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专访腾讯云总经理与腾讯开放平台副总经理陈磊:迟来的腾讯云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作者注:上周一,2013年9月9日,腾讯正式召开腾讯云战略发布会宣布“腾讯云”全面开放,面向所有的互联网应用开发者开放云计算能力,不再仅仅服务于腾讯开放平台上的合作伙伴。相比起另外两家同样提供云服务的巨头,腾讯云的全面开放时间迟来了至少一年。

为什么会晚?已知的一个事实是,虽然云计算市场的先行者可以凭借先发优势积累不易追赶的实战经验,却也因服务稳定性不足招致骂名。腾讯云此次第一轮公测,先期只开放800个公测名额,而这个数字何时增长尚未可知。采访中,腾讯云总经理和腾讯开放平台副总经理陈磊(上图右二)强调腾讯希望“做好准备”,有能力时才全面开放,或可看做此次腾讯云的市场战略——稳扎稳打,缓步徐行。

那么,从向开放平台的开发者提供云计算服务到如今全面开放,腾讯经历的三年中在做哪些准备?有何瓶颈?为何选择此时开放?面对开发者,腾讯云更在意什么?

36氪:从市场时机来说,腾讯为什么觉得选择了这个时间节点?

陈磊:我们看到对云的需求很明确的,现在行业里面很多的开发商比较愿意去用云。这里有一个契机是手游,手游前期很多开发者是先去做国际市场(美国市场或者欧洲市场),已经养成了用云的习惯。因为这一两年国内手游市场上的开发者开始赚到钱,开发者回来做国内市场,所以这个时候它很能接受云的概念。

36氪:腾讯有想法要把云计算能力完全开放出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陈磊:想法早就有,一直在做准备。最早2010年我们向开放平台的开发者提供云服务的时候,就想要向全社会提供服务,但是2010年的时候我们只有能力服务开放平台的合作伙伴,还没有能力去承载全社会的云的需求。今天我觉得我们具备了这个能力,包括产品的打磨、体系的完善,甚至公司内部的一些结构性的梳理。最终我们对自己服务的质量和预期是非常高的。

36氪:从2010年到今年的准备过程中,有没有遭遇过一些问题或是瓶颈?

陈磊:实际上我们业务发展的瓶颈不是市场上的需求不够,而是我们自己的服务容量要放大,需要培养技术人员,就是我们叫“大客户经理”。我们给了客户一个承诺——说五分钟之内一定响应他的问题。这个响应不是随便找人去接个电话,而是把他的技术问题都解决掉,他不但得懂技术架构,有运维的经验,而且能理解用户的业务,给用户合理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开放平台的整个运营当中,经常要帮客户解决复杂的问题,比如像分区分服的这种游戏,一服能够容纳多少用户,对游戏开发商来说是很重要的指标,有时开发商未必选到最合理的服务器配置,性价比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我们的客户经理去帮他选,说其实可以扩大内存,一服能够容纳的客户可以增加一倍。

36氪:可不可以通过技术实现自动运维?

陈磊: 通过技术的手段去实现自动化运维是云的一个核心价值,但我们客户碰到的技术问题,不全是运维问题。有一些问题可以用技术问题解决的,比如说我们的弹性web引擎随着用户访问量的增加会自动扩容。但是游戏的区服问题,开发商其实也不想云服务商自动地扩容,他就要每一服的容量差不多,有一个固定的架构。

36氪: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日后用户数增长,腾讯云也只能成正比地扩张人力了?

陈磊:我觉得云就是一个服务密集型的产品,你要提供好的服务,就需要专业的人。但人的培养从来都不是可以量产的,不是我规划每天培养多少人出来。

这也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去降低了用户运营一个产品的门槛,这个事情本来就是我们做腾讯云想要达到的一个目的。

36氪:现在把云计算能力正式开放出来,和内部使用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陈磊:服务内部和服务外部有很多不一样,我们运作开放平台的时候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比如有时难免开源OS的某内核版本有bug,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是我们内部的业务就很简单,挂个公告停止服务,所有的设备把补丁打上、重启,一两个小时修复。但当我们有这么多开发商时,要跟每一个开发商去协商,说“对不起,这个我们要给OS打个补丁,你看能不能让我们重启一下?”,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沟通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所有技术都是在内部先使用,内部的产品、研发、运维的同事好协调,大不了就道个歉嘛。但是跟同事道歉和跟服务伙伴道歉还是有区别的。沟通的问题可能是占到了很大的比例。

36氪:在云计算技术方面,腾讯的积累如何?

陈磊:技术积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从我们做qq的时候就是在积累云技术。为了让qq的服务保持永不中断,我们去做qq服务的分布和流量的调度,这个能力其实今天我们的云还在用。再比如说今天当运营商的网络在某一个出口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快速地从没有发生问题的另外一个出口去调度流量,接入用户的请求。

36氪:这次完全开放有没有一些市场策略,打算如何打开市场?

陈磊:我们会聚焦在互联网应用上,但我们不会只做游戏。

我们第一批开放公测的名额是800席。本来觉得至少不会在一周内就有800家的开发者来申请,得两三个月才能给到这么多人公测资格,但现在看申请公测资格的比例非常高,七八个开发者里可能才能给到一个开发者公测资格。

其实这个市场比涌到腾讯的开发者还要多好多倍,所以市场是ready的,需求很大,供应其实不多。我现在没办法给所有开发者服务,得去扩大服务容量,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问题。

36氪:有没有考虑过云计算业务盈利的问题?

陈磊:没有想太多是不是盈利的问题,我们如果要做一些利润高的业务,是可以把精力投到其它地方去的,云并不是腾讯利润率最高的一块业务。

腾讯作为一个平台,最怕的不是没钱赚,而是没有好的内容提供给平台的用户,就像一个豪华的电影院,它修在一个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修在王府井大街,所有人都愿意在里边看电影,但是没片子。我们希望行业里面有很多大片,这些大片我个人觉得也不一定要在我们的电影院首映,但是一定要有大片。有大片的话,没有理由做大片的人不愿意到好的电影院里面放。如果互联网行业都很繁荣,我不相信腾讯会没钱赚没生意做。那么投入一些资金、人力,去帮助这个行业变得更繁荣,这个事情是完全符合腾讯自身利益的。作为一个平台方,我们的繁荣是可以预期的。

36氪:腾讯云和AWS有相似之处吗?

陈磊:我觉得不是要做成AWS的效果,而是要满足我们的用户的需求。中国的环境跟美国的环境是很不一样的,其中一个很大的不一样就是网络,美国就没有三网的问题,联通电信移动三个网络互相不通。Amazon在美国不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用户却一定要面对。比方说游戏开发者开一个联通服,联通的用户用联通服,电信的用户用电信服,它让用户自己去选。如果联通的用户选成电信服,对不起,那你作为用户就是很痛苦的。后来可以双线了,既能服务联通又能服务电信,但其实还有很多小运营商在中国,即使你能很好地服务联通、电信、移动的用户,也很难服务好小运营商的用户,还有教育网。那么我们的网络架构里面,是把这些网络接入的,这个需求就是一个很独特的需求。

有时解决用户需求的方法就是只有一个真理,所以Amazon在美国时这样解决,你在中国可能也是这样解决,解决方法上肯定相像的地方居多。但是我们要发展什么技术、不发展什么技术也不会说因为Amazon这样做了我们也这样做,而是我们的用户有这样的需求。

36氪:中国用户更看重什么?

陈磊:我们的用户可能是有很多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比如说我们国内有很多的创业者,他每多花一分钱可能就少了能存活的时间,所以我们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八毛钱一天”的服务,就是我们的弹性web引擎,用户可以买一对虚拟OS,一对是一天8毛钱的成本。因为我们用了独特的技术,把物理设备切割到非常细的力度,每一小块资源的成本就低了。

36氪:说说现阶段你最想做到的一件事情。

陈磊:腾讯云的用户没有任何的故障。

当然完全没有故障是不可能的,因为设备会坏,网络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会中断,连微信都有可能遭遇网络中断。做这个东西,就是做水,你为什么愿意喝这个牌子的水?我估计也不是因为它甜或者怎么样,你就是信得过,你觉得这个水喝了干净,它的价格又合理,就行了。

AD: 入驻天翼开放平台,专享电信特色稀缺资源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