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血压仪获3000万人民币pre-A轮——今年移动医疗的主题将是“医疗硬件消费产品化”
“ 康康血压仪 ”是一款软硬结合的高血压监测和指导工具,去年曾收获某个人投资者的 400万人民币天使 。该产品使用一款腕式佩戴的血压仪硬件采集血压和心率数据,与云端模型进行比对后,通过App向用户反馈运动、饮食、用药和就医等健康指导。“康康”的硬件部分做得相对小巧,软件功能也比较完整,除了日常的血压追踪和智能诊断外,还提供了轻问诊、在线挂号、用药提醒和监护人提醒等等。“康康”目前已与中国高血压协会共享研究理论和数据,并与世界第二大电子血压管理品牌Microlife达成战略合作。
据“康康”创始人刘菁向 36氪 确认,该产品已于不久前完成一笔3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但投资方名称不便公开。本轮融资的支出方向比较明确,60%到70%将在今明两年投入产品研发,而剩下的部分则作为市场费用进行用户教育和培养。目前“康康”的手机应用仅有Android版,iOS版将于今年5月推出。
其实,通观去年下半年以来完成融资的医疗硬件团队,包括做儿童看护的“ 发烧总监 ”、做血糖检测的“ 糖护士 ”、以及同样做血压仪的“ 康诺 ”等等,不难看出他们的一些共同特征:
1、所在领域用户基数庞大 ,发烧、糖尿病、高血压在中国都有数亿影响群体 。
2、不止做数据,还向服务延伸,寻找具体的痛点切入。
3、所针对的健康问题除了入院治疗外,有大量的防护、诊疗工作需要在院外进行,某些场景下还需要做医院、家庭的对接 。
4、比起专业测量精度,产品更加注重易用性,试图将稀缺的专业医疗资源“消费产品化”。
除了以上这几点粗浅总结外,我们在采访刘菁时也收获了不少有意思的观点,相信对医疗硬件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有一定启发:
一、一些与医疗硬件团队发现,让老年人使用智能机很困难。那么你们觉得向老年人推广基于智能机的产品难度大么?有哪些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答:经过前一个阶段的产品投放和运营,我觉得“康康”目前的产品形态是需要调整的,所以我们在“软硬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软硬轻耦合”。 现在用户呼唤的是功能更加简洁,操作更加便捷的产品和服务,所以要对设备和移动终端进行弱相关的处理 。
我们也会考虑把一些功能放在硬件上,让佩戴在身上的设备去做更可能多的事情,并在设备工作时尽量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作息。对于老年使用群体来说,这样我们就解决了他们的操作成本。如果老年人佩戴的是一个不会影响到他们日常作息和生活节奏的设备,只在他本人或者他的子女需要时去查看结果,而不必一直把手机拿在身边进行复杂操作,这样这个问题就得到了一定解决,产品推广起来也会更容易。
二、“康康”表示希望为用户建立一份“终身电子病历”,不知道当前医疗行业内对智能医疗设备的检测结果认可度高么,即这份“电子病历”能否获得医院承认,或者只是提供了参考。
答:现下,包括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新医改的政策都表明,我们国内的医疗体制对这类产品是在提倡和接受中的,但是 医疗行业作为一个严谨的行业,最终接受这类产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
从现在和同行的交流来看,医学界的普遍接受度还是挺高的,也希望能藉此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更多便捷的帮助。尤其是很多私立医院,都愿意接受诸如有“电子病历”功能的产品。而作为“康康”来说,我们愿意现阶段仅提供一个参考,等待未来行业对我们的认可。
三、在你们看来,一款智能血压计的壁垒应该在哪,硬件技术?模型准确性?或是数据沉淀?
答:这三点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首先,从硬件技术来看, 现有的元器件发展水平还不成熟,柔性技术和测量技术还不能真正做到无感采集 ,在这当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诚然,这也不是某一个生产厂家或者创业团队所能单独做到的,需要整个行业和元器件的提供方去共同推动和发展。 现在有做到这种形式的产品,但不一定能达到测量准确这个实质。测量准确,又要无感,是有很高的壁垒的。其次,即使测量准确了,但是对数据的解读能力不好,没有专业的医学理论和数据分析的技术做支撑,那么数据就“死”了。只做到测量不行,还模型足够准确,这也是个壁垒。
再者,如果在上述两点之一形成优势,就会有更多用户来选择使用产品,也就能更好的完成数据沉淀,这应该是检验产品的一个标准,而不是一个壁垒。
四、智能血压计除了卖硬件之外,其价值链还有哪些延伸方向?
答:卖硬件只是第一步,让用户知晓自己的身体状况, 更多的价值集中在收集的数据上以及对用户真正需求的挖掘上 。比如如何把用户的需求点串联起来,再跟现有的医疗体制结合,让用户更高效及时的就医是最有价值的事。而且,通过第三方增值服务的介入,为没有看护者的老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基础生活服务也很有价值。这个产业链很长,且能汇集很多传统行业的服务。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