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的金融男女,如何做自己的互联网产品 #创业者在香港#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专栏 #创业者在香港# 专注报道香港本土创业团队,讲讲金融城市里的互联网产品。欢迎创业者投稿claire#36kr.com,让更多人听到香港的互联网故事。

人生,就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旺角到尖沙咀,再到中环,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混杂着西装革履的白领,还有大包小包的各国游客。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跟团观光游,纯玩自助出境游逐渐成为新的选择。在香港这座以金融著称的旅游城市,互联网创业者会有怎样的新思路?

个性化的体验式旅行,让年轻人玩得更有逼格

“香港”,不知道从何时起变成了“买买买”的代名词。人们看完旅行攻略,发现了海港城、崇光百货,却依然不了解美丽的渔村大澳、元朗的老婆饼,中环Soho的画廊行,来不及细细品味一座城市最深处的文化气息。

于是,两个在投行打拼多年的金融男决定做点什么。没错,两个金融男,一个在休闲与消费领域有着多年投行经验,另一个则专注于酒店行业的上市与并购,认为旅游应该是专注玩遍全球体验。他们从格子间白领转向了互联网创业,希望做点不同的事情,推出了在线旅行平台 客路Klook ,意图打破现有走马观花的旅游模式,将旅行转变成有趣生动的个性体验。据了解,Klook 目前已经获得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说起体验式旅行,我们曾报道过的国内的 海玩 ,便是为了摆脱肤浅的观光团游局面,希望整合全球目的地“活动”及“门票”,增加旅行的深度体验。与之不同,Klook 的重点不是机票+酒店的预定服务,而希望把市场更加细分,直接深入到当地的文化生活及特色体验。以“兴趣”为切入点——教导用户发现目的地有特色的地方,参加与众不同的当地活动,从千篇一律的大众景点解脱出来,有机会切身融入当地生活。

假设你有一个 5 天的小假期,恰好想去 加德满都 一个人静静,但你对陌生的国度一无所知,除了去翻翻游记攻略,还能直接在 Klook 上找找灵感。你可以选择“热门体验”,看看日出的喜马拉雅山脉、飞跃珠峰;亦或是找寻不一样的体验,参加一次尼泊尔厨艺课程,跟随私人导游漫步蹦格马迪居民的日常生活。

当然,体验式旅游仍然是较为新颖的模式,更适合追求“逼格”和乐于探索新玩法的80、90后。对于繁忙的都市人来说,甚至不需要事先规划行程,到达目的地后,仍能够进行临时预定(last-minute reservation)。

体验式旅行,听起来很美,但想要落地仍然绕不开“供应链资源”的问题。创始人 Ethan 解释说,Klook 会通过达人网络筛选机构的第一手资料,并选取获得第三方认证的体验供应商,保障了游客的“安全”。同时,其海外团队会对接当地的活动供应商,体验预定后,直接与目的地供应商分成,从而避免了利润的层层削减。

HotelQuickly 昨日下单,今日入住

当然,尽管白天有体验式旅行,夜幕降临后,还是需要一间落脚的酒店。

Klook 有一个有趣的预订方式 Last-Minute Reservation——用户只能提前一到两天预订,即便已经到达目的地,仍可以即兴预订第二天的行程。 HotelQuickly 也是支持类似理念的即兴酒店预订应用。如同登机起飞前,总有特价机票;酒店当日也常有空房。

HotelQuickly 抓住这个供求平衡点,在提前一至两天内获取酒店空房信息后,随即以极低的折扣返给临时需要入住的旅客。价格方面,由于酒店基本都是倒数一两天的“清仓甩卖”,HotelQuickly 比大多数 OTA 的折扣价低约 28%,从而为酒店降低房间空闲率,也为用户省了腰包。当然,与Booking、Agoda不同,HotelQuickly 较重视时效性,因此一经预订,不允许退款。

据了解,自 2013 年 3 月上线以来,积累了 30 万注册用户,下载量超过 50 万。HotelQuickly 已于13年8月,获得 900 万港币的天使轮融资;于 2014 年 7 月,再获 3500 万港币A轮融资,由日本游戏公司 GREE 领投。在经营模式上,HotelQuickly 与创业公司 HotelTonight 有几分相似,但主要定位亚太市场,目前已经覆盖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泰国和澳洲等的14个国家和地区,与 4000 多家酒店成为合作伙伴。香港地区的 Marketing 负责人 Melody 说,内地游客是亚太旅行的主力军,他们已经通过积分打折、与航空公司合作等方式,试图深入大陆,吸引更多内地游客。可惜的是,暂时并不会同内地酒店展开合作。

有趣的是,HotelQuickly 团队也并非完全地道的香港出身。创始人 Tomas , Christian, Michael, Mario 以及 Raphael 均来自海外,有着多年互联网以及金融背景。目前的团队规模为 50 人左右——香港地区主要负责市场营销,以及酒店洽谈合作;大多数成员位于泰国,主要处理技术、客服和地区性运营合作。

【后记】

听着曾经的金融男女,讲着如今的互联网故事,会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些许的不同。

不难看出,香港的创业团队有几点特性:1)国际化团队。作为自由贸易港,香港的国际化程度较内地高,这一点是在线旅行类产品的优势。同时,将团队分散在海外多地,可以相对有效地避开香港租金高、人工贵的难题。2)创业者多数具有金融投行等相关工作经验,深谙项目管理、同行竞争以及投资者喜好,便于在创业初期攫取第一桶金。3)大家无一例外得展现出对内地庞大市场的渴望,同时也心存畏惧。文化以及市场规则的差异,让创业者宁愿兜圈子转向东南亚,待产品成熟后再回归大陆。

有人说,香港是座喧嚣的城市,存活的极少数创业者都是本地人。但经过几轮采访后,却不难发现,香港的创业者群体更加广泛——有海归,有外国人,也不乏内地面孔。他们或者从事金融,或者工作日还是一个白领,但仍然有种格子间之外的梦想。在这个互联网不足,金融有余的城市,他们凭借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逐渐把梦想变为现实。

如今,香港本地新闻App“苹果动新闻”,已经不再推送“占中”的消息。愤怒的年轻人终归还是散去了,但另一群理性的年轻人正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改变城市的格局。

题图 credit to: 毛毛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林西抹抹茶]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