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中国的HelloFresh,“爱做饭”帮用户制订一周菜谱,同时配送菜品食材到家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忙碌得都没有时间细想吃什么,却又想吃得健康的上班族们,是不是很希望有人可以帮你订好每周食谱,并把食谱当中的材料送货上门,你只需要负责下班后在家烹饪的最后一环就好?国外的HelloFresh已经做起了按周订购的生鲜电商生意,而“爱做饭”则想让国内的白领们也能享受到相同的服务。

你会在“爱做饭”的首页上看到每周的食谱推荐,比如这周是十一月第二周,爱做饭推荐的食谱就是“干焖大虾”、“京味儿羊蝎子”、“木耳山药”三道主菜,还有鲫鱼汤、盖浇饭、餐后水果等菜谱。点击进入具体某道菜的页面之后,会看到做出这道菜需要的食材、比例、烹饪步骤,用户如果购买的话,爱做饭就会将这道菜的食材按照比例封装好,然后送货上门。

目前爱做饭覆盖的范围只在北京全境,中午十二点以前的订单可以在当日下午送达,而如果是中午十二点以后下单,则需要等到次日送达了。

你可能会好奇,把原材料按照那么不规则的比例搭配起来,比如生姜只要10g、香菜需要50g,甚至连酱油料酒黑胡椒都得一起配送,“爱做饭”背后的成本岂不很高?其实不然。爱做饭创始人李廷告诉我,生鲜电商网站“鲜直达”也是他一直在进行的项目,像“鲜直达”这种直接在网上卖菜的模式,所要面临的分拣、配货问题比“爱做饭”这样的半成品生鲜电商要复杂得多——因为蔬菜的品类就有一百多种,而每个用户会买的组合又很随机,配货难度可想而知。但“爱做饭”因为限定了每周的食谱,只需要三十个菜的品类,再搭上调料,其实比原来要简单很多。

那么鲜直达是如何解决蔬菜的分拣、配货问题呢?李廷说,首先是定规则,按照用户们的购买习惯,选一种最合适的方式将蔬菜打包,比如四季豆一份是要包半斤还是包一斤?用户最喜欢的是什么分量?定好分量规则以后,就可以每天将蔬菜从进货源拉到北京的仓储中心,然后把蔬菜按份量一份一份分装好,摆上货架。有订单进来,就以流水线的工作方式,从货架上取下用户需要的蔬菜,这样一个流程走完就配好了一份订单。李廷说,目前鲜直达背后的仓储运转模型,已经可以做到两百单在一小时之内完成配货。因此早上经过了进货、配货的环节后,中午货物便可发出去,下午送达北京各个覆盖的小区,使得库存几乎可以压缩为零,食材快速流转,解决保鲜难题。

目前爱做饭沿用的是鲜直达探索出来的模式,但因为爱做饭涉及到的生鲜品类较少,所需要的仓储和自动化的硬件资源都会比鲜直达少很多。李廷说,他做的鲜直达是生鲜电商的基础模式,就是在网上卖菜,针对最大众的需求。但他希望爱做饭是一个更轻的模式,不要太重的线下资源,容易在其它城市复制并且规模化。它的目标人群也会和原来有所区分,针对中高端人群,这样一周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份订单,六七十左右的客单价就足够获取利润(毛利率在50%以上,而蔬菜的毛利率在35%-40%),而未来还可以加入更多增值服务、个性化服务,比如订餐、或是厨师人员的上门服务,不再仅仅局限于生鲜电商的想象范围。

我们之前也报道过和“爱做饭”相似的半成品生鲜电商,比如上海的卡卡鲜、订菜网,还有三菜一汤,但这些网站还是有别于“爱做饭”这种以每周食谱为先的模式。并且李廷说,他不看好将蔬菜切好再配送的方式,因为蔬菜一旦经过切配的加工环节,保险时间便会被压缩至极低,这意味着生鲜电商的物流送货速度要做到和外卖物流一样高的频次,这对成本来说无疑是有害无益。至于容易复制的模式如何差异化?李廷还是看重更软性的服务细节,比如食品包装、配送速度等可以建立品牌、提高用户黏度的环节。

“爱做饭”创始人李廷从2011年开始涉足生鲜电商,另辟蹊径的“爱做饭”可以看成线下资源重的“鲜直达”的一项转型之作(之后两个项目并行运作),试图以更轻的模式扩大用户群和辐射城市,目前正在寻求融资。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苑伶]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