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社会物流能力云端整合,“米阳联联看”尝试为中小物流企业打造一个车辆管理+“货—车”匹配平台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沈超 •

将社会物流能力云端整合,“米阳联联看”尝试为中小物流企业打造一个车辆管理+“货—车”匹配平台

据统计,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约18%,而美、日等国这一比例仅有9%。在所有的运输形式中,汽车物流又是集约程度最低的一种:中国公路运输车辆空驶率高达39%,运输成本是欧美的2~3倍。大部分汽车物流企业仅能维持1%的资产回报率,远低于美国以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平均8.3%的水平。包括汽车物流在内,整体物流环境的低效已成为制约国内商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政府一再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阿里、银泰、顺丰、京东等巨头也从各种角度表达了对物流产业的看好。

以车联网的兴起为契机,“米阳联联看”希望从帮助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车辆入手,成为一个汽车运力与货主需求的交易匹配平台。

从功能上看,“米阳联联看”主要提供了货车管理、货单管理、待货车辆搜寻以及货物追踪等。

通过“米阳联联看”,物流企业可以将内外部车辆信息(包括车牌、随车电话、汽车状况、期望流向等)录入一个数据库,根据需要随时调用。通过三大运营商的定位接口,随车司机无需配备GPS设备,只需要短信授权就能使用蜂窝网络进行车辆定位。货主、物流企业、接收人可以随时获取货物位置,也可以设置一定的提醒规则(比如车辆启运、到货等),有关人员将即时获得位置提醒以便顺利对接。

基于定位功能,“米阳联联看”也支持以货物位置搜索附近车辆。物流公司既可以在自有车辆或以往成功合作过的车辆中进行匹配,也可以进入一个云端车库搜寻外部资源。在信任机制上,“米阳联联看”的身份认证与公安部联网,物流企业在支付一定费用后可以进行证件查。目前“米阳联联看”还无法沉淀司机口碑和历史记录,主要还是依靠物流公司的自主判断,但有心要解决的话其实也不是难题。

据米阳团队介绍,传统汽车物流企业主要面临这几大痛点:

1、管车难。国内运输车辆九成以上都是个人私有,管理难度很高,以往通过电话联系调度的方式也十分低效。

2、找车难。一般物流企业年使用车辆都在千次以上,除了业务联系紧密的车辆外,经常需要找寻新的车源以确保业务达成。

3、竞争难。物流行业进入门槛低,服务差异化在相当程度上被稀释,很多企业缺乏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4、信息断层。物流的参与环节很多,不同环节之间信息高度不对称,导致行业信用成本偏高。加上外部约束机制的缺失,货主花冤枉钱、甚至钱货两空的案例时有发生。

而目前市面上包括米阳联联看在内,已经有“管车宝”等数家公司通过云端资源库+LBS实现物流车辆利用率的提升。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是,米阳并不是提供一个单纯的短信或者定位功能的裸接口,而是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对第三方开放,自建系统的物流企业、或者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可以更方便地集成米阳的服务。“米阳联联看”目前已经推出App(App是基站+GPS双重定位),未来可能会做成类似打车应用的产品,眼下无法实时反映汽车是否可用的短板将得以克服。

“米阳联联看”12年3月正式上线,截止去年年底等级车辆数已超过6万,其中开通定位的接近3成。目前注册用户数约4000左右,活跃用户占7成,最近几个月月均增长约10%。

目前米阳团队核心成员共7人,两位核心创始人此前曾从事过类似项目。11年离开刚刚完成PE融资、正处于发展巅峰的原团队开始创业。据透露,米阳产品公测不久就遭遇移动暂停位置服务接口,团队不得已转而开发专用的货物跟踪设备。后来又发现设备推广难度过大,于是回到了初始方向。在推广方式上,鉴于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偏低、缺少受众聚集的场所,米阳以发力线下为主。

关于物流联网化,其实阿里早在多年前就有过尝试。2009年原宅急送总裁陈平创立星辰急便,推出了“云物流"的概念,希望以一个云平台整合中小快递公司资源。该项目隔年就拿到了阿里注资,可惜到了12年就因为种种原因夭折。几个月前阿里牵头推出的”菜鸟网络“,感觉上就是”云物流“的威力加强版,只是把中心放在了干线物流。而像Uber这样掌握大量剩余运力的平台,也正在同城物流领域展开探索。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沈超]

  • 25
  • 发送长微博
  • 分享到微信
沈超

沈超

作者

文章评论(0)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登录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