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1氪晚间版:让世界变得更好,我们用对心思了吗?
昨天Leon跟我说Snapchat的真正奥义时,提到信息流的根本缺陷,让我对互联网发展的初级性颇有感触。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记录了人们每一日写下的话语,因此在和真实世界平行的网络当中营造出四维世界,人们可以穿越时间的维度,在时间轴上前后游走,看到我们昨天、前天甚至几年前说过的话,而这一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做不到的。因为我们每一次的日常对话都像是一场“阅后即焚”的交流,我们言谈,然后失去言谈,无物留存。
其实在我看来,使用Facebook的动机一开始就错了,当人们能清楚意识到自己写下的每一句话都会被无数双眼睛所查阅,那么写下词句的动机就包含了炫耀的成分,而当另一部分人乐于消费这些炫耀时,一个疯狂而沦陷的世界就产生了:人们上瘾,人们无法逃离。在个层面上来说,Facebook没有像Snapchat一样让人们在网络当中的交流更接近现实。一言以蔽之,它没有让世界变得更好。
我觉得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产品,是奋力去打破不应存在的界限的产品,比如说野心勃勃的Layer。Layer想通过给开发者提供移动应的 SDK 和开源部件,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应用中架设文字、语音、视频、文件分享等通信模块,最终实现跨平台跨应用的无障碍通信。如果发展顺利的话,一个 WP 平台的微信用户,最终会有机会跟一个 iOS 平台的 Path 用户直接 Say“Hi”。
其实我想人们要的本来就不是一家家公司堆出来的产品孤岛,我们不需要被微信用户、易信用户、QQ用户为标签来划分群组,我们要的只是通信就好了。如果背后没有腾讯、网易公司作为利益受用方存在,那么阻隔也就不会存在。如果互联网不是这么初级,再发展几十年,可能某家公司会最终生存下来,成为唯一的王者,即标准的制定者,或许这个问题也就有了解答。
让世界变得更好,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提升效率,让事情变得简单——比如可以让3D建模变得像抠图一样简单的3-Sweep。用过PS的人会有感触,魔棒工具多么好用,选中一个物体就可以自动圈出它的边框,然后对该物体做任何调整。3-Sweep也差不多,你只要选中一副二维图像的边框,它就能自动感知图像边缘建立3D模型,可比在3D Max里苦苦调整参数容易多了。
还有音乐植入API服务Feed.fm。以往一个网站或 app 开发者为了植入某一申请了版权的歌曲,他们要先联系律师,然后再进行支付版权费等一系列繁琐的流程。但是现在,Feed.fm简化了购买并使用某一首音乐版权的流程,用户只需支付 Feed.fm 每月 25 美元的会员费,就可以在他们的网站和应用上随意植入 Feed.fm 音乐库中的音乐,保证了版权方的利益,也给使用者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另外,以项目团队为核心做知识管理和任务管理的V部落也在重新设计后提升了团队效率,而今天新发布的印象笔记剪藏6.0Chrome版也打通了圈点功能,让产品变得更加好用。
其实今天之所以起这个标题,源于昨天开始在朋友圈里被疯狂分享的陈坤微信公众账号。作为一个娱乐圈知名的明星,陈坤在微信上有了自己定制的公众账号,并且开通了会员服务,会员费用从月卡18元到年卡168元不等,有人给陈坤算了一笔账,在新浪微博上有5600万粉丝基数的陈坤,在微信上获得100万粉丝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如果其中10%转化为付费用户,那么陈坤在微信平台上至少能获得1680万的收入。
看到这个账号,我的第一反应是:马太效应,好的更好,坏的更坏。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我们很容易利用长尾理论和注意力经济学,把那些受人关注的名人所积累的注意力,转化为金钱。但我觉得,这件事并不是在让世界变得更好,因为那些长尾的付费,很有可能只是因为无条件的喜欢而付出并不容易得来的金钱,换言之,他们获得收入的难度会是远远大于陈坤的,但他们依旧在付出。
我并不是认为这种交易规则有何不妥,只是觉得做互联网的人,不应该合力去促成马太效应,相反地,应该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资源去做更困难的事,解决更困难的难题,比如打车app,让的士的空驶率更低,让为大家服务的的士司机能有更高的收入。当然你会说,陈坤可以将收入用于行走的力量或捐给其它公益组织,这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但我期待带来更直观改变的产品出现。
就像Fitbit创始人Gadi Amit说的那样——
苹果给世界的贡献就在于:它追求完美设计的尺度可以毫米计算,这让它把世界的设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