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说:要有iPhone,于是世界变了——写在乔布斯逝世两周年之际(三)
编者注:时代的匠人走了。今天是他离开的两周年。他带领之下的苹果公司,有过非常辉煌的时刻——每一次苹果产品的发布会都让公司股票涨势冲天,最高峰时苹果股价能到每股702美元,一甩追赶者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他所创造的iPhone和iPad,不仅改变了人们消费的浪潮,甚至重塑了人机交互背后的文化图景,让我们重新思考:人和机器究竟应当如何共生。
今天《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And Then Steve Said ,‘Let There Be an iPhone’,详述了第一代iPhone发布前后的历史性时刻:焦头烂额的工程师,从未顺利过的发布彩排,甚至只有一百台iPhone出厂的情况下,每一台都还有着截然不同的各种差错……乔布斯如何扭转了局面,让这一惊世的产品问世?
此处阅读前文:(一) | (二)
值得一提的是,乔布斯也是“迫于群众压力”才决定要做一台手机的。差不多从2001年iPod发布开始,乔布斯就与苹果核心高层探讨这个话题。理由再明显不过:邮件、电话、音乐等功能都是消费者要的,要是能只带一台设备,谁又愿意带两台三台呢?但是,每回乔布斯和高管团队深究该idea的各种细节时,发现难度极大,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当时手机配备的芯片和带宽并不足以支撑人们用手机上网或下载音乐和视频。邮件在手机上是个极不错的功能,但可惜RIM的黑莓正迅速霸占该市场。
而更重要的是,乔布斯不打算和任何一家运营商合作。在当时,由于网络由运营商把持,手机厂商免不了要和运营商合作。而乔布斯这个有名的控制狂是根本无法听命于运营商的。苹果甚至还在2003年考虑过收购摩托罗拉,但很快高管们得出结论:对苹果而言,这笔收购实在太大了。(两三年后两家公司也有过不成功的合作。)
到2004年秋季,手机厂商和运营商的合作变得省事些了。Sprint开始考虑以批发的形式出售其无线带宽资源。这就意味着,苹果自己可以扮演运营商的角色,也就是所谓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苹果可以开发自己的手机,同时也不怎么需要和运营商打交道了。而乔布斯任职董事的迪士尼已经在与Sprint就该业务展开谈判,在思考苹果是否也要采用相同办法的乔布斯趁机问了许多问题。2006年,在经历一年多谈判后,苹果终于和Cingular(后被AT&T收购)签下合同。一年多的谈判,听起来不易,但与打造iPhone比起来,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许多高管和工程师一开始都认为,做手机就相当于做款缩小版的Macintosh。然而,在2005和2006年间,苹果设计并打造了三款iPhone的早期版本。参与该项目的某员工称,苹果当时研发了六款iPhone的原型机,每款都有自己的硬件、软件方案、及设计上的微调。因为研发过程太折磨人,团队里一些精疲力竭的成员在iPhone上市后不久就离开了公司。“这和人类首次登月一样,”该项目的关键高管之一Tony Fadell表示,“在一个项目里,不懂一些东西对我而言是很正常的。但在研发iPhone时,要你弄懂的新东西多的惊人。”
乔布斯打算在iPhone上运行OS X的修改版本。但是,之前从未有人试过在手机芯片上装进像OS X那么巨大的程序。iPhone的系统需要瘦身成通常大小的十分之一,数百万行的代码要被抽掉或是重写,工程师也不得不模拟芯片的速度和电量损耗——到2006年才出现了实际可用的芯片。
在此前,也从未有人试过把多点触控屏幕用在主流电子消费品上。电容触摸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而电容式多点触控——用户可同时用两个或多个手指触摸,每个手指都可被单独识别——就要复杂得多。这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不过,iPhone屏幕的研发和量产都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胆量也一样。而后面的步骤之复杂,让可用原型的诞生都变得极为昂贵:把上述技术“隐身”于玻璃,让它智能到可以显示带自动更正的虚拟键盘,让它成熟到能可靠地在屏幕上摆弄图片和网页。能制造多点触控屏幕的生产线仅有寥寥数条,当时消费电子市场通常都采用压力感应屏的方案(用手指或触控笔摁),而就算iPhone的多点触控屏幕易于制造,苹果的高管团队也不确定他们炮制出来的新奇特性就是消费者想要的,比如虚拟键盘和点击缩放。
早在2003年,就有几位苹果工程师琢磨出来了如何把多点触控技术应用在平板上。“坐在马桶上时也能看邮件,乔布斯想要这么一款设备。”iPhone项目最早期的工程师之一Joshua Strickon说,“但事实是,设备的续航还不足以拿出去用,也找不到有足够图形处理能力的芯片,让它变得真正有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琢磨。”在2003年加入苹果前,Strickon为他的麻省理工硕士论文特地做了一款多点触控设备,但因为苹果无法就如何处理他和其他工程师做出来的原型达成共识,Strickon在2004年离开了公司——他以为苹果不打算使用该技术了。
Tim Bucher是苹果众高管当中最推崇多点触控的那位,据他的说法,当时的一大难题在于,原型机所用的OS X系统是为鼠标而非手指操控设计的。“我们在10或12寸屏幕上使用迷你版Mac的操作界面…然后启动有不同多点触控手势的demo。在其中一个demo里,键盘从屏幕底部升起——和两年后发布的iPhone的键盘差不多,但它一开始并不漂亮,简直是一团糟。”
甚至少有人把多点触屏技术置于新手机的核心地位,直到2005年中期乔布斯开始大力推动这个idea。Tony Fadell回忆道:“他说,Tony你过来一下。我们在做这么些东西。你怎么看?你觉得我们能用它们做成一台手机吗?”他提到了乔布斯上手的一个demo:“它真的很大,差不多占了整个房间。天花板上装了个投影仪,Mac的屏幕被投射到三四平方英尺那么大。然后你用手指在Mac屏幕上点来点去,或是在上面画画。” Fadell知道有多点触屏原型的存在,但并不了解细节——它是Mac团队的产品,而Fadell领导的是iPod部门。“于是,我们都坐到了一起,很严肃地开会讨论:有什么是我们能做的。”
把这个巨大原型大幅度缩小并顺利生产——Fadell对此深表怀疑。但他也清楚,自己是无法对乔布斯说不的。他于2001年以顾问的身份加入苹果,并助力打造了初代iPod,并跻身成为苹果的超级明星。这一地位可不是在棘手技术难题面前胆怯的人物能够得到的。到了2005年,iPod销量暴涨,而这可能是苹果最重要的产品线归年仅36岁的Fadell领导。
“我知道如何实现,”Fadell说,“但知道是一回事,把满屋子特有的、一次性的部件,以经济且可靠的方式变成上百万台手机大小的版本,又是另一回事。”任务清单之长,光是想想就够让人吃不消了。“你得找到能把这技术做到玻璃里的的LCD厂商;你得把他们生产线的空档找到;为了不让像素元件在触摸屏上产生各种噪点,你还得琢磨出相应的补偿和校正算法。”“光是研发触控屏幕就是个完整的大工程。我们尝试了两三种制造工艺,最后才找到能量产的可行办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