于现有的已经存在的内容的检索,通过一些排名算法告诉你最靠前的。**知乎最有趣的是你扔进去一个东西,如果出来没有答案或者有你不满意,你可以基于它创造一个新的问题,激发新的内容出现。每一个搜索是新内容产生的基础,这个是搜索引擎做不到的,也比较有趣的地方。**
知乎每天有十几万的回答产生,这个量大家都知道比门户网站要大很多的,这个量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量就是,很多朋友问你们有多少人去提问、回答,我说我们没有任何人干这个事情,我们从第一天到现在没有任何时间是由员工的回答作为工作内容的,全部是由用户 UGC 产生,这个机制非常好,很有趣。
甘总讲到这个,我就补充这一点,知乎是很有趣的一个地方。
周尤:那会儿和黄继新聊天,我总觉得他是半个哲学家的感觉,每次都把一个问题拉到特别高开始谈。赛富也投了知乎,但是比甘总晚了很多,这个是我离开投资圈做的最后一个案子,当时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互联网里面大家都在说流量为王,百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刚才甘总提到了知乎是问答带来知识的分享,这件事情本身很有意义,但是问题是百度知道已经很厉害了。你是怎么想的要跟百度死磕这个事情,有没有可能他把知道改一改,知乎就没法混了,你是怎么看这个的?
黄继新:刚才甘总说问题尖锐,其实不尖锐,我们在三年前还很小的时候,那时候好像还没拿到融资,但是当时我们也有人问过这个问题。其实到今天,百度知道都是我们的一个榜样,内部都是,包括这两天于军在知乎上非常活跃地回答问题,是关于产品经理的问题。
第一个回答是张小龙的,这个回答是于军的。**我们一直觉得百度知道是一个榜样,而且百度知道在服务目的上是非常清晰的,本质上来讲百度知道就是会搜索的人,给不会搜索的人提供一个更方便的入口,这是和整个百度的产品服务的人群是非常一致的。**我觉得在这个层面上,虽然我们都说因为不同的原因,可能每个人会从不同的角度,会对百度有看法,包括我个人也会有,坦率说不同的角度,但是从产品角度,百度在这个层面是非常坚定和一致的,就是对互联网产品的使用和服务不太熟悉的人,所以百度知道其实坦率说就是会搜索的人,复制粘贴给不会搜索的人,你搜一个公共汽车路线,你搜某个医院的开门时间,搜 APEC 期间北京限号是哪天到哪天,你得到一堆答案是没有层次、没有主体的,有人会告诉你,其实是这么一个安排,是这么一个时间,非常清晰。所以百度知道在这个层面是搜索引擎,必然服务于搜索引擎,也必然和搜索引擎的目的是保持一致的。 由此可见,我们认为百度知道是一个榜样在于:
- 第一,它一定是一个有更大人群基础的产品,我们说有一天知乎做1亿的用户的时候,我们肯定做得到,这个信心肯定有,但是那天百度知道肯定是一个6亿用户的产品,因为服务的人群是不一样的。
-
第二,服务人群不同,我们从来不会认为死磕,因为你干的事情就不一样,这就像说你说百货大楼和动批是死磕吗?完全服务不同的人群,甚至说可能同一个人群有不同的需求的时候,他会去不同的地方,并不是说去动批的人就一定不会去百货大楼或者说国贸,你一定不会觉得用户说动批是我的地方,我去国贸的地方就不对了,用户不是这样的,用户就是有不同的需求产生的。我们做知乎就是看到用户有一些需求在动批那儿做不到。
对于互联网使用越来越成熟的用户,这些成熟不一定是收入,说实话和收入是有关联的,早年间成长起来的互联网用户,在我们做知乎上线的时候,2011 年的时候,这批用户已经 30 岁了,他们非常好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他们非常好的互联网购物习惯,然后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任,这些人对于信息的需求已经不只是说我问一个问题你告诉我答案就结束了,在座诸位是一样的,不要说我们诸位身边自己,就说我们身边的人,当你身边的朋友问你说,2000 块钱买什么手机的时候,如果你回答他小米,他一定会问你为什么的,他一定有这个原因在后面的。但是这个他问你为什么,并本等于你就替他做决定,他要自己做决定,他要听你说为什么,这个是在百度知道不提供的。
而且百度知道本身的悬赏机制也并不激励这样的事情产生,还是那句话,百度知道是一个伟大的产品,到今天我们都认为是一个伟大的产品,我们有很多工程师和产品的同学都是从百度过来的,有很多用户会喜欢用百度,有他们的经验,这是完全两个需求,我们认为靠谱的内容在今天纸盒已经成为靠谱的内容的,中国互联网上第一大生产地了。接下来这个能力只会在成倍地增长。
周尤:知乎解决了把很多的隐性知识有序地变成显性知识贡献给世界,而且是高质量的,这个其实是非常难的。下一个问题问甘总,知乎现在肯定是不赚钱的,知乎未来有心赚钱吗?
甘剑平:我是 VC,翻译成中文就是资本家,作为一个“丑陋”的资本家,我必须为我的投资人赚钱,这是毫无疑问的,你之前也是 VC 吧?曾经做过“丑陋”的资本家。所以毫无疑问我们是希望能够从知乎上获得超额的回报的,至于怎么赚钱的问题,应该是黄继新来回答。我随便说一下可能的一些方向吧。
大家都知道刚刚黄继新也说了,现在纸煤肯定是在走下坡路,前一段时间美国的《新闻周刊》放弃了在纸媒上的出版,再也没有杂志了,所有的内容都在网上产生,如果再往后,会不会很多的新闻内容,或者说是一些长篇报道,不是当天的新闻,当天的新闻可能就这么几个字,知乎获得多少多少美元的投资,就这么一行就OK了,你上微博看就 OK 了。如果要看一个长篇报道、人物采访,是不是可能还要来像我们知乎这样的社区? 看这些信息或者新闻报道、知识解答。会不会有人会愿意为这个去买单,那我相信肯定会有的。
会不会有一些广告公司愿意在里面植入他们的广告,这个毫无疑问已经是有了,他们在电视上、纸媒上已经完完全全证明了。 所以我觉得知乎如果能够获得用户的欣赏,然后能够服务好这些回答问题有知识的达人,我相信赚钱应该不是问题。
黄继新:其实在这点上,忍不住夸一下甘总和启明,并不是因为他坐在这里,大家如果熟悉知乎,看见我们的回答和对比讲的是一致的,从投资人的角度,你肯定会希望你投的。
周尤:你为什么不夸我呢。
黄继新:对,好的投资人体现在哪儿?包括今天我在来的路上,门口还跟别人说,国内的顶级VC里面,特别新的 VC 里面启明是一家,工场当然毫无疑问的了,工场在这个层面上是毫无疑问的,启明是一家。
回答一下刚才说挣不挣钱的事儿,对于投资人来说,因为我也曾经在投资机构做事儿,你一定会希望是挣钱那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你希望的挣钱不是希望他挣钱,希望他的价值能够变大挣钱,他怎么价值变大,你一定相信刚才甘总说,你要看人,为什么看人,你一定要相信他们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特别大的信任,尤其对投资人来讲,如果你投一个项目,这个人以后的成长还靠你来帮他,那这个事儿就完蛋了,因为每天干事儿是他,回头你还帮他琢磨这个事儿,肯定就出错了,所以他们一定会想明白这个事情,这是我说对启明是一个非常好的 VC,你们认为怎么样的价值最大,你们就做,你们价值最大了我们就可以因此获利。这个问题顺便也回到了知乎怎么挣钱。知乎能不能首先把价值做到,因此再去想到有这样的方法。
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可选的路径,我们想一个挣钱的方法。然后再想怎么把这个方法放大,这两个路径并不是一个意识形态之争,你在真实的创业的世界里面,这样的路径是混在一起的,你可能很难分清,你整体而言看到某个时期是追求加值不追求价钱,某个时期可能追求价钱不追求价值,但是这两个是混在一起的。
举个例子, 知乎今天是有广告的 ,大家看得见,我们从来不讳言这一点,但是知乎的广告业是可以擦掉的,我们的广告也是有限度的,我们会尝试一下什么样的广告是适合的,还有什么地方的广告是大家未必能看得见,但是也是真实发挥作用的。广告是不是知乎未来要做的唯一收入来源呢?不一定,因为我们现在觉得把知乎的用户和整个社区,等我讲到知乎的价值做得更大,这个是让我们未来更有价值的一个地方。
其实这是一个路径选择,也是先做用户价值、社区价值,平台价值,然后再挣钱,还是先挣钱再做平台价值的问题,对于投资人来说你们都 OK,你们自己想明白怎么能做得更大,我们其实在想的事情是前者,尝试后者,这个尝试一定是响应前者的,用户的体验和用户的价值一定是最大化的,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你在知乎上分享你的专业的知识、经验、见解并因此得到认可这是第一位的,因为这个做大了,我们才有更多的赚钱机会。然后你的分享会对多少人有帮助,使得人们越来越强化说,知乎是专业的知识经验简介的第一靠谱来源,这个是价值最大的,这两个一定要坚持,任何事情都不会影响到这两个的优秀级。
同时我们最近也把口号改进了一下,之前大家都知道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见解,我们最近又加了一句话,帮助人们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见解,并因此获得更多的机会。
我举个例子,知乎上的创业者,在知乎上获得的帮助是非常之巨大的,我觉得我可以说知乎已经成为了继创业者的投资人,继创业者自己的同行导师以外最大的创业者互助的平台来源。举个例子,关于期权所有的问题,你们都可以在知乎上找到回答,关于融资、关于初期股权分配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找到回答,这些回答全面到以至于我都可以出一本书,这本书叫《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谈论什么》,很多人不相信,我们首印就是5万册,后面一直在加印。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知乎怎么挣钱?我们看见了一点,你服务用户,让他如何发现新机会,新的机会是可衡量的、量化的,这个新机会未来是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好的赚钱方法的。
谢谢!
周尤:弹幕上问说,知乎上现在有问题,如何评价黄继新参加WISE的胡子。
黄继新:他们说是为了配合甘剑平总,我我粘上的。
甘剑平:这个弹幕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周尤:我快速地来一个问题,现在很多的创业者都在谈我要做一个社交、我要做一个社交,各种各样的社交大家都要社交,你怎么看,社交是不是一个单独的品类,还是说社交是一个手段,是不同的需求满足的手段,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黄继新: 社交既是一个目的又是一个手段,但是抛开社交,我觉得创业者应该永远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的产品到底满足什么需求,并且这个需求没有在别的地方得到满足,就这么简单。 我们当时做知乎,我们想要知道知乎怎么看手游,我不认识任何做手游的人,我想知道一个做手游的人,怎么看一个手游产品,这个需求满足不了,所以我们做知乎,这是很明确的,很直接的需求。所以创业者永远问自己的问题,你怎么解决需求。是不是社交你再想它的机制,那是另外一个层面了。
甘剑平:大家可能都看到 Facebook,觉得互联网的社交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机会,毫无疑问在互联网上如果你真能够做成一个社区,甚至于社群,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这个社交的东西,也是非常非常难做的,你要让很多人在一个公开的、透明的环境里,去分享他的想法也好、他的故事也好,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事情,我们其实在过去做了蛮多互联网上社交型的产品或者说是公司,从世纪家园到开心网,知乎、蚂蜂窝到大众点评,的确社交是一个非常苦、非常累的活儿,你要让大家凝聚在一起畅所欲言,未来还要货币化赚钱,其实是一个苦活和累活儿,真的不如游戏钱来得快,不如很多东西来得快。
我不说珍惜生命远离社交吧,如果创业选择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项目的时候,选择社交我建议是要非常非常谨慎地去考虑,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长征。
黄继新:我们怎么说事情,社交是人们的一个动力,别人说知乎为什么愿意回答,社交促进它的动力,但是一定不是用户需求,用户不会为了社交而吃饭,用户本来就是吃饭的。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sinC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