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谱建立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Mo+做的是“知识版的维基百科”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尽管有老师传道授业,但学习一直以来都是自己主动的事儿,而在知识唾手可得的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大学生和初入社会的人身上尤为普遍。当下也出现了很多教育网站,信息量不可谓不丰富,但是资源太过分散,课程、图书、网站等都没有被进行系统整合,而当用搜索引擎检索时,则存在大量的干扰信(guang)息(gao)。当你想学一样技能的时候,上哪儿找一块纯粹的知识沃土?

而 Mo+(墨加) 就想改变人们获取和分享知识的方式,帮助人们从受教育转向主动学习,它是一款基于图谱形式的知识聚合与经验协作社区,但自身并不生产新的内容,我们不妨设想Mo+是想打造的是国内知识版的维基百科。

知识图谱是指显示其他网站的链接列表,并提供结构化及详细的关于主题的信息。

Mo+将知识图谱中的链接划分为了站点、图书、课程、百科等几大类。举个例子,当你想学习Python编程,你在Mo+的Python图谱里就会找到学习网站的链接,比如W3C,还有在当当亚马逊上相关书籍的封面图片、介绍和链接,课程则包含网易公开课、 果壳 MOOC学院等。在结构化的知识中,Mo+接下来还会注意内容的顺序,比如初级入门的内容会放在前面,往后则难度逐渐增加,贴合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

众所周知,维基百科是一个具有多种语言,并且任何人都能参与编辑的百科全书,而Mo+的知识内容也将通过用户协作来完善。具体来说,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一图谱中添加课程、百科、站点、图书等链接,比如UI设计的网站,我们就可以添加Dribbble、站酷、UI中国等等,而在Mooc上过的关于产品的课程也可以直接po到图谱中,Mo+会自动抓取链接网站中的图片和信息,而不用用户手动输入课程名字、来源等。

知乎与果壳之长,Mo+想采用“人工+算法”的方式来管理图谱,比如“怎样做出一个优秀的产品”和“一个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显然这两个图谱的内容会存在一定重叠,仅用算法可能避免不了信息冗余,那么这时就需要人工来整合双方信息。率先开设某一图谱的用户或能成为这个图谱的管理者,后来者在添加内容的时候,就由这些管理者审核内容的是否合格,并进行合适地排列。

值得注意的是,Mo+并不以传统学科来分类,而是根据现代所需的技能和学科,比如iOS开发、UI设计、产品经理之类的栏目。我听过不少人口中的“学生和社会脱节”,Mo+的创始人姚树齐也表示,公司需要iOS开发人员,但是大学里却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所以Mo+的目标人群也正是大学学生和刚入社会一两年的职场新人,处于这个断层的人对这些知识渴求最深,也最愿意主动探索。

虽然大家都有求知欲,每提到分享、协作相关的社区,我们难免想到僧多粥少的问题,而且如何保证用户粘性也至关重要,不仅如此,Mo+目前的模式比较容易被复制,运营所需的人工成本也比较高,就产品而言,Mo+并没有绝对优势。

不过,姚树齐曾创办过在线学习导航网站 潘多拉盒子 ,此次Mo+就是几经摸索后,从潘多拉盒子里的图谱拆分独立出来的项目,而当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另外,近日团队一成员在知乎、果壳、豆瓣上发出4000多封私信后接到了500+的用户反馈,这些回信的大都人也成为了Mo+的首批用户,而这些沉淀下来的种子用户或许就是接下来Mo+能快速发展的优势所在。另外,Mo+未来会和付费文献网站达成合作,有知识贡献的用户可以通过Mo+免费获取文献,一来增强了用户粘性,二则能鼓励“伸手党”们参与协作。

Mo+现在只有Web版,而在移动端,姚树齐则想打造一款能与Mo+功能互补的产品——基于LBS的职场技能社交应用,我姑且理解为“同事帮帮忙”。注册用户都会带有自己职业和技能的标签,比如PS、PPT、UX等,当一个用户遇到PPT难题时,可以通过搜寻附近带有此标签的人并寻求帮助,相比 技能交换应用喏喏 ,Mo+在移动端上的版本可能更加短频快。而通过这些用户的搜索数据,Mo+就能知道这个用户欠缺的是哪些技能,然后告知对方可在Mo+网站上学习到相关知识,如此一来,移动端和Web的功能就有了一个平滑过渡。

Mo+团队目前已有七个人,Web版本也正不断更新中。未来教育会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学习也不例外,而Mo+也正在考虑如何完善线下的活动策略。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Shirlene]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