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医生信息整合第一步?“涟漪”正在内测“医生专业点评”,同时切入导医环节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看病贵和看病难这两个问题算是老生常态。在看病难这个方向, 一个因素是资源稀缺,另外是资源不均匀,或者我理解为,信息不透明导致的从众效应

当用户迷信专家,甚至不知道谁是专家时,资源就更加稀缺了。而涟漪想做的,就是推开布帘最外层的“专家团”,挖掘 中部力量 。涟漪联合创始人李正茂说,

“从整体看,全国有280万~290万注册医师,在岗250万左右,专业技能强且活跃医师在50万左右,其中尖端只有几千人。比如妇科,北京有1000多将近2000相关医生,全国闻名的医生20%左右。”

所以, 涟漪 做了一个类似“医生专业版大众点评”的产品,将医生的公众评价分为 四个维度

1. 医生所在医院的研究程度和医生本身的职称 ,比如是主任医师或是住院医生等?职称代表了行医水平,年头,资格评价过程;

2. 学术领域上的专业性 ,比如临床试验程度,论文广度深度;

3. 口碑,行业之间的认可程度 (比如同行论文引用)。

4. 用户口碑

暂时展示出来会变成“几个赞”。

其中所有文字信息来源是公共数据。比如先通过对自然语言判断论文研究的疾病疾病,对于治疗方案做语言评定,确认引用文章时作者态度是反对还是认同。

计算机处理不完善的地方,也根据领域请了一些专家,有医生、药厂产品经理等,针对结果进行人为抽要校检 。而老百姓口碑维度暂时占比比较低,害怕主观性太强。

涟漪想将1000多万篇论文,280万个医生和上万个适应症进行数据计算和搭配,最后希望做到当平台推荐一个医生的时候,基于每一项疾病给出医生擅长方向。当然,这是第一步。

之后推出导医流程,当调取一个医生的信息时,做一个医师相关推荐,也就是所谓名医后备资源,前提是与原医师有一定联系。

最理想的情况则是给出良好的导医过程,自诊方面和春雨医生很像,给患者提供足够信息,描述性话语,让其自己分诊。另外是人工服务,但李正茂认为这块量不是很大也不应该消耗太多成本,当然,前期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要做的完善才行。

导医和信息引导也不会仅限于医院,还可以把信息转到好大夫、春雨,或其他增值服务供应商 ,或者和药品电商合作,提供购药的便利。

商业模式方面,李正茂坦言目前还不打算盈利,暂时能想到的模式是潜在广告,服务供应商分成等,模式可以灵活多变。

之所以做这件事儿的另一个原因是,不愁合作伙伴。他提到,目前的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格局是分散式,也就是说,医生资源非常有价值,是这个圈子里最核心的纽带。而各个机构和公司一定会用方式留住医生资源,不一定会出现一两个超级巨头,所以共赢合作几率比较大。

涟漪产品目前还在医生朋友圈子里内测,同时在开发移动端。团队在北京,全职十来个人,公司原来是给药厂提供信息服务的,比如CRM和奖金计算和情报分析等,现在正在寻求PreA。

最后说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最近大家在讨论:很多人从药厂出来创业是为什么?李正茂说, 这几年医药行业在不断调整,药厂、药圈的人其实有一部分很前沿,而且药厂还有信息情报能力,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交往人脉非常宽,现在随着圈子不断深入,看到的点不一样,所以陆续出来创业。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Leah]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