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帮助农村创业者为目标,贷帮用P2P模式做农村小微贷款——互联网的价值不应独属于城市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受互联网改变最深的,无疑还是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这让人倍感困惑:既然我们拓展了沟通,为何又放任一些人坐困信息孤岛?如果网络的精神是普惠,为何又对边缘者的需要置若罔闻?我很庆幸我们遇到了贷帮这样的项目,他们试图用互联网的力量,去影响最被忽视的那一群人。

与市面上的P2P信贷都不太一样,贷帮没有从最容易操作的城市市场入手,而是一开始就下沉到农村,做起了几千几万一笔的小微贷业务。贷帮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小规模经营者,养鱼、养猪、开餐馆、开瓷砖店,各类不入银行法眼的行当都在贷帮视线中。

当然,农村市场的风控方法也与一般P2P信贷有所不同,贷帮的模式是:

一、针对借款人。不接受上门业务,每进入一个陌生村镇就在当地招募信贷员,由信贷员先去社区里面摸查情况(比如谁家做生意、人际关系如何等),将有潜在资金需求同时信用可靠者拉出一份名单,最后按名单去定向推广。

二、针对借款项目。据贷帮“帮主”尹飞介绍,他们早期因为对农村经营的各行业缺乏了解而吃过不少亏:“比如化肥成本多少、生猪售价多少,这些影响资信评级的重要信息当初都是一无所知”。经过几年的积累,现在贷帮已形成一个行业数据库,位于长沙的运营中心也构建了一套流水线体系。目前贷帮平台多为几万块钱左右的信用贷,月利约1分5(网站上年化利率虽然显示20%到30%,但实际是满仓操作和复利计算的结果)。

三、针对员工。尹飞坦言早期因为管理体系不完善,也有受到员工欺诈的经历,现在则有一套稽核制度辅助内控。

其他还有一些颇为“接地气”的做法,比如寻找当地影响力人士做“信息支撑点”,借款夫妻双方需要协商同意并另找两位担保人才有借款资格(针对担保人也会建立信用档案)。

此外,贷帮还有一套民间微金融合作计划。该计划吸纳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和项目资源的当地人士为合作方,对合作方进行培训和管理,并由其向贷帮保荐项目。每个合作方可以承担本金额十倍的贷款余额(由贷帮为其授信),事实上充当了担保公司的角色。

贷帮创始人尹飞早年曾在著名的瀛海威(老一辈互联网人比较了解)工作,随后进入深圳市商业银行负责网上银行、个人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等。2007年辞职创业,一个人跑到大别山区做调研和早期尝试,并于2009年正式创立贷帮。

提到早期经历,尹飞用了“痛苦”二字做形容:“被客户骗,被员工骗,对农村各行业不了解。早期坏账有300多笔,说起来虽然不多,但都是真金白银的流失。”在不断试错下尹飞逐渐完善体系,现在将坏账率拉到了1%到2%左右:“现在被骗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这个坏账水平基本还在正常区间吧。”

目前贷帮已发展到5省9个地级市的14个县,贷款余额4000多万。公司拥有100多位员工,其中过半活动于一线。该项目已得到朱波、蔡文胜、薛蛮子、致景投资的资金支持,累计融资额2000万人民币。

接受采访时,尹飞刚刚走下深圳到长沙的火车。贷帮的IT中心位于深圳,而运营中心则设在长沙,08、09两年尹飞有一半时间花在湖南乡村。尹飞最初创业据说是受到了尤努斯的启发。

农村小微贷款的概念在印度、孟加拉等国已经出现很久,但在国内的推行还面临各种障碍。在尹飞看来,中国农村小微贷的限制条件主要是两点:

1、土地不能自由流转。农民无法将土地资本化,也就无法进行抵、质押。
2、农村经济萧条。粮价偏低、人口流失等因素抑制了农村经营活动,但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加快,相信这一现象将会得到逆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