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BS的陌生人交友应用“遇见”新版上线:UI化繁为简,功能类似“陌陌”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

同做 LBS 陌生人社交,除了用户过亿的标杆性产品 “陌陌” ,还有一款应用叫 “遇见” ,刚上线了 5.0 版本,保留了一年前 3.0 版本 的“邂逅”、“全球焦点”、“圈子”等特色功能,最大的变动在于 UI 扁平、简约化 。其他主要变动如下:

“邂逅”功能每天为用户推荐的潜在交友对象从 3.0 版本的 24 名降至 10 名,会显示每个潜在交友对象和用户的综合匹配度,用户可自行表态“想”还是“不想”

“圈子”新增地标与类型

“商店”增加钻石体系,并同步推出多款钻石礼物和表情

“遇见”的产品总监黄霞表示,从 3.0 版到 5.0 版的一年多时间里,“遇见”整体功能太多太复杂了,这次推出 5.0 版,走的是简约化路线,更注重社交。新版“遇见”将原来繁复的功能整合进了主导航菜单中的 4 个标签——“附近”、“聊天”、“动态”和“发现”。在发现陌生人方面,“遇见”的“邂逅”功能现在还是根据用户个人资料及其在平台上留下的行为数据推荐陌生人,但后续会将用户在其他平台上的数据引入推荐机制。

除了点对点沟通,“遇见”的“圈子”的建立是基于地理位置和兴趣,且整合了群组和贴吧双重功能。比如,在“单身男女群”圈子里,你可以自行切换至“群聊”或“发帖”模式。这与陌陌 将群组与贴吧分开 的做法不一样。对于这一设计,黄霞称是为了将“群组的私密性”和“贴吧的开放性”相结合,在群组里发言没人理的话可以去贴吧发帖试试看,反之亦然,以期避免一上来就没人搭理的挫败感。据黄霞透露,“遇见”现有 23 万个圈子,每个用户只能建 2 个圈子,可以加入 5 个圈子,VIP 可加入 10 个,圈子规模上限是 1 万人。

“遇见”的商业化做的很早,在用户 800 万的时候就推出了金币,开通了 VIP 服务。而“陌陌” 试水商业化 的时候,其用户数已突破 5000 万。目前,“遇见”应用内购买主要包括虚拟物品(表情、约会场景)、焦点展示位置、社交游戏等。黄霞表示,其实“遇见”在选择、运营游戏方面并未达到预期,游戏的趣味性不高,用户缺乏付费冲动。

上线将近两年半,黄霞称“遇见”现有 3200 万注册用户,平均日活 290 万,日发消息条数 4100 万左右,日均上传照片有几百万张,增值服务月流水约为 90 万;“遇见”用户群年龄段主要集中在 18~45 岁,男、女比例约为 6:4,以一线城市为主,南方城市(广东+港澳台)的用户很多。黄霞表示,“遇见”接下来的重点会放在产品 UI 设计、功能优化以及增加手机适配性方面,计划适配更多低端千元 Android 手机;计划今年用户数可以达到 5000 万,月活 1000 万之上,届时,或将考虑引入商家的圈子,进一步推进商业化。

目前,“遇见”的团队加上20来位客服一共有50多人。产品研发团队的核心人员来自 YY、腾讯等公司。创始人潘晓旭在做“遇见”之前曾做过一款类似 Foursqaure 的签到应用“蜜柚”,后来因为推不动停掉了,但是当初做 LBS 的团队却保留了下来,一起转做“遇见”。

近三年来,陌生人交友应用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大众视野,掀开了世界寂寞一角。除了“遇见”、“陌陌”,还有做实时陌生人随机配对电聊的 “比邻” ,成全地铁上擦肩而过缘分的 “站台” ,基于二度人脉建立私密关系的应用 “某某” 等。

陌生人社交,不像熟人社交那般有既定的信用机制,用户抱着猎奇心理进入,却往往发现遇到的人鱼龙混杂,在 缺乏信任机制 的平台上,用户很难鉴别哪些是肆无忌惮的狩猎者,哪些是遵循现代商业规则的文明人。作为开发者,做好市场定位、尝试垂直化发展、建立完备的筛选机制,或许有助于在陌生人社交生态中搭建起底层信任框架。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coldsummer17]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