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定制不可能规模化?无二之旅就想通过POI数据库等手段实现它
私人定制、个性化定制、反向定制,就定义而言它们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都带有C2B模式的性质,随着人们对出行的要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这种模式逐渐被人们看好。早前就有了的阳光PALA、太美旅行、鸿鹄逸游等高端定制商,而 在路上 和 蚂蜂窝 去年也合作推出了“反向定制”产品,不过目前看来,叫好声一片,唱衰者也众,这种模式貌似仍是在小圈子内打转,国内到今天也没有出现 Priceline 的“Name your Prices”模式那样比较成功的C2B案例。那么现在的问题是:私人定制可以规模化么?
人们当然会喜欢特别的,所以自由行才成为趋势,但私人定制对大众来说,
-
首先一个硬伤就是价格太高,不是大部分人群能够接受的,所以就供需而言,“需”方就已经失了偏颇;
-
再则,据了解目前并没有一个被认可的标准来衡量旅游定制师,约定俗成的大都是指旅游达人、当地人等,而定制的逻辑在于用户需要什么,商家给什么,这之间的沟通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也更需要定制师的专业能力;
-
最后,不同于标准化的产品做好了可以直接复制到几千几万个人,一贯“小而美”的定制则难以快速高效进行,这也是其规模化的一大障碍所在。
不过,我们 此前报道过 的 无二之旅 是想通过人群定位、建立内部数据库、以H5技术建立高效沟通方式等手段,来尝试规模化。
首先是价格 ,
年轻人消费得起的定制旅游。
这不是官方说辞,而是一个朋友给我的他对无二之旅的理解。创始人蔡韵也告诉 36氪 ,无二之旅意不在奢侈,而是想做面向年轻人的品质旅行。当然,价格降低并没有捷径,关键还在于游客数量和供应商的要求。据了解,此前无二之旅每个月平均定制单数在30单以上,一单收取10~30%的服务费,因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即便是加上服务费,相同的行程也可能会比用户个人DIY后购买的价格低一些。
瞄了一眼人均价,我在心里暗暗估算了下,可能我还是得攒一年多的钱才能去趟欧洲,不过,当偏爱个性化定制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会因为购买量增加而下降,良性循环之下,规模化的“需”方首先就有了保障。
再则是定制师和高效的沟通方式 ,我也没能对定制师做出一个定义,不过于我而言,认可他们的方式很简单——直接看他们的旅行和经历是否能促使你肾上腺素飙升,顿生背包就走的冲动就对了。
为了保证路线质量和用户体验,无二之旅的定制师都是以全职的身份提供从路线设计、产品打包到全程关注、后期反馈的整套服务。 36氪 此前的报道中有提到定制流程 ,而现在他们也成立了专门的客户管理团队,并在官网上推出“心愿地图”的功能,让定制师快速了解用户的偏好。
以前,一条路线大概耗费一名定制师20天的时间,而现在,通过制作HTML5的路线信息页,并将链接直接发送到客户微信上,对方能快速选择喜欢与否,定制师则在后台收到反馈后继续下一步作业,通常2~3天之内,定制师就能完成一条用户满意的路线。
最后,通过建立内部POI数据库、CRM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 。 36氪 在此前报道中提到过,定制师每制作一条路线,其POI是留存价值的,当一个从0定制到100单时,第101单就只需要这些POI的排列组合,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再加工润色。
无二之旅的数据库已初步建立完善,以前定制师只负责自己的客户,像一座信息孤岛,现在配合 客户的信息管理系统,便能互通有无、相互协作,比如A定制师的客人在海外遇到酒店行程单丢失,联系无二之旅时,B定制师也能快速调取客人行程信息给予帮助。
其实说到底,“规模化”也并没有一个标准,一个月或一年定制多少单才算规模化呢?短期来看,也远达不到标准化产品的规模。而且往规模化发展,我们不免会想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将会下降,通过技术将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淘去,但不可否认,当量开始增多,花在每个用户身上的精力则会被稀释,我想这也是无二之旅未来会面对的问题。但不论如何,无二之旅想做这个“信息冗余”世界中的漏斗,去骨纯真之后,为用户提供合适的、有价值的信息,且看此次的尝试能否为其他旅游定制应用摸索出一个可行的方式。
蔡韵还告诉 36氪 ,无二之旅已获得来自北软天使基金、安思晟投资的1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注:报道所涉融资金额由对象公司提供保证, 36氪 不作任何形式背书。
新版 36氪 iOS 客户端正式上线。该有的都有了,想看创业资讯,想分享,想看视频,想来活动现场,下载 36氪 iOS 客户端,即氪触达。点击链接下载: http://lnk8.cn/kIxB9s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Shirl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