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Paul Graham面对面:记录我的2013年秋季Y Combinator面试之旅|创业感悟|北极社区|36氪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者按:本文来自BUTUZONE.com联合创始人Willa,Willa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金融荣誉学士学位)及美国康奈尔大学 (统计学硕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美国国家半导体以及德州仪器的全球商业管理部门,负责产品的市场策略以及大合同的谈判策略研究,欢迎加她个人微信Willa Dong进行交流。

一个普通的团队,有的只是坚持。阴差阳错入了个并不特别讨好的行业,做了10个月,信念也像过山车,时起时落。和YC的相遇只是个开始,就像我们团队的名字一样,BUTU—卜途(卜: 古意即”选择”)。BUTU为协助用户更轻松选择契合的旅途而生,那我们自己的创业之路是否也会柳暗花明?

今天终于可以好好坐下来,静心回顾做个年度小结创业到现在也快一年了,作为一个确切说只有两个人的小团队——我和周兄,在强手如林的硅谷坚持自己最初创业的一点信念,能走到今天却已经出乎我们的预料。不过可以肯定是, 那些一直以来关于用户关于产品的探讨和激辩,说服和被说服,将来都会成为我们作为个人创业经历的一笔财富。


11月初收到YC的面试通知邮件其实也没有让我们欣喜若狂,因为当初在选择Online Travel这个行业的时候 (再确切些, 是选择Travel Planning这个切入点),也已经认清了现下投资的大趋势对我们融资并不利。 这几年硅谷的投资风向标都会更倾向B2B,而不是B2C,热衷扔钱的行业不外乎Healthcare,Education这些。

很多人的感受是,旅游业已经过热,玩家太多,没钱可以赚。或许是对的,但也不尽然,关键是看怎么切入。我和周兄认为,自助游这个大饼只会越来越大,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我们身边被过载信息困扰而无法有效策划行程的朋友数不胜数。 就算是Hotel、Flight这样的比价网站,诸如国内的“去哪儿”,亦或者是其美国原型Kayak,也还是面临很多年轻团队时不时挑战他们的地盘,这其中包括YC company Hipmunk。

回过头看我们BUTU的切入点——计划行程。我保证你在心里嘀咕,这个貌似离钱更远,搞什么?而且国内外也有很多平台好像都有提供此类服务。但是你用过谁了吗?多半是没有。所以可以小小庆幸的是,大家做了那么久,还没有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以后也不会,而更有可能是百花齐放。

BUTU不是一个分享游记的网站或者应用,所有那些貌似Post-trip的内容其实都是为了支撑如何更方便地在Pre-trip计划行程。骨子里面,BUTU收集用户信息 结合全球目的地的POI,把无数的点串起来变成纵横交错的线,织成一张不断的网。中间即使一条线断了,还有许许多多并联的线可以连得通。在不影响用户阅读舒适度的前提下,BUTU把数据适度结构化,从而更为精准地影响用户的消费决策,尤其是在旅行前。


想想看,每个人在计划行程的时候,要求都不一样,先后顺序也不一样。试图通过一到两个所谓含高科技的工具去满足那么多复杂的策划需求不切实际。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当中的一部分目标人群抓住且满足了他们的偏好和习惯,那这个产品或者服务就是有价值的。BUTU面向自助游里面那些其实有能力自己计划,但是没有太多时间和耐心,可又对行程的质量和水准有较高要求的人群。这些人不易被忽悠,不是土豪土鳖,喜欢一些个性化的方案。

举个例子,看了几篇巴黎的游记,每一篇都不会是百分百满意或者适合自己的需求。那么如何轻松地把每篇游记里面感兴趣的点留着,把不感兴趣的隐去,既可以玩转自如,又快速生成一篇属于自己的行程,而且还是自带线路图和吃喝玩乐信息的?BUTU如是说,不管你是抄袭一族还是纯DIY一族,你都能在BUTU上面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不管你是去纽约看911还是去罗德岛看豪宅,不管你是一日游还是X日游,你都可以上来BUTU瞧一瞧
。

回来继续说面试,我们选的面试时间是上周五(2013/11/15)下午两点半,面试地点是位于硅谷Sunnyvale Y Combinator的办公楼。进入大厅,感觉和大学的饭厅差不多,大长条凳子桌子很朴素,有吃有喝,两个小秘把守着几个面试房间的门。看着你们这群眼睛里发着光的创业小P孩,嘴边流露着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意。

我们到的时候,好几个别的创业团队已经三三两两坐着了,脸上透着激动和忐忑。有一些YC以前的Alumni也会过来凑热闹,不停穿梭在这些后辈中,坐下来介绍自己的经验,给点过来人对产品的意见,但其实是在为自己的Business做宣传。 互惠互利。

面试有四个房间,每个房间里面有3~4个左右的YC Partner同时面试入选的团队。根据以往的数据,每次入选YC面试的团队差不多不到所有申请人的3%,最后入选的比例也只有0.6%。近几年申请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YC入选的标准也随之提高。



申请YC的过程和500 Startup的侧重点很不一样,你可以从YC申请表里面那些问题就可以看出些端倪来。不管是申请表还是面试,YC面试官更喜欢直截了当的回答——No Bullshit!除了idea很重要,人家更在乎团队,包括执行能力、凝聚力和持久力。我们所知道的一个前辈,坚持做了三年,申请了三次YC,最后YC终于被他们的坚持打动了。且不说产品到底有没有市场,至少说明人家的团队非常牢靠。很多看似背景光鲜的团队,遇到难关就分崩离析,就算进了YC拿到了投资人的钱也是毫无结果。

我们在等待面试的时候,在大厅也有幸见到了一些YC partner里的红人,其中包括Sam Altman,他是YC的首席Part Time Partner,年纪轻轻,一直都非常招Paul Graham的喜爱,好多次YC Office Hour Paul Graham都带他上场。此人提问也非常犀利,很惊讶他居然事先看过我们的产品,有一些了解,所以和我们短暂的交谈中,表露出了一丝他个人的喜爱。小小可惜的是,刚好那天他没有面试我们的团队。

剩下的几个房间,其中一个房间的主问人是Paul Graham (PG),另外一个房间里面的主问人是另外一个Paul—Paul Buchheit。我们在面试前最后5分钟才从小秘那里告知,我们被分到了PG的那个房间,这让我很兴奋,终于可以和硅谷创业界教父切磋切磋。这次面试,我们是以平常心对待的,希望得到一些前辈的指教。Youtube上面有无数Paul Graham的访谈,其实很多也都是他早年更理想主义的一些谈话,看客最好不要被他”忽悠”。近几年,由于越来越多的孵化器应运而生,YC作为全球顶尖的孵化器,在选择团队的时候也变得更实际(说白了就是更注重商业模式,而不是单单产品是否有市场有用户,是否有价值)。



果然,自我介绍之后,Paul Graham一上来就劈头盖脸问,你们做的是否是一个自动生成旅游线路的工具?我们说不是。其实不惊讶他会这么问,我们也看到过不少国内外的所谓“自动”生成推荐线路的平台。但BUTU有自己的理念,也并不看好这种机器生成的线路的。你能想象,难得出去旅游一次,你会把赌注都放在一条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旅游线路么?而且没有任何原作者的信息,只是根据一些或许可以相对容易量化的标准给你做推荐?机器还没有聪明到自动定义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非常微妙的判断。

解释清楚我们的不同以后,Paul Graham又开始问一些别的我们都心里想过无数遍,自己问过自己无数遍的问题。比如我们和Lonely Planet的区别,我们初期是如何在线下接触超过200位旅游达人,并通过我们设计的新一代游记发布工具吸引初期用户上来试用并提供产品反馈,我们怎么打算改进产品等......

Paul的太太Jessica Livingston也是同一个房间的面试官之一,她作为唯一女性恰恰是我们针对的用户之一 (大部分家庭都是女性策划行程),所以我们也和她交流切磋了一下。总体来说,我认为关键的点都表达了,只是没有时间细说我们在盈利模式的一些进展。比如我们的第一笔收入居然是和美国闪购网站合作得到的佣金。另外还有线下我们刚刚着手试验了为中国自助游游客来美提供定制行程的深度咨询,以及旅游期间实时咨询的商业模式,并有一个很不错的开端。

由于面试时间太短,感觉很多可以探讨的东西都还只是开了个头。Paul问了很多问题,对我们作为在美国的中国人团队,是否有精力和能力同时探索美国人以及中国人的市场有点不确定,但是又对这种可能性存在一定的兴趣。包括在当晚的电邮回复里面,也暗含了我们没有入选的几个原因:1) YC近几年投的团队,旅游行业的,除了Airbnb比较成功以外,其他的几个,包括Vayable,都在做产品对盈利模式的妥协;2)从Paul的角度,就算对我们的方向和产品有认同,但是由于我们的盈利点才刚刚开始有点眉目,他可能还不想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让我对他有点失望,所以我说Paul现在也变保守了,像现实低头了。当然,站在他的角度,既然已经扔钱去了几个现成的YC Travel Companies,与其押注在我们身上,还不如让那些自己投资组合里面表现不佳的公司去试验我们做的东西?这只是我的个人猜测,其实也无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想对Paul说,好吧,那你就观望吧。对BUTU来说,秉持的态度一向就是,若有融资自然最好,若能够先做到自给自足也还不赖,这点希望倒还是有的,很开心我和周兄在这个我们都有热情和想法的领域做了一年。

最后扯个题外话,YC或许会问,如果Google做了你做的事情,你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回答,那就是他们肯定有这个能力,但是他们不会去做,因为对Google这样的大企业来说,他们的侧重点不会在这里。但是YC肯定不会问诸如我之前在国内某种子投资公司遇到的囧问题,如果别人山寨你怎么办?细细想想,这个其实并不是个问题,既然我们更倾向于成为一个服务性的创业公司,那么用户体验岂是那么容易就被完全复制的?山寨一个电风扇到七八成可能不是个问题,但就用户体验而言,即使是95%VS90%,那么5%的差别就足以决定成败。

Hold住,创业万岁,理想万岁,面包会有的!

本文发布在36氪“北极社区”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