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无人驾驶汽车采用“容错结构”,两套无人操作系统保障行车安全
在昨天的 Code Coference 会议上,Google 创始人 Sergey Brin 正式公布了 Google 自主设计并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原型。这个看起来娃娃脸、天然呆、自然萌的大家伙一亮相,就万千瞩目集一身啦。虽然没有《美国队长2》里尼克大叔的那辆无人驾驶智能跑车狂拽炫酷,但呆萌的Google无人驾驶汽车也已经不再需要方向盘,也不再需要人工干预,只需按下按钮,就能将你送至目的地。
这样的场景,想想就觉得很酷。可是如果这样的车的如果不安全,那就一点都不酷了。相比于传统的汽车,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到底安全不安全,到底又是怎样来保障安全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八一八。
众所周知,Google 最初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目的之一就是减少车祸惨案,所以安全方面 Google 也做了不少考虑。
之前已经有很多改造过的无人驾驶汽车,一般都是在车顶进行监测,可以监测到水平方向360度视角的情况,却无法监测到车下方的情况,形成了所谓的盲点。为了保障安全,Google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安装了四通八达的传感器,包括车下方的情况也可以了如指掌。
很多交通事故发生,都是因为对周围的车速及车辆行驶轨迹无法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Google无人驾驶车的传感器能测出周围物体的距离速度等数据,探测范围可达两个足球场大小,所以通过计算,可以避免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
说到速度,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还将第一代的原型车的最高时速限制在 25 英里/小时。这是因为Google做过调研,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与速度是指数递增的,所以把时速从35英里/小时降低到25英里/小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能小一半。
除了在这些小细节上下功夫,Google其实还从整个产品的结构上做了改进。Google无人驾驶汽车采用的是 容错结构 (fault-tolerant architecture)。汽车里实际上是有两套系统、两个发动机,都不由人工进行操控,当其中的一套系统或者发动机损坏时,会自动切换到另一套系统或者发动机。
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两方面的,除了乘车人的安全,Google也考虑到行人的安全。前保险杠用的是可压缩的泡棉,挡风玻璃也做了相应的改进更加柔软,尽可能减少发生事故时对行人的伤害。
虽然Google做了不少安全措施,但无人驾驶汽车到底是否安全还有待进一步的测试。虽然说机器可以更精确地测量、计算,做出更理性的选择,但老司机固有的经验与随机应变则是智能汽车在短时间内无法习得的。虽然有容错结构,但如果发生意外两套系统、两组发动机同时故障,或者系统不幸被黑客入侵汽车被劫持,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是否还能保证安全,也是值得考虑的。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小石头]
AD: 微软创投加速器第五期正在招募 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