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创业团队登陆Kickstarter到底要走多少步?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300万用户 ,4.8亿美元筹款,Kickstarter在2013年交出了一份惊艳的答卷。对于美英澳加新荷六国的创业团队来说,Kickstarter是一个创业的“助推器”,只要产品够好,就能够筹到创业的第一笔金;对于用户来说,那里也许是个不错的“网店”,能买到各种有创意或科技范十足的产品。但对于中国的创业团队来说,Kickstarter则更像是一个山巅的火炬,是梦想,是希望,但更意味着可能一路的荆棘。

一直以来,Kickstarter都没有放开国籍限制,只允许美英澳加新荷六国的创业者发起众筹项目。中国的创业者,如果不通过一定的手段和途径,即使有很好的创意、很优秀的产品,即使急需Kickstarter的第一桶启动金,也只能望洋兴叹。

MakeX 是宁波一个做消费级光固化3D打印机的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开发出了一款开源的桌面型DLP 3D打印机M-One,已经通过了 Kickstarter 的审核,今晚将正式对外公布。M-One采用投影技术,打印精度可以达到140 microns,超过了之前在Kickstarter上众筹的Form 1。M-One 的控制系统和电子(PCB板)都是开源的,用户可以自行修改M-One的每一个打印功能,甚至更换光源、相关指令和打印材料,从而节约成本。

潘俊深说,整个开发过程中,除了产品的研发,最困难的就是申请Kickstarter的账号。由于没有经验,他们在这一步花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国内 smartwallet 、 Air.Air! 、 Ufactroy! 等登陆过Kickstarter的团队给了他们不少帮助,MakeX也很愿意将这个历程与国内的创业者分享,希望国内想要去Kickstarter的团队少走一些弯路。

国内的团队一般要上Kickstarter,往往有三条路可以走:

  • 1、无偿使用账号。
    找一个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或荷兰国籍的朋友帮忙注册账号,提供信用卡号,进行信用担保。
    国外对信用极为看中,除非亲人、好朋友或者很欣赏你项目的人,很少有人会愿意为你提供担保。

  • 2、有偿使用账号。通过个人或者中介,找到一个Kickstarter账号,签订合同,发布项目,并支付佣金。不过因为账号毕竟不在自己手中,财产安全可能存在风险。另外,国家对换汇也是有规定的,比如不提供资产来源和用途,外汇入境限每年每人5万美元;境外同一个人不得在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将外汇汇给境内5个或5个以上不同帐户。

  • 3、注册公司账号。
    国内的团队一般都会选择注册美国的账号(也有注册英国公司的)和亚马逊账号。
    这个看起来是最难的,但也是最安全的。MakeX反复权衡后就选择了这条路。

MakeX注册Kickstarter的账号大约经过了4周,花费大约600美元。潘俊深也跟我详细的分享了下他们注册美国公司、亚马逊账号、Kickstarter账号的过程。

Step 1:找注册会计师和法定秘书,注册美国公司。

Step 2:拿着新注册的公司的税号在银行开设对公账号。

Step 3:将公司证明、公司税号、银行证明上传到亚马逊,注册亚马逊账号。

Step 4:注册Kickstarter账号,验证团队中美国队友的个人信息。

Step5:提交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Kickstarter的工作人员并不会给出关于众筹的建议,但是会针对于一些小的细节提出修改意见,比如MAKEX团队就被要求更换照片。

潘俊深也表示,这个只是他们自己探索出来的一种方法,国内团队也许有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其实,注册账号只是中国创客们走向海外、登陆Kickstarter众筹遇到的各种困难的一个缩影。这中间他们要面对的还有很多。之前我采访过的一个团队的创始人,甚至减成了短发,因为短发符合美国人对于亚裔的印象。有一些团队在去Kickstarter上众筹时,淡化中国背景,地点也选在了海外,也有一些国内的用户对此很不理解。单纯的将剪短发理解成西方,将“伪装国籍“上升到了不爱国的层面,我觉得都是不客观、不公正的。

Kickstarter上的主要用户来自于海外,由于文化差异、口碑信誉等原因,用户或多或少的还是会青睐本土产品。国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众筹环境,硬件的市场也还没培育起来。要不要去Kickstarter众筹,要怎样去Kickstarter众筹,都是摆在国内创客们面前的难题。

在新硬件复兴的时代,国内已经有不少优秀的团队做出了不错的项目。中国的硬件已经不单纯是“中国制造”的代表,不再是“山寨”的象征,只是西方文化对我们的了解还太少,还有很多人对我们没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认识。这一代年轻创客走出去,都付出了很多艰辛,不管他们当时的初衷是如何,但我相信对于中国科技界的整理形象提升肯定会有作用。也许多年之后,有一些项目可能会为人们所淡忘,但他们在转型“中国创造”之路上付出的努力,都会成为后来者前进的阶梯,也都应该被我们浓墨重彩的记下。

创业之路原本不易,国内团队去Kickstarter、去Indiegogo众筹其实更加不易。这也是短时间内中国硬件市场还无法培育起来、众筹平台还未发展完善的情况下一个折中和妥协。虽然海外的一些项目确实不错,但中国的创客团队也在努力崛起。国内的媒体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注、用户也都应该给予更大的宽容。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做的,尽我们的微薄之力,报道国内外的优秀项目,为早期的创业团队开放 氪空间 ,推出 氪加 平台帮创业者尽快找到融资,不让任何一个原本有可能改写历史的公司因为融资失去或者推迟改写历史的机会,让创业者能有更好的创业环境。

当潘俊深给我聊起MakeX这一年的创业历程时,我能听得出他的语气是有多激动,能想象这一年多他们面临了多少压力,能理解为什么国内的小创业团队愿意真诚分享他们的经验,也更能体会这一代年轻创客是有多希望这个世界能够给中国创客们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在场!他们在改变!向这一代年轻的创客们和关注他们的人致敬!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小石头]

AD: Windows Phone开发者交流沙龙 北京站启动 立即报名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