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与他的慈善基金会:通过资助旨在解决全球贫困问题的科学研究来改变世界
2000年1月,比尔·盖茨和他的妻子共同成立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旨在通过投资,促进全球食品、卫生和教育领域的平等。在最近一次《连线》杂志对比尔·盖茨的采访中,这位科技界的大佬阐述了他与贫穷之间的故事。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最近迷上了化肥。当然,不是它的化学成分,而是它在地球上所扮演的角色。1909年,德国科学家Fritz Haber发明了合成氨(化肥的主要原料)的制造方法,从而推动了全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以至于当前全世界人口2/5的居民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都要归功于Fritz Haber的发明。注意,是全世界2/5的人口,数十亿人!比尔觉得,类似这样的创新,能以极小的投入,通过科技这个杠杆,取得改善全人类的巨大的成果。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小儿麻痹症的病例在过去的25年里下降了99%,这要归功于Albert Sabin 和 Jonas Salk两位科学家研究出了相应的疫苗,然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将其大力普及。
正式因为这样的创新不断地涌现,我们的世界在慢慢地变得更加美好。当然,你可能会反驳,就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超过10万人在叙利亚的战争中死亡,而整个人类在面对地球气候变化时又显得非常无力。但是,如果你放开眼光,就会发现,与过去任何历史时期相比,战争的频率越来越低,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提高了一倍,孩子们获得了更多接触基础教育的机会。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
当然,这离我们想象中的美好世界差的很远。如果我们想加速人类前进的步伐,就需要更多的创新,这是一条几乎可以肯定的真理,同时也是比尔和她的妻子成立基金会的原因。比尔表示,他希望在将自己的财富回馈给社会的同时,能产生最大的社会回报。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去面对一些世界范围内的难题,然后去资助那些最有可能成功的解决办法。对于他来说,困扰的是并没有一个办法能将所有的问题进行先后排序。目前,他们的基金会专注于改善全球范围内的贫穷和疾病问题,以及全美范围内的教育情况。之所以选择面对这些问题,盖茨表示,是因为他和妻子都相信每个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并且,没有比实现这一点这个更有价值的事情了。
在30岁时,比尔就觉得应该将自己的财富回馈给社会。微软的成功带给了他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以负责任的态度使用这笔钱。他听到很多关于政府在基础科研领域缺乏投入的消息。他认为如果我们不能提供条件让科学家们对我们的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任何创新都将是无米之炊。当时,比尔觉得,自己能做的就是成立一家科研机构,然后吸引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来从事他们的研究。
1993年,盖茨和梅琳达在肯尼亚Kichwa Tembo野生动物保护区
实际上,这个主意的出现要追溯到1993年,盖茨和梅琳达的非洲之旅。当时,他和妻子参加了一支非洲探险队,本打算去看当地的野生动物。但是,他们最终目睹到的却是极度贫困的当地居民,女人们扛着装满水的油桶在部落与水源地之间来回往返。这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震撼。
1996年,盖茨从父亲发来的一篇报道上看到每年有数百万儿童死于轮状病毒(一种容易导致新生儿患肠胃炎的病毒)的侵害,但这种病毒在富裕国家基本上已经灭绝了。他和梅琳达对此感到非常震惊,很少有基金会关注类似这种只发生在贫穷国家的疾病,报纸上的报道也少的可怜。资本运作的规律使得创新受市场驱动,这就导致了创新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加大贫富之间的差距。政府在这方面也缺少作为:由于政府本身也具有规避风险的特点,他们就不愿意在一些短期回报不大的基础科研项目上有所投入,更不用说这些项目常常会以失败告终了。
鉴于以上这些情况,盖茨逐渐放弃了原先建立科研机构的想法,开始寻找政府和商业集团少有作为的领域。最终,他和妻子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慈善方式——催化式慈善。它运作起来和资本市场其实是有点像的:投资——获得回报,但区别是,因为是慈善行为,所以投资人自己并不拿回报。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缩小贫富世界的差距,然后资助人们去研究解决贫困人口所面临的问题。当然,相对于整个世界的体量来说,任何慈善性质的努力都看起来微不足道,所以他们需要谨慎地选择投资的领域,希望能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去寻找政府和市场没有注意到的领域。在1990年代,全球健康就是这样的情况。成千上万的儿童死于麻疹,而麻疹疫苗一支只要不到25美分,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机会。疟疾也是一样,盖茨的基金会当时在这个领域的投资相当于之前全世界范围内投入的两倍!并不是他们投的钱太多,而是以前的投入实在是太少了。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去满足一些实际存在的需求,这些往往是政府所注意不到的。例如,虽然政府在K-12教育上投入巨大,但他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们希望获得对于他们授课情况的反馈(比如录像),并有机会学习更好的教授方法,从而在教学上有所提高。盖茨的基金会当前就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盖茨觉得,他们角色有点类似于天使投资,能够在早期帮助一些创意发展壮大(即使大部分都失败也没关系,只要有少数几个成功就赚了),这时候政府和其他机构就能够介入进来扶持他们。这对于政府来说其实是个比较舒服的角色。
最后,如果真的要说“收益”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一窥一二:在上个世纪有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们在农业上的进展都仅仅适用于富裕地区。然而,在这个世纪中叶,洛克菲勒和福特基金会介入了这个领域,他们投资了Norman Borlaug关于高产出小麦方面的研究,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项研究点燃了绿色革命的火苗,帮助无数的人脱离饥饿困扰。乍一看起来,没什么“收益”。但是,实际上,这些数以亿记的脱贫人口形成了巨大的新兴市场——所有公司都希望能够进入的市场。
“我能做什么?”
采访的最后,盖茨表示有很多人都曾问过他有什么可以做的或者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在这里,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 发出自己的声音。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贫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倾向那里。
- 假如你自己就是一名科研人员,比如说基因工程领域的专家,请多关注贫困人群所面临的问题,然后看看自己能怎么帮到他们。
现如今,科技将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地球另一面人们的生活状况。当那些活生生的人出现在你的屏幕前,就很难对他们所面临的贫穷与饥饿无动于衷。于是,当我们将先进的技术与人们渐渐强烈的恻隐之心结合到一起——所得出的东西就会成为我们改变世界最强大的驱动力。
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发展历程,基金会概况
[本文编译自:wir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