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电商,右手P2P,前好乐买副总裁创业学生分期购物——大市场or伪需求?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三个月时间,数万用户,千所高校,月交易额据称已过千万,“ 趣分期 ”的发展速度确实有些超出我的预期。作为前好乐买市场VP罗敏的第N次创业,这可能是他有史以来推进最神速的项目,天使轮。而这个项目,做的正是中国三千万大学生消费市场。

要理解“趣分期”的模式并不困难,简单说,这是一个衔接“分期购物”“P2P网贷”“实习兼职中介”三方业务的平台。中国有数千万高校学生,多数学生的经济能力都不足以使其全款购买价格数千上万的商品,但每个人总有那么一两样东西,是你即使借钱也必须拥有的(比如笔记本、手机),不管借款对象是你的父母,还是其他什么人。

“趣分期”的做法是,一边去谈京东苏宁等各种消费资源,一边又通过自建+合作搭建P2P借贷平台。学生将自己的购物需求发布在P2P平台上,出借人则为学生购物暂时埋单。借贷关系形成后,学生将通过偿还本息的方式,在3到18个月的还款周期内向出借人提供回报,年化利率20%左右。

整体上,学生群体是一个高质量客群。这些人居住地点与人际关系稳定,违约成本很高,又有相对可靠的现金流,更有父母的资产和收入兜底。但讽刺的是,学生们在银行往往又是没有信用记录的,这使他们在一些相对短期、小额的资金需求上得不到满足。而“趣分期”(不管你叫他“分期购物”,还是“消费贷款”)正好补缺了信用卡的空白。

说到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学生分期购物,究竟是一个大市场还是伪需求?

我们可以试着算笔账:

以2000元为现款消费与信用消费的界限,4000元为均值(小米iPhone的中点),那么我大学4年中可能发生的信用消费需求大概2到3次(基本是高价电子产品更换次数),金额大概万元上下。已知中国有三千万大学生,假设其中20%有信用消费需求,则这个市场就有600亿的潜力。如果随着用户年龄层的成长,由学生市场渗透到白领市场,则想象力更为可观,可能是万亿的规模。

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很可观?

巴特!还有另外一些情况我们不得不去设想:

一方面,学生中适用信用消费的群体可能比想象中要窄。多数学生的偿付能力来自其父母,这样当发生短期资金需求的时候,其实更倾向于向父母“融资”,成本要比第三方借款低得多。所以我们看到过去一些做学生信贷的项目很少会出头。

另一方面,独立分期购物平台的场景,可能会被某些持有商业资源的大平台所瓦解,比如京东有自己的白条服务,天猫前几天也推出了分期购。同时,传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由于习惯性的风险厌恶一直没有有效渗透学生市场,但未来这些大机构会怎么走?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这两个问题,罗敏也有自己的应对:

1、“趣分期”不仅做消费,还通过线下运营为学生提供实习、兼职机会,当学生从父母的经济附庸变成相对独立的个体,这个游戏的玩法就会有一些不同。如果说单纯做学生信贷只是一种“抽血”,那么“工作机会”+“信用消费”,就是“造血”和“抽血”的良性循环。

2、“趣分期”尝试建立一个庞大的落地团队,目前140人的团队中,有100多人在线下,年底将拓展到1000人规模。罗敏曾负责好乐买校园营销网络的建立,校园推广做起来驾轻就熟。一个庞大线下团队的价值在于,可以承接巨头所不愿沾手的苦活累活。当学生信用消费市场没法通过纯线上做起来的时候,“趣分期”就有足够壁垒,甚至拥有与巨头合作的价值。

其实,学生信用消费市场一直被很多创业公司所看好,国外知名的有 SoFi ,国内我们报道过的有 速溶360 和 手机贷 等。手机贷的目标市场和操作模式很有特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我们 此前报道 。

根据“趣分期”的公开信息,该项目在天使轮拿了李想、陈华、鲍岳桥、吴世春的联合投资,A轮则是来自蓝驰的数百万美元。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沈超]

AD: 云之家 ,您的移动化工作平台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