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走进顶级投资机构之红杉资本:无线互联网使连接方式发生改变,投资领域会变得更加广阔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创业者走进顶级投资机构 ”是由 氪加 发起,邀请优秀创业者到最顶级的投资机构内部进行交流的私密活动。在这里,创业者不仅可以面向投资人展示交流自己的项目获得天使,以及A轮融资, 还能与部分业界较成功的创业者一起聊创业经历。

昨天我们和10多个创业团队一起,去了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位于北京华贸3号写字楼的办公室,进行了私密的交流和对话。红杉资本作为第一家机构投资人,投资了众多创新公司,包括苹果、思科、甲骨文、雅虎、谷歌、电子艺界、LinkedInDropbox、WhatsApp 等产业潮流的领导者。

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成立于2005年9月,已拥有六支美元基金与三支人民币基金,同样参与投资了许多优秀的本土创业公司,比如大家熟悉的 聚美优品京东商城 、 美团网奇虎360唯品会大众点评 等等。在昨天的活动中,我们和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 计越 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和我们分享了一些红杉在投资方面的心得,在这和 36氪 的读者分享下,希望能够有所裨益。

关于现微VC在的看法

36氪 :之前我们 36氪 做过一个选题, 更年轻的 VC们开始了自己的新创业之路 ,很多原有的基金里面的中高层会自己出来募集基金做投资,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其实这个现象在美国七八十年代都出现过,VC也是行业,也会有创业者,这也是很正常的,不断会有人会去尝试新的东西。任何行业的竞争,都不会是一个人的竞争,机构投资者也是如此。

有的人非常厉害,可以找到好的项目,但永远不会有人一家独大,美国红杉也没有。而且很多单打独斗的个人,最后也会变成组织。没有理论支撑说,个人投资者就一定能够投到好项目,机构投资者就投不到好项目,都有一个自我演进的过程。这就好比我们现在觉得和90后沟通有代沟,00后和90的沟通也会有代沟。

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如何把个人的能力,怎么固话到组织内部,让组织能够不停的自我革新,自我演变。在推诚出新的过程中,能够追逐变化的趋势,这才是学问。例如红杉在美国已经经历了三代,同龄的公司都消失掉了,但红杉现在依然活跃在VC领域。这都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组织内部的基因。

36氪 :那怎么面对一些决策更快更灵活,甚至是路数更野的新晋VC的竞争呢?

就像刚说的那样,竞争永远都会存在,这个还是机制的问题,从机制上做到坚决,灵活。其实我们来说,红杉的决策已经很快了,例如有些Case我们周三了解这个公司,周五就可以做出投资的决策。

还有这个所谓的“快”本身怎么衡量呢?现在决策很快,是否可以保证持续的快下去呢?小基金现在足够灵活,但到了第三个基金呢?第五个基金呢?是不是依然足够灵活?有的个人能力很强,将来总会变成机构吧,管理了七八十个项目后,是不是还能足够的快?

其实这些在美国都经历过,第一个基金很新,没有什么压力,业绩非常不错,做决策效率很高,很有激情,属于很饥渴的时候。但是不是能够保证一直快下去呢?

36氪 :除了VC正在变得年轻化外,我们还发现LP其实也有变化,从过去的很多old money到现在的所谓的new money,LP的这些变化,是否会结构性的导致VC的变化?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LP的的组成一直都有这样的趋势,早年美国富有的人更多,只不过说LP的组成不大一样。在中国也是一样,有合适的人,还是能够拿到钱。而且这样的局面就会持续5~10年。

作为机构投资者来说,主要还是组织内的信息的传承,自己需要演变,不要变得僵化了,也要与时俱进,随着市场变化在做调整。比较通行的方式是,要具备足够强的竞争力,做到敏捷、学习能力、快速反应、对行业的理解都在提升,在每一时期,和每一代的创业者进行有效沟通。

红杉比较关注的领域

36氪 :红杉最近有重点在看什么领域吗?

主要还是无线互联网领域,因为无线互联网的机制,改变了我们过去的连接方式,让连接具有实时性,这导致很多行业产生深刻变化,产生很多新的机会,我们挺多公司都在适应这样的一个方向。

继续深入下去,很多行业可以重新进行革新,出现过去不存在的机会,投资的领域变得更加广阔,但还是和科技、技术、无线相驱动的,并没有延伸到其他行业。而是连接方式,无线互联网和传统企业相结合的方式的变化。

例如在PC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可以在整个产业的上下游做链接,去掉一些中间环节,但实时性还不够。无线互联网实时连接,就会出现一个变量,起到质的变化,产生颠覆性的能量,但商业逻辑本身没有变化。

例如打车软件,看似改变了个人的变化,但其实改变了整个产业链。司机、人能够做到实时匹配。这个行业本身还在,无线互联网到了,重新组合了。

投资机构如何发掘有潜力的明星公司?

36氪 :在近年内上市的中概股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红杉的影子,如去年的唯品会,最近的 京东商城 、 聚美优品 ,以及正在准备上市的大众点评等,在红杉内部有什么独特的机制,能够确保在早期发掘到这些公司?

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投资人和创业者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投资人在看某个领域的时候,要做到对行业的理解足够深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在合适的地点,碰到合适的创业者就投了。

当然还有一个大的前提是,红杉过去做投资的品牌和风格,让很多创业者喜欢,不然任何单方面的行为都没有意义。具体到管理风格上来讲,过去投资人都号称能够创业者带来价值,但是大部分未必能创造价值,甚至是添乱。

红杉的做法是,只有对行业的理解足够深刻,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创业者,这样沟通会变得更加容易。尤其是对于创业者来说很多东西是必须要经历的,就说投资人明明知道墙在那里,可能创业者还是会上去撞两下。

另外对于投资人来讲,真正能够选择的机会其实是不多的,在选择之前自己对于方向的把控要有准备,一定想清楚大的方向自己认不认可,要对整个大的行业有判断。而且投资人和创业者的接触本来就不多,不是你有品牌,有钱人家就会选择你,如果沟通不顺畅,大家觉得你对这个领域不了解,是走不到一起的,所以留给投资人的时间也不多。

投资机构怎么保证“经验的传承”?即对同一行业的理解可以熟练运用到不同的创业公司中

36氪 :我们可以看到红杉投资的电商类项目比较多,如酒仙网、好乐买、唯品会、聚美优品、京东商城等,针对这些领域内的创业公司,会形成所谓的“矩阵”,共同分享经验和教训么?

还是刚提到的对行业的理解是否深刻,需要有行业经验的积累。红杉比较好的地方是,可以确保经验在整个组织内流通,能够共享到每一个人的经验,方便个人对某个领域的了解更快更深。

另外优秀的创业者其实是有共性的,例如周鸿祎刘强东、陈欧都是这样,一个公司能够做大,特别是在早期阶段,0~1的这个阶段,一定有个东西做到特别极致,甚至是饱受争议的。早期没有四平八稳的公司,早期可能会有被大家忽视掉的,并未意识到的成功的因素,这个时候需要创始人特别坚持。

举个例子, 红杉后面是投资了京东 ,但其实是以一个比较高的价格进去的,在我们进入之前其实是有机会的以低得多的价格进去,也算是错过了机会。所以这个就不是项目本身的问题了,而是我们没有准备好,对公司的发展模式没有更好的理解。

说回创始人的坚持,很多时候他认定的东西和别人认定东西未必一样,例如刘强东觉得规模更重要,有的人觉得毛利更重要,这是很有争议的。但刘强东坚持规模,而且是长期一贯的坚持下去,最后脱颖而出。

36氪 :那在电商这个领域,应为看得比较多,投资的公司也比较多,加上之前提到的经验在组织内部的有效流通,可以有比较稳的把握,但对于很多新兴的行业领域,怎么去判断是否值得投资?

其实我们从后往回看,好的创业者都是有很强的洞见,未必是跟随大部分人的思维。以智能硬件为例,可能最后起来的是我们觉得很异类的公司,而不是大家都看好的领域和产品,以对的方式去做东西。 特别热的领域会出大公司,但特别热的领域,未必会按照我们设想的那样出特别大的公司,很有区别。

新的领域能够做起来,回过去看,还是有些颠覆性的思维,早期的时候,不是主流的思维。根本点还是早期阶段能够,能够比较深的洞察到消费者的需求,能够表达消费者的需求,理解的更深刻一点。用不一样的方法,提供更多的价值,但未必是主流的方式。

最后总结来说,往往是10%的创业者和公司,会创造这个行业90%的价值,但大家都觉得自己投资的公司是那10%,其实往往未必......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WANGJINGYU]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