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莓存亡之际回望历史:创始人Mike Lazaridis与黑莓的崛起和没落 (3)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上月中旬,黑莓成立了“特别委员会”谋求脱困,探索“战略性的方案”,以增强和提升公司的价值——这些方案包括合资、战略伙伴关系或联盟,以及:出售公司。今天黑莓公司董事Bert Nordberg表示,黑莓在智能手机市场走“小众化”路线可以实现自我救赎,但黑莓仍需要出售旗下部分业务。

为何RIM这家曾经最受人瞩目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这家开启了智能手机发展篇章的公司,现在却沦为了四面楚歌的失败者?The Verge 的作者Jesse Hicks在黑莓创始人Mike Lazaridis下课之后,写了这篇关于RIM是如何从智能手机的鼻祖走向了如今没落的、无核心业务的“帝国”的文章,原题为Research, no motion: How the BlackBerry CEOs lost an empire。在黑莓谋求脱困、奋力求身的今天读来,像是一篇提前为黑莓写好的总结......

阅读前文:

在黑莓存亡之际回望历史:创始人Mike Lazaridis与黑莓的崛起和没落 (1)

在黑莓存亡之际回望历史:创始人Mike Lazaridis与黑莓的崛起和没落 (2)

RIM 崛起

百货商场顶楼的狭窄办公室,通宵达旦的编程和设计,磕磕绊绊地追求每一份力所能及的合同——早期的RIM和一般的初创公司并无二致。他们有一些差强人意的业绩,但却没有实质突破性产品。早期开发的LED显示牌带来了和通用的60万美元合同,这在某种程度上预兆了RIM的光明前途。但是设备的开发情况却很不理想,最终只发出了不到100台。结果,为了多少挽回点经济利益,RIM卖掉了LED显示牌专利,转向了其它计划。

其中一个计划是大大方便了电影剪辑工作的胶片条码扫描器 – DigiSync Film Barcode Reader。这个设备1990年问世,4年后得了一个艾美奖,再过4年又以技术成就取得了奥斯卡奖。

虽然收获了大量鲜花,但是DigiSync却和Lazaridis真正的梦想没有交集。对于他和RIM来说,无线数据才是兴趣所在。1980年代末期,Lazaridis开始研究Mobitext, 一个由爱立信设计的无线网络结构。Ted Rogers的无线公司Cantel在当时已经开始建设Mobitex网络。这是北美第一公众无线数据网络,它是个突破性的想法,但却对自己的目标群体(如果他们知道谁是目标群体的话)缺乏吸引力。

Cantel邀请Lazaridis和RIM为顾问,共同开发兼容Mobitex的调制解调器和后来的编程工具。遗憾的是,Cantel的网络在1990年刚发布就死掉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和其即便对于业内人士来讲也过于复杂的使用方法不相上下。Email和双向寻呼在当时还没有迎来普及的曙光,更不用提无线email了。Cantel撤回了资金并把技术人员派到其它项目。

同样是1990年,RAM Mobile Data (后来的Bell South Mobile)开始打造Mobitex网络。RIM也受聘参与其中。有着大量关于无线网络的建设经验后,Lazaridis开始思考这种技术的真正用途。Balsillie后来称之为“RIM的沙盘”。接下来的十年,RIM致力于打造相关组件。

上世纪末,RAM Mobile Data开始考虑双向寻呼机。当时,寻呼机已经存在了超过30年,但单向通讯一直是其默认属性。随着Mobitex结构的投入使用,情况开始改观。理所当然地,RIM开始研发寻呼机,不过Lazaridis的脑海却有个更超前的想法:无线PDA。

RIM在1990年代取得的成功依靠两点。第一,Lazaridis对无线数据通讯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那些让大公司们感到挫败的问题反而给了他灵感,他和工程师们为了将这些灵感付诸现实而疯狂工作。

第二点则是Jim Balsillie的加盟。1992年,哈佛MBA Balsillie的加入为RIM注入了不曾有过的商业基因。在这之前,RIM就像个毫无经济头脑的杰出工程师:尽管在技术方面游刃有余,但到了寻求合同和伙伴的时候就成了无头苍蝇。Balsillie带来了纪律,他清楚自己的角色:填满保险箱,这样Lazaridis才有足够的自由进行开发;或者用他后来的话说,“我负责挣钱,Mike负责花钱。”这些钱有一部分来自Balsillie的贡献,他主动降薪六成、抵押了房子并把攒下的25万美元存进了公司账户。

其时,RIM已经彻底投入到了无线领域。尽管Lazaridis选择跳过双向寻呼机,公司还是跟进了这种设计。1992年7月,时任苹果CEO的John Sculley在CES上以数字聚合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演讲。他用自编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来形容在他眼里会成为主流的掌上电脑。他用著名的Knowledge Navigator视频表达了苹果对于未来的展望:到2011年时,这个“异常复杂的PDA”将能检索全人类的知识;它可以依靠类似Siri的语音技术对声音指令做出反应。这是个颇为迷人的梦想,但是Sculley更青睐另一个想法 – 随后不久发布的Newton平台。

Lazaridis对这个想法不以为然。他认为,PDA的精髓在于持续在线。而Newton需要另一台电脑进行同步,这使得前者成为了一件无足轻重的附属品。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当时只把Newton当做一个起点,Sculley和他的工程师们坚信这个平台会在未来实现无线链接。

但如同当时的PDA科技大玩家们(摩托罗拉,Bell South,AT&T 和Palm),苹果对于无线PDA的可行性保持着悲观的态度。至少在那段时间里是悲观的。“从概念角度来看,John(Sculley)是完全正确的,”前Newton系统团队的主管Gaston Bastiens在1998年时说,“双向无线通信的基础建设还没有完成;我们都认为还要等上几年,但这从来都是我们平台战略的一部分。”在乔布斯回归苹果并砍掉计划之前,苹果在Newton上投入了1亿美元。

当年的怀疑论者们,如英特尔主席Andy Grove,认为无法解决的难题成了Lazaridis眼中的技术挑战。他相信自己能把无线技术做到别人无法达到的境界。在当时,电子设备的续航难倒了众人,Lazaridis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RIM就在1996年推出了RIM 900 Inter@ctive Pager寻呼机,一个带微型键盘,口袋大小的折叠设备。它要价675美元,除了双向寻呼之外,还提供点对点信息(具备收发回执功能)、发送传真、文字转语音和为email而设的互联网通道。RIM 900时不时会出点小故障,有点重,算起来也不是个极大的成功,但是它向外界演示了一个可能性。它的继任者950随后上市。

Lazaridis偶然想到了一个用拇指进行输入的键盘设计,他随机注册了专利并在950上投入使用。打字速度被提高了,然而后来的经验证实实时email才是更重要的进步。在无线连接和高效键盘的加持下,终于有一台设备可以取代PC或笔记本的位置了。一节AA电池可以工作3个星期的续航也让叫嚣“能源危机”的怀疑鸦雀无声。潮水般的赞誉为RIM带来了来自Bell South、IBM和松下等客户的订单。

然而,大量新用户却只把950当做老式寻呼机使用。从产品名称上来看,这也不算令人意外,但是RIM很清楚这是全新的设备。键盘上@符号暗示着Inter@ctive Pager的真正杀手锏 – email。向来缺乏市场敏锐度的Lazaridis终于也意识到了症结所在。RIM习惯与和工程师与IT业者打交道,他们对复杂科技的理解和使用有着先天优势。但是要真正征服市场,RIM必须走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让普通消费者也能理解产品。换句话说,RIM需要营销。

RIM邀请了Lexicon Branding入伙,后者策划了苹果的PowerBook和Intel Pentium品牌。Lexicon认为RIM需要一个独特的招牌,一个比冗长的950 Inter@ctive Pager更具动感的名称。市面上的寻呼机多得是,但950有所不同,它有个键盘。键盘让它变得不再那么“寻呼机”,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收发设备。怎样把注意力引导到键盘和它的象征意义上去呢?

对了,950看起来像一颗草莓,按键就是草莓籽。

不,草莓(strawberry)不好,Lexicon的语言学家认为straw读起来太慢了。我们需要更快,更活泼的词。“Berry”很好,因此只消换个前缀。

BlackBerry。

SOURCE: theverge.com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