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36氪开放日路演团队“酒咔嚓”:误打误撞闯入传统线下红酒市场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上周,36氪曾报道了“给酒瓶商标拍张照,让你一秒看懂这瓶红酒”的酒标识别应用Dr.Wine。事实上,单就酒标识别技术来讲,早在去年9月就已经有一个“酒咔嚓”抢先实现了这一技术,而且它还曾是36氪深圳开放日的路演团队。借着这次机会,我们就来回访一下,听听他们的的成长与经验之谈。

回访开始,酒咔嚓创始人邵朝阳首先跟36氪分享了自去年开放日后团队的一些Milestone:

资本情况:
2012年9月获得种子投资
2013年2月获得百万级天使轮投资

产品方面:
2012年9推出“酒咔嚓”iOS ver1.0版本
2013年4月推出“酒咔嚓”iOS Ver2.0版本
2013年5月推出微信公众号的酒标搜索功能

关于融资情况,邵朝阳不愿多谈。这里我们谈谈酒咔嚓的 iOS 2.0产品更新。和1.0版本相比,酒咔嚓的酒种数据库扩大了一倍,目前已收录近10万条基础数据;酒标图像识别引擎从2维平面识别升级到更自然的2维曲面识别,识别率更高;酒品描述增加至12项,增加了包括酒庄介绍、评分、用户品鉴在内的扩展属性;增加标签、图片、语音等个性化品鉴记录方式。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邵朝阳谈到他们”误打误撞“闯入线下红酒市场的经历。抱着App推广的目的,酒咔嚓自去年开始就一直出入各类葡萄酒爱好者的"聚居区",包括各类品酒活动、酒博会、葡萄酒协会等。在传统葡萄酒圈混久之后,邵朝阳对于传统酒类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了更深刻认识。在这些线下活动上,不是所有人都会带上品酒笔记本,更多的酒客是尝了就忘,酒品宣传册事后就是一堆废纸。对于举办活动的酒商来说,这样做的客户转化率非常低。

于是,邵朝阳转换思路,逐渐为酒咔嚓探索出了另一条营利模式——服务线下酒商。2013年的广东国际酒类博览会与以往不同,你会发现有很多参观者在用酒咔嚓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酒品。除了广东酒博会,酒咔嚓目前收获的服务对象还包括西班牙里奥哈优质原产地组织、 法国南部协会、CIVA、意大利国家酒业促进中心、Inter WINE、《WINE》、《WineInChina》、希腊HEPO等国家级wine机构和著名酒庄(商)。另外,酒咔嚓还将自主研发的酒标识别引擎开放给第三方,目前客户包括《WINE》、广东省酒协等。

除了信息不对称,邵朝阳意识到传统酒类行业存在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线上交易占比极低(目前仅占2%)。抽象的原因咱们不说,举个实际例子。如果一个非葡萄酒发烧友发现附近有酒庄,十有八九TA不会去光顾:一可能是因为觉得酒庄的酒就一定贵,另一个原因是TA不知道酒庄里到底都有些什么酒,也就没有一款具体的酒对TA造成吸引力。

谈到这里,邵朝阳也自然而然谈到了酒咔嚓的愿景:以酒标识别为入口,做一个C2C的电商平台,将线上需求和线下酒庄精准匹配。目前,酒咔嚓的精品推荐页面已经有”闪购精品“、”葡萄酒推荐“、”品牌专区“等葡萄酒导购项目,不过体验还较差。邵朝阳表示,目前团队已经在某些城市展开了酒庄信息的收集,预计不久能上线类死”附近酒庄“这样的功能。

同样以酒标识别为入口,Dr.Wine偏重的是酒友社交,而创始人辛华的愿景是:Dr.Wine 能在葡萄酒爱好者之间形成品牌共识,为葡萄酒的终极发烧友提供 Fine wine 的交易平台。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