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 Z 声势浩荡的 Tidal,一定搞不起来
前天,Jay Z 带着同为巨星歌手的一帮圈内好友, 高调地重新启动了 Tidal 。
在上个月 Jay Z 所拥有的 Project Panther Bidco 公司收购瑞典流媒体公司 Aspiro 的交易中,Tidal 被收归到了 Jay Z 麾下。而这位半艺人半商人的 Hip Hop 大佬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为 Tidal 重塑概念并重新推出,还用分股份的方式,带着 Kanye West、Rihanna 等 16 个音乐圈的大人物一起玩儿。
所以致力于提供高质量流媒体音乐的 Tidal,到底会为已经够乱的流媒体音乐战场添上怎么样的一笔?
知名音乐产业分析人 Ben Lefsetz 大概认为,这一笔淡得可以忽略不计。他在其博客上撰写了一篇分析文章,认为并不看好 Tidal 的未来,言辞很尖锐也很真实。即便现在 Tidal 声响很大,但它其实没有改变音乐制作方和流媒体服务之间的根本矛盾,也没有办法做到。
以下是36氪编译的原文,想看英文原本的可以戳 这 。
------
等会儿,让我理顺一下......Tidal 是在讲一个“只要艺人们聚在一起,盗版就能被彻底消除”的故事么?并且还是“以钱之名”聚在一起。
这就是整件事儿的核心:钱。对于那些被误导的,把 Tidal 当成自己经济上的救世主的艺人们来说是这样。对于用别人的钱想做一件大事儿的商人 Jay Z 来说,也是这样。
可惜事情真的不是这么简单。
话说 Jay Z 怎么没有先给 Peter Thiel 打个电话?
如果他打了,他大概就会去挑一个没有什么竞争的市场去切入。(编者注:Peter Thiel 有一番言论谈及,只有不太行的公司才会去竞争一片市场,强的公司只会想尽办法垄断)。这才是你在科技世界里成功的方法。看看现在的流媒体音乐市场:Spotify 广受认可,Apple 手上有一堆钱和资源,Deezer 和 Rdio 这些不强不弱的玩家各据一方。你觉得 Tidal 能就这么走进场然后割掉一大块市场份额?那你是不是还觉得 iTunes Radio 能够阉掉 Pandora 来着?天真。就连 Jimmy Iovine(编者注:前 Beats 的联合创始人,之前是著名影音制作人)也搞不定 Spotify。Beats Music 前期真的做得很烂。在把 Beats 卖给了苹果这件事上,Iovine 得记上一功,但要不是耳机业务够硬,哪里会有几十亿的交易额。
至于耳机......这是一片“老大哥”们自己都在睡觉的市场。森海塞尔、AKG、索尼,这些老牌企业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眼皮底下的机会之大。所以 Iovine 就这么轻轻松松拿下了一大块市场份额,不对,应该说活生生开拓了一片新市场。
但是流媒体音乐是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说起来真要谢谢 Taylor Swift,她帮 Spotify 做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宣传。突然之间,所有人都认识这个来自瑞典的音乐流媒体了。
所以 Spotify 为什么成功了?因为他们的投资方烧得起钱。他们愿意,并且能够,承担在达到最终成功的路上所要付出的一系列代价。Beats Music 就没有这么雄厚的财力。Tidal 更不用谈。除非那些艺人们都愿意往这件事上砸个几千万的,来扭转形势。
但这就是风投要做的事情啊。用大量的钱养一个公司,最终赢得市场,这就是风投干的事情,这是他们的专长。但 Jay Z 要在科技界按这样的套路做点事儿,估计结果就像 WME、环球唱片他们那样——一个接一个地投资或者孵化新项目,然后一个接一个的死。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他们擅长的做的生意。 就好像你看那么多 NBA 比赛,你会去打 NBA 么?你怎么不去 YouTube 上搜一堆医学视频看看然后去做个医生?科技界挣钱多又快,我们都很羡慕,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事儿是那么简单就能做成的,只能说你一点都没搞清楚状况。
所以第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出在于,用户必须付费。Tidal 没有钱烧。
就这第一步就已经会把它卡死。和 Apple 即将推出的音乐服务一样。因为 人都是又贱又贪小便宜的 (people are CHEAP)。人们爱他们的钱更胜于爱他们最喜欢的歌手,切记。而那些发誓效忠自己的所爱的歌手,会去 Tidal 上支持他们的人,基本上和那些无家可归,破产,等着他们父母给他们打钱到银行卡里的人是同样一群人。如果 Tidal 提供不收费的方案就好了......可惜没有。它没有钱烧。他们没有准备打持久战。音乐界的人从来没有过科技界最常见的“持久战”这种东西。音乐向来是很简单的:赢得歌迷喜欢,然后赚钱。你再看看 Instagram 是怎么发展的,看看 Snapchat 是怎么发展的。而就因为 Jay Z 是一个著名的音乐人,所以他就指望着粉丝们啪一下的每个月掏十美元出来支持他?疯了。
再说说平台上这些艺人们的处境。如果这些艺人都和本来签约的唱片公司们撕破脸,撕掉合同,摆脱掉唱片公司后自己来做,那我可能会觉得这事儿靠谱。因为 唱片公司才是他们没有从 Spotify 上挣够钱的真正原因 ,跟免费用户没多大关系。他们和唱片公司以及在线音乐服务所签的合同烂透了,但是哪怕你从 Spotify 上换过来 Tidal,这些合同还不是那个老样子。他们的作品还不是得授权给他们的老板,然后经过层层剥削后自己只赚到一点钱。这真的很好笑,就像一堆托儿所的孩子们密谋反对他们的老师。成熟点吧!
对了,如果歌手们都把歌曲独家上架到 Tidal 而不给其他流媒体,那确实很有吸引力。
好呗,如果这样的话,这些艺人的歌 iTunes Store 也不会卖了。要知道到今天为止,iTunes Store 依然是艺人们收入的大头。而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了,音乐界都是短视的。
还有,将来冒出头的那些艺人怎么办?
假设过一阵子有一些超级新星冒出头了,而到时候 Spotify 击败了你抢到了这些独家版权,因为你肯定没它有钱。那你在独家内容上的垄断之势就结束了。你还顺带把整块市场弄的分崩离析,伤害了生态里的每一个人。
再说,这群艺人们根本连自己内部都相处不好,更别提和其他人。真正的艺术家都是独来独往的。拜托,你什么时候看过麦当娜妥协过,跟其他艺人互相依靠?突然间每个人都惺惺相惜然后和平相处?推广资源是有限的,你说他们该怎么决定要主推谁的专辑,推多久?我们都在电影里看过这样的情况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你可以去看看 Hit Men。艺人们特别看重“边界”。
And artists can’t get along with themselves, never mind others. True artists are singular. Come on, when’s the last time you saw Madonna compromise, or do a solid for another performer? Suddenly, everybody’s gonna play nice and get along? And how do they decide whose album gets promoted and for how long? We’ve seen this movie before, read “Hit Men” for instruction. Artists are all about the edge. Labels couldn’t band together to get rid of indie promo, some just saw it as an advantage, they’d pay when others wouldn’t, and then everybody paid once again.
还有,现在 Tidal 根本没有足够的规模,让艺人们有底气选择放弃其他平台。我可是很期待看好戏的。等这些艺人们发现 Tidal 根本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量,他们也许就会转而向其他平台提供内容了,到时候 Tidal 的支配权就会开始崩塌。
还有,这事儿在今天是一件大事儿,明天呢?
这就是我们在互联网看到的东西。一切都是关于保持和迭代,这和你开始时造成了多大的声响没有任何关系。Tidal 在今天还算是个新闻,明天就没有人在意了,到了下周更不用提了。而这时候困难才会逐渐冒出来。你要这些艺人们隔三差五地就去走走街头巷角,像政治家拉票一样这儿吼吼那儿吼吼吗?
不过,有一种大家都赢的方法,就是也许 Tidal 被谁给收购了。
但是,被谁?
Apple 有 Beats 了。Facebook 要的是 UGC。Amazon 根本不会感兴趣。Google 也有自己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啊——Youtube。
谁会这么蠢,买你?
也许会有些风声,但基本上不太可能真的被收购。投资者一个比一个精明——要是不精就挣不到这么多钱做投资了。
所以这些艺人干嘛不回家多写点歌算了。
Jay Z 在经营品牌上的确一时无两。但他和三星合作的 App 专辑还不是卖不动,哪怕在 NBA 总决赛赛场上做了广告,哪怕三星帮他一起推。
因为音乐说到底是艺术。
好的音乐人基本上都是烂商人。有例外,很少。
而如果你觉得自我营销和媒体跟进的音量也能使一个产品成功的话,我给你说个案例。Boy Genius Report 网站的作者写了 一篇文章 ,讲了一个故事:一群 Geek 把一个本来做得不咋样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然后媒体也跟风、吹捧,最终这个产品真的火了起来的,却在 Periscope 上线后 迅速坠落 。(编者注:指 Meerkat。)
况且又不是说大众都没听说过 Spotify。
而大众才是成败的决定者,媒体不是。
大众会愿意每年掏三位数的钱来听 Tidal 吗?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