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笔融资1亿的维他命推出新版应用,尝试以社会化购物、O2O导购起步做B2C电商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时至今日电商也变成了一项重资产、高门槛的买卖,当年“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搭个草台班子打天下的情景早已不在,饶是一些资源丰富的零售大佬在进军线上时也不得不考虑路径问题。维他命是今年年初问世的一款社会化购物应用,创始团队拥有十分深厚的传统背景。虽然该项目在上线之初就获得了创始人和天使的1亿元人民币投资,但在电商化上仍然选择了从社区起步的路数。

从产品上来看,维他命可以视做类Pinterest社交购物和O2O导购的结合。该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受众,提供从一线的Cartier、二线的Coach(虽然仅在国内被当做大牌)到大众品牌如Nike的多层级的UGC图片。用户可以通过瀑布流和社交机制发现感兴趣的品牌和人物并订阅其动态,也可将心仪的商品图片收入购物笔记。

在社交购物部分,维他命与同类产品的功能架构基本一致,但其关系网络却对品牌、设计师、时尚杂志相对侧重。以美丽说为代表的一些社会化导购(虽然实质上已经媒体化)多数内容由购物达人或者说职业淘宝客提供,而目前维他命中品牌、杂志、达人三者内容供应量占比分别为35%、25%、20%,比起同行来显得十分平均。从可供用户关注的对象来看,品牌也取代达人占据了绝大部分。

维他命在移动端提供了拍照功能,这在其他导购应用中是比较少见的。由于UGC内容质量的不可控,可能需要维他命在后续版本中设法使用户的公共社交和私密社交相区隔。

另外据维他命团队透露,该项目所筹资金将大部分投入在十月即将上线的B2C板块中,该板块会以类似购物车的形式嵌入应用和网站。也就是说,到时我们将能目睹到维他命从Pinterest到Fancy的转变。

此外,他们还计划为线下店面提供导购。一些渠道控制力较强的中高端品牌会对线上品项、价格作出管控,新品、热卖品往往无法第一时间通过网上购得,这就为O2O导购提供了生存土壤。维他命允许用户以品牌、商品、地理位置等线索检索身边店铺,获知店铺商品信息。事实上,眼下维他命的店铺商品信息还是由品牌方UGC生成,因此在内容上还不是特别完整,也不能实时反映特定店铺的库存情况。用户在决定到店购买前可能还需要提前沟通(维他命提供了每家店的客服电话),当然这点会随着未来与品牌商ERP系统的对接而解决,届时也可通过维他命实现预定购买和专享折扣。

其实这点在概念上并不复杂,迟迟未有成熟产品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小团队在对线下商家进行整合、信息化和流程对接上遭遇门槛。从这个角度来说维他命可算是资源出众:三位联合创始人中有两位来自传统零售业,其中张辉作为国内某连锁高档百货集团主理人,已经拥有十余年零售管理经验,赵剑锋曾任娇韵诗中国区总经理,后从事化妆品管理咨询并在时尚产业内积累了广泛人脉。依靠与品牌商总部的直接谈判,项目上线至今已经拿下了100多个品牌和30000多家店铺的合作。

其实我个人觉得,未来最能体现维他命产品力的还是购物笔记这个小创新。该功能实质上等价于图片收藏,只是在图片的浏览方式、翻页效果上都追求对实体杂志的还原。然而在使用场景上,维他命希望购物笔记除了可供“孤芳自赏”外,更需要成为一个“稍后购买”的清单。

口袋购物王珂曾透露过一个数字: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对商品的收藏频次是PC端的49倍。也就是说,用户在移动端的购买习惯越发由传统的“浏览—购买”向“浏览—收藏—购买”的三级结构转变。在口袋购物日销售额为400到1000万的同期,每天新增收藏商品价值是4亿人民币,即使为这些收藏物增加1%的转化也十分可观。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反向团购、到货或优惠提醒、广告精准推送都可以纳入考虑。然而实现以上一切的先决条件是拥有类似商品收藏这样的基础数据池。虽然各家基本都有收藏功能,但要如何有效利用则需考验产品人的想象力。

这两年来社会化购物的话题盛行不衰,抛开美丽说和蘑菇街,仍不断有该领域的创业公司闯入我们视线:逛、花瓣、想去、果库、i良仓、麦糖以及垂直于化妆品的点瓶等不一而足,点此可以进入36氪+稍作了解。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