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威马汽车”沈晖:在动辄要颠覆传统汽车的造车浪潮下,威马要做一辆“真正主流”的智能电动车
今天,新生代造车公司“威马汽车”(WM Motors)发布了该公司未来的产品规划。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透露了威马汽车的“128战略”,“128”即指威马汽车将围绕1个核心架构(Teke架构),延伸出STD和PL两大整车平台,并在两个平台的基础上推出至少8款新车。自2018年开始,以每年至少1款的节奏陆续推出。
沈晖同时提到,威马将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即不再沿用传统的卖车模式,而是会在金融(融资租赁)和共享用车方面进行探索,他表示将在2017年推出威马汽车的出行服务。对于自己产品的定位,沈晖描述道,这是一辆“真正主流”的智能电动车产品,即用户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也愿意购买。
那么,这样一款“真正主流”的车是什么样子呢?在乐视汽车、蔚来汽车、车和家、小鹏汽车、智车优行等等分别入局造车、并且实力不俗的情况下,威马汽车有自己的什么优势呢?对此,36氪专访了威马汽车CEO沈晖,沈晖对他眼中的威马汽车做了描述。
36Kr:威马要做一款什么样的车?
沈晖:从一开始,我们就想得非常清楚,威马要做主流的电动车,不是那种七八十万、一百来万,动不动百公里加速三秒之类的“有钱人的玩具”,这一类讲出去很好听,但意义不大。
36Kr:为什么说意义不大?这有受到您之前在沃尔沃和吉利等的从业经验影响吗?
沈晖:我说它意义不大,是因为那种所谓豪华车不是一个真正的量产车。其实搞过制造的人都知道,豪华车反而容易做。但外界经常有一种习惯性的逻辑错误,就是认为如果能做豪华超跑,那他也能做一款主流车型。其实这是错的。
我原来在菲亚特(旗下包括菲亚特、法拉利)、后来到沃尔沃(吉利后收购沃尔沃)就老碰到这个问题。做法拉利和做菲亚特汽车其实是两码事。法拉利团队从对消费者的理解、产品定义、研发、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甚至到二手车的处理都和菲亚特不一样。后来我到了沃尔沃,沃尔沃跟吉利尽管价格差距没那么大了,但其实还是会遇到一样的问题。很多人会说沃尔沃的技术为什么不能用在吉利车上,等真正做时你就会发现行不通,吉利的消费者需求跟沃尔沃是不一样的,沃尔沃的技术硬要装到吉利上去,吉利原来的消费群就对这个车没兴趣了,因为它成本高了,价格贵了。
做豪华车你只要肯花钱,做个一百辆、纯手工打造,这是相对容易的事,反正就一百辆,找几个小的工程公司,零到百公里加速5秒不行就调到4秒,4秒不行调到3秒,甚至调到2秒多也能出来,这个其实不难。难的是能不能以合理的成本、稳定的质量、比较先进的技术,一年做个10万辆、20万辆。
特斯拉其实到现在还没过这个坎。特斯拉什么时候跑量的车型杀出来了,比如说它的Model 3生产得质量很稳定、卖得很好、服务得很好,那确实才是成功了。
36Kr:所以这是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么?或者说,威马其实是有机会和特斯拉、乃至国内传统车厂等拼一拼的?
沈晖:威马的运气比较好,我们赶上了电动汽车这个风口。如果要创业做传统汽车,从零开始或者即便在德国有团队也都会比现在难很多。开发汽油车花时间最长的是发动机变速箱,一般来说,发动机的生命周期比整车还长,整车是三年到三年半一个小改款,七年一个大改款,很多发动机却可能十几年用同一个,因为发动机一旦投产,它的制造、研发、供应链等一系列费用是非常昂贵的。
过去一百年,发动机除了在排放和电控方面有新的突破,真正革命性的变化并不多。
所以我们不搞发动机,直接搞电动车,这就把问题简化了。国内车企做发动机和国外不是一个档次,但如果做电动车,起码在电池、电控、电机方面我们是和传统车企站在一条线上的。传统整车企业投资了这么多发动机变速箱,他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废掉它,搞电动汽车永远都是他们的副业,原因是传统部分投入太大,很难转型。同时三电又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进入全新行业往往是越小的公司越快,因为我们没负担,其次就是我们做这件事是没有退路的,更义无反顾一点,传统汽车厂有退路。
36Kr:那么威马造车最核心的是造什么呢?
沈晖:硬件平台。我们已经有两个做得很成熟的平台了,STD和PL两个整车平台。威马从德国收购了一个团队来做这个平台,整车平台目前做的最扎实的还是德国。德国技术+中国制造。我们将这个硬件平台开放,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公司只要通过我们的质量认证体系,就可以将技术装到我们车上。目前中国已经有一批和智能驾驶相关的互联网公司起来了,但一提到汽车,这些公司还缺一个真正的硬件平台能够开放给他们。
36Kr:这里指的这一批智能驾驶相关的公司是哪些?
沈晖:我说的最主要是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和自动驾驶相关的一些公司,中国公司在电池方面近几年进步非常大,美国的好几家相关企业都被中国公司买了。在我们的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中,有博世、地平线机器人、华为、腾讯等,地平线机器人就是一个自动驾驶相关的公司。我觉得未来几年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不大可能,但我觉得现在很多国内公司可以提供局部的解决方案(辅助驾驶),这个很有趣。
未来能够想到的场景包括:你打算开车回家的时候,云端通过智能汽车提醒你,今天走路步数不够,建议你步行;平时开车到达目的地,车辆可以自动停到停车场,并充电。这种我们认为是高级辅助驾驶的场景,相信通过我们和合作伙伴的努力,在三年之内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6Kr:威马的车未来打算卖多少钱?
沈晖:现在的我们还没有对外定价,我们内部有一个价但对外还不能说。反正是主流的,很主流,并且肯定不贵,我们不能做贵的东西,做贵的没意思。
36Kr: 十万算主流吗?
沈晖:这个价格区间低速电动车比较多。
36Kr: 国产车像荣威RX5中等配置才12万,长城能把10万左右的车做成SUV了,你们怎么来解决竞争区隔化问题?
沈晖:但是我们的理念第一个不能靠补贴,我们都讲补贴前,威马的理念是不能把补贴算在里面,不然这个不是市场行为,我们未来是活不下去的。
第二,威马的体验要跟汽油车是一致的,因为你不能要求消费者的觉悟很高,说白了消费者就是产品体验好就买,体验不好就不买,我们要做到体验等于或好于传统的汽车。
第三说到成本,我们在成本控制上的优势在于威马这批人是产业化的团队,每花一分钱最后都反映在车上面,这个是跟营销出身的或者做虚拟经济出来的人最大的区别。做实体经济的人,我们花的任何一分钱,最后都跟车有关系,你花了钱不会突然就没了,总是能反映在账务上。我们对成本的控制是很严格的,当然这有很多手段和过程。
关于沈晖:沈晖39岁加盟吉利,带领团队完成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海外并购“吉利收购沃尔沃”,并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包括全球董事会和高管层等等,主导沃尔沃在中国市场落地,几乎从零开始,5年内建成两座整车工厂、一座整车研发中心和一座发动机厂,以及完善的经销商网络和供应链体系等,使中国成为沃尔沃全球最大和最盈利的市场。负责的吉利兆圆年销售额超过人民币1200亿。
我是 36 氪汽车记者,欢迎与我切磋讨论。微信 KatherineL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