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可汗学院/coursera ?
前天(11月6日)晚上,我报道了国内的一个linux垂直领域的在线视频教育平台linuxcast。第二天,我接连收到了创始人苏勇的两条短信。第一条是在早上发的,他告诉我说,从前一天晚上报道到第二天早上,他们网站的注册用户已经翻了倍。第二条是在晚上十一点半发的——我想他是实在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他告诉我说,网站的pv已经超过了5万(10月28日刚刚上线)。而在报道当天,我在文章里面写的pv峰值还是两万多。
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情——当我采访他时,我清楚地记得他对我说,在线下做培训再怎么做,也比不上在线上做,可以辐射到全国的学生。我可以想到,他当时说这话时,几乎是不假思索式的,而语气里也稍稍缺了点底气——或许连他自己也猜不到,这个大多数做在线教育的同行们都在想的事情,他自己的网站能在哪一天实现。
但仅仅一天以后,苏勇就毫无准备地发现,这个目标似乎比自己前一天想象的,要更加清楚些,更加真实些,更加可触些——不管网站的用户和pv是否能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亦或只是昙花一现,不管这家刚刚起步的网站在未来要面临怎样的枪林弹雨、陷入怎样的困境,我相信,起码在那一刻,苏勇是真真正正幸福的。而这种从无到有、从绝对的未知到突然有一点点端倪带来的快感、幸福感,正是一部分人享受创业的原因。
不过,我自己的感觉却相当复杂。一方面,我还真的有些得意。因为,几乎就是在我报道linuxcast的前两天,福布斯的一篇文章 《一个人,一台电脑,1千万学生,可汗学院如何重塑了教育》已经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这篇文章的名字可以说是相当煽情,相当有说服力,不过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却是另外一个数字——
3000
。这个数字有什么含义呢?在可汗学院的所有3400多个视频教程中,可汗学院的创始人salman khan自己录制了近3000个视频。
而在可汗学院成立的早期,所有的课程都是salman khan自己一个人录制的。所以,这里面带给我的两个思考是:
第一、视频内容的生产成本真的那么高吗?虽然salman拥有哈佛和mit学位,但我们要在国内找个拥有北大或清华学位的教师,应该也不是那么困难吧?即便没有名校学位,找个讲课一流、表达清楚的老师,应该也不成问题吧?况且,salman之前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完全是靠着每天坚持录三个视频自学成才。
第二、为什么我们的创业者们不试着自己生产内容呢?当你、或者你请的老师像salman一样把视频录到3000这么多,我觉得,你们不成明星教师也很困难了。为什么,在国内没有这样的在线教育平台呢?
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天,苏勇就把我的想法部分实现了。
他既自己搭建了平台,又实现了平台上的内容自产,当上了自家平台上的老师,先期的视频教程也完全是他一个人生产,可以说是跟国内主流的、又刚刚新建的在线教育平台非常不同。但更凑巧的是,当天我的老板刘成城就给我发了微信,说:
其实看了这个linuxcast之后,我觉得国内细分领域的专家做一个课程,应该是有很大空间的,这些人是可以做出好的课程来的...当然啦,不一定有可汗学院做得这么好。
跟我的想法一样!
还有一点是,自从我关注、报道国外的可汗学院和各类面向高等教育的mooc模式(大规模在线开源课程)的教育平台以来,我几乎有一种很强的直觉,觉得这种模式的在线教育平台对学生用户和刚刚毕业的职场人士来说是绝对有需求的——因为我自己也是刚刚毕业,起码在大学时期,我就已经在itunes上关注这些课程了。
不过,这样说似乎还是过于主观,这里跟大家分享国外做在线教育的几个网站的数据:
先说可汗学院:《一个人,一台电脑,1千万学生,可汗学院如何重塑了教育》,光是这个煽情的标题就已经很有说服力了。
但可汗学院的主要受众还是k12教育的学生,现在让我们看看几个面向高等教育的在线教育平台的数据:
udacity上sebastian thrun教授(网站创始人)的一门人工智能的课程报名人数超过了15万。
今秋,由哈佛和mit联合推出的非盈利网站edx的第一批正式课程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了37万。
而另外一家在今年一月份才刚刚成立的盈利性在线大学教育平台coursera,上线4个月学生数便突破了100万(亦说是三月份成立,但大部分课程都是在今年四月份放出)。就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12:00整),我登陆了coursera的官网,发现主页上赫然写着这么几个字:“join 1,823,980 courserians”。也就是说,仅仅半年多时间,这个网站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了一百八十万,呈现爆发式增长—— 纽约时报在对话其联合创始人andrew ng时,andrew直接笑称道,这个增长速度“
比facebook还快”。(注:截至完稿时间20:43分,这个数字已经变成1,826,091,在8个多小时内增加了近2100名学生)
除了学生人数以外,另外一个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些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情况和前景的或许便是他们的融资情况了。在这里同样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coursera: 2012年4月获风投kleiner perkins 1600万美元巨额种子投资, 2012年7月再获600万投资。
the minerva project: 2012年4月获benchmark capital 2500万美元巨额种子投资
2tor: 2012年4月获总额为2600万美元的巨额融资,算上前三轮总融资额达9700万美元
universitynow: 2012年6月获贝塔斯曼等1730万美元融资
udacity:2012年1月获a轮融资; 2012年10月获andreessen horowitz 1500万美元b轮融资。
可以说,不管是从国外在线教育平台的火爆程度来看,还是从我自己接触的linuxcast的这两天的数据来看,提供实际课程教学的在线教育平台的用户需求还是相当旺盛的。苏勇给我的数据也恰恰验证了我的想法。
但另一方面,我也颇有些失落。因为同样是在上一周,当我接触了国内的一些在线教育行业的创业者、并随后了解、体验了国内的一些教育的平台型产品之后,我对国内在线教育的现状还颇有些不满,甚至是感到一丝丝悲哀的。
因为,国内的大型教育平台、而且即便是那些成立不久、又拿到融资的在线教育平台,清一色地都是以引入线下的传统培训课程为主导、直接做电商而非自产内容来切入,清一色地都是服务于考试经济,不管是学校考试、还是职业考试,对于教育的真正变革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可以说,这些教育平台们并没有想过自产内容,更没有想过去迎合用户的另一类需求、改善教育,反而都是冲着挣快钱去的。
可以说,苏勇的这几个数据、包括他取得的成绩几乎都触到了我心里的痛点,让我禁不住又想到了国内在线教育的现状。
我不禁想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可汗学院/coursera?是因为不能,还是因为大家不想,或是因为大家根本没有意识到,实际这是可以的?
除了第一种原因以外,我觉得,第二种和第三种原因都是我个人无法接受的。
我依然感到困惑。但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上周跟 爱班网的创始人冉兵聊天的经历。他说的其中一句话,最最触动我。我记不清原话了,大意是说:
中国的教育需要真正有梦想的人来做,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做。
现在,我非常认同他的说法。
在线教育的变革需要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这些理想者或许并非是玩完全全按照市场/需求出牌,或者说,他们不仅仅是按照市场/需求出牌。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追溯可汗学院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么几个亮点:
2004年,创始人salman khan出于远程帮助侄女、侄子进行课程辅导的需要,开始制作一些教学视频发布到youtube上。由于发布的内容同时也受到其他学习者欢迎,他开始一边做基金分析,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更多的教学视频。
2007年,salman成立了一个非营利的在线教育平台“可汗学院”,很快,这个网站的月平均点击量便突破了200多万次。
2009年,salman正式辞掉了原来的分析师职位,开始全职经营可汗学院。
可以说,salman并非是一开始就完全想好投身教育,而更像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且,salman也是在网站的数据比较可观的时候才开始全职投入。
不过,与此同时,salman又有些异于常人的品质:
一、网站最初的定位就是非盈利性质的。
二、让我再以上面说到的3000这个数字为例。我觉得,当可汗学院信誓旦旦地将“a free world-class education for anyone anywhere”,为全世界所有的人提供优质的免费教育作为他们的使命时,再没有这样的一个数字,能更有说服力、更好地验证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激情了——想想看,如果没有把教育当做一份事业来做的精神和热情,有谁会闲得蛋疼自己去录近3000个视频呢?
而当我问及冉兵他看好国内的哪几家教育类创业公司时,很凑巧地,他也跟我说,
他看好可汗学院的中国版——但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公司。
就产品形态而言,他觉得国内的微课网最接近这个目标——他们的视频做得很不错(跟可汗一样,也是短视频)。但与此同时,微课仅仅是完成了可汗学院20%的工作而已。
将一个大的知识块拆解成一个小的知识点,然后将每个点的讲解录制成短视频片段,是微课在国内的创新。现在,微课的短视频“微创新”已经被用于包括英语培训、it培训、k12教育在内的多个同行里面。
所以,在线教育的变革需要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这些理想主义者愿意成为其他还在观望的同行和投资人的踏脚石、出头鸟、帮他们探路、甚至帮他们去铺平道路——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似乎并不那么悲哀了。因为,尽管linuxcast目前还是属于受职业驱动的技能培训内容范畴,与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也相去甚远,但我可以说,linuxcast似乎成了这个模式一个鲁棒的先行者,而那些受商业利益驱动的同行们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或许已经采取了我不知道的或者我知道的动作——就在我发布这篇文章的第二天,就有教育科技界的同行找我帮他去引荐苏勇,要跟他合作。另外,我的一个投资界的朋友,也准备要跟苏勇聊聊。在一个以市场驱动的创投环境里,这就是现实。不管怎么说,假如光从结果来丈量,我觉得这是好事。
最后说一句:我不想看到,当大家在若干月或者若干年后再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时,会怀着一种得意的坏笑说,我说了,这个模式在中国走不通吧,那家网站也就是昙花一现而已。我觉得,这才是中国式教育真正的悲哀!
不管怎样,祝福在线教育的战士们。
后记:
还记得苏勇给我发了那条感谢短信的时候,我很条件反射式地跟他回了一条:帮助创业者就是帮助国内的创业生态。
现在仔细想来,我心里真真正正为我自己、为36氪,感到一种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