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改变去世用户的隐私政策,让死者账号变得更加“可见”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不久之前,一位名叫 Josh Berlin的父亲曾在Youtube上 向Facebook发起呼吁 ,希望获得已过世儿子的账号内容。这件事情据说很快传到马扎同学耳朵里,最终破例为这位父亲提供了授权。不过,马扎以后再也不必为类似申请“破例”了,因为Facebook刚刚修改了针对去世者账号的隐私政策。

在 Facebook之前的规则 中,工作人员会根据其他用户的举报去核实某一账号主人的生命状态。如果账号主人被确认死亡,该账号将被设置为“memorialized”状态。被“memorialized”的账号既不能被非好友用户检索,也没法被任何人登陆并写入内容,甚至连一些原本公开的内容都会被封禁。即使你与去世者互为好友,也只有通过搜索栏输入姓名才能找到对方,并且只有有限的访问权限——虽然这一切都出于隐私考虑,我们仍然会觉得这些“天堂用户”的存在感遭到了极大的抹杀。

而今天,我们在 Facebook社区运营团队发布的声明 中看到一些重要变化:

“从过去到今天,如果一个用户的账号被设置为‘memorialized’,意味着该账号的访问权限变成‘仅限好友’。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维持账号原有的可见性设定,以确保用户去世后的账号设置与其生前保持一致。我们尊重一个人生前的选择,而且也希望他的亲朋好友能一如既往地访问其主页内容。”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页面中有一些原本就设置为公开的内容,不管是你的好友还是非好友,现在都能像你生前安排的一样拥有访问权限。某种程度上,这或许也可以理解为对用户遗嘱的执行?

不管怎么说,Facebook成功解决了一些争议。在“ 去世者的数字遗产应该由谁继承 ”的问题上,不管是社交网络还是各种云存储工具都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要考虑隐私保护,一方面又要考虑这些隐私中可能还有需要被公开或者继承的部分。最要命的是现行法规似乎在数字遗产领域并不那么有效。

比起Facebook,Google就显得先知先觉,干脆把数字遗产问题交由用户自己解决。利用Google去年推出的一款“ 数字遗嘱 ”工具,用户可以在生前决定自己物理死亡(去世)或虚拟死亡(账号长期不使用)后,哪些数据应该被删除。这项服务几乎涵盖了Google旗下所有可能出现争议的资产,包括Gmail、Google+、博客、Google Drive、Picasa以及YouTube等等。

除了Google的“数字遗嘱”工具外,我们其实也介绍过 Perpetu 和 遗嘱网 这两款网络遗嘱产品。这些遗嘱网站将会托管你的网络账号或遗嘱信息,在你被认定死亡后转交相关人。当然,有些人可能像我一样推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开玩笑)。这时根据网络数据模仿你生前行为的 Eterni.me 将成为福音,生前牛逼闪闪,死后也可以存在感爆棚。

总之,未雨绸缪,也许你也该想想百年之后了。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 blogs.wsj.com , thenextweb.com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