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界主题论坛】清华大学刘震副教授主题分享“MOOC会死,BL永生”_36氪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今天(2015年11月8日)下午 “2015年 清华大学知识青年烩论坛” 在清华大学美院举办,论坛的主题是 “大学无界”,清华大学刘震副教授发表演讲,主题为 “MOOC 会死,BL 永生”。

刘震副教授是最早一批接触 MOOC 的老师,也是 学堂在线 的内容提供者。最起初的心态是 MOOC 有可能颠覆传统教育,经过几年实践,对 MOOC 的认识越来越趋于理性。以下是刘震副教授演讲内容:

从内容提供者的角度来看,我作为老师持有拥抱 MOOC 的态度。首先,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认为 MOOC 可以解放自己的时间,但是错了。因为 MOOC 需要老师的投入的工作量更大。其次,我开始觉得慕课能够推翻大学课堂,因为大学是有界的。但是后来认为慕课并不能推翻大学课堂,因为慕课无法跨越数字鸿沟,并不能解决教育的公平。比如,山区学生怎么去享受在线课程。而选课数字背后是学生无法主动性的学习,真正坚持下来的比较少。

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我更主张基于 MOOC 的混合式(BL)学习。 MOOC 只是个工具,是互联网 + 教育的现阶段的产物。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有很多。 借助 MOOC 去提高教学质量只是众多方式之一。

而在对待 MOOC 的态度上老师也存在担心,假如学生都去学习某个老师 MOOC 课程,那剩下的老师应该去做什么工作。而从另一方面将,MOOC 对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对高校老师提高要求,老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老师未来的责任应该是运用更多的教育技术去实现教学目标。

经过调查, MOOC 在促进教育公平的问题上,我认为在线教育对教育公平的促进有限。 因为教育的公益性和盈利性应该是分开的。而教育更倾向可汗学院的公益模式。大学教育在 “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主动性,学习主动权在学生身上,通过工具并不一定能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对于老师在线上和线下教学状态的不同,首先, 线上和线下教学对于老师的定位不同 ,线上是知识传播。而在线下教学中老师更加自由,可以在课堂上将延展性知识传递给学生,还有应用型讲解。而在 教学状态上我认为线上更严谨,线下更活泼。

原创文章,作者:亦大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39432.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