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机器人市场静待爆发,睿瀚医疗从脑卒中患者手部康复切入
在面向C端的移动医疗寒冬降临时,国内的康复医疗领域却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中国老龄化、慢性病催生了千亿级康复医疗市场。其中康复机器人更是康复医疗领域中的一片蓝海。
目前市场上的康复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与感觉功能有关的康复机器人,比如人工视网膜、人工耳蜗;二是康复护理类机器人,这类机器人研发生产周期较短,成本相对较低;第三类是与感知语言功能恢复有关的康复;还有就是集中在运动功能的康复上。
今年5月份刚刚成立的睿瀚医疗正是一家专注于为脑卒中患者研发运动智能康复机器人的公司,目前主要集中在手部康复机器人产品的研发上。
一般认为,中风患者如果半年内手部不能恢复,那么日后康复的几率就非常渺茫。医院目前对于手部康复基本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大部分手部康复仍依靠按摩、针灸等传统康复方式,效果不佳, 现有治疗技术缺乏突破性进展。
因此,睿瀚医疗的创始人王晶认为,应该从最难的手部康复入手形成睿瀚的品牌,之后在向上肢、下肢康复领域扩展业务。
据卫计委统计,我国目前存活的脑卒中患者约1200万人,并且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预计到2030年,将有3200万存活的的脑卒中患者。而目前市场中的运动康复机器人主要集中在技术相对简单的上下肢康复领域,对于最困难的手部康复却只有少数公司涉及,如以色列的 HandTutor 、韩国的 Rapael,在国内有香港的Hand of Hope、广州一康A5等。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手部康复机器人一般都是面向B端,且价格昂贵,在二三十万左右,多则甚至上百万;且国内产品大多都未用于临床应用,效果未知。所以,手部康复市场还大有可为。”王晶称。
具体来说,睿瀚自主研发了三大类手部康复机器人产品,集主被动康复于一体:
I型产品采用To C模式,直接面向家庭终端用户,采用肌肉康复的方式,售价在2万元左右。
II型产品采用To B模式,并由基础的肌肉康复向大脑的神经元康复提升,用手部残存的机电信号去控制康复机械手。
III型产品同样面向B端,通过脑控的方式来实现手部的康复,打通人体手部神经的通路。
三类产品在具体功能与定价上都有所差异,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适用于不同产品,与现有的手部康复机器人产品比,在功能性上有一定的特点与优势。但由于目前还未正式上市,所以具体技术与功能还处于保密阶段。王晶表示,临床实践证明睿瀚康复机器人的总有效率可达到80%。目前已申请了国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等近十项专利,其部分产品也进入国内数十家权威临床医疗机构试用。
在商业模式上,睿瀚医疗可以根据客户的购买意愿,分为销售、租赁、开机付费三种方式。随着分级诊疗体系的发展,社区医疗机构将成为其重要的目标客户。
目前睿瀚医疗团队约9人。创始人王晶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乔治城大学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江学者,长期从事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等相关领域研究。市场总监曾任家族企业市场总监,参与企业管理5年。宣传总监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硕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资深记者,熟悉央级媒体新闻报道规律,拥有央视多个栏目的播出资源,曾参与央视一套整体运营和节目推广,拥有10年央视节目制作和品牌推广经验。
睿瀚医疗正在进行天使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