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的需求出发,留学新加坡的三人团队推出社交网络聚合、管理应用“瓜棚”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好的创业idea的特点:这是创始人自己想要的产品 / 服务;这是创始人自己能够做出来的;少有别人意识到这是值得做的事情;这是一小群人迫切想要的,哪怕它只是一个粗糙的版本;它是处于某快速变化的领域的前沿的;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再回过头来看,它们就会变得再明显不过;创业idea不该是“想到”的而应该是“注意到”的。

糟糕创业idea的特点:很多人需要它,但只会用一下下,而不是迫切需要;如果有大量的人迫切需要某样东西,而这样东西只需一家创业公司的努力就能把它实现出来,那它很有可能早就存在了;创始人对该领域并不十分了解。

以上来自《好的创业idea 都有哪些特点?》一文,去年年底的这篇文章对《硅谷创业教父 paul graham:如何获得创业 idea ( 1 / 2 / 3)》系列文章里暗含的好 / 糟糕 idea 的特点 / 兆头 进行了总结。

刚刚发布的社交网络聚合、管理应用“瓜棚”又是不是一个好的创业idea和产品呢?

由留学新加坡的李吉、段庭亮、刘超群组成的三人团队自己有这样的需求:在中国长大,然后出国留学工作的人,在慢慢融入本地生活的同时需要兼顾国内的亲人和好朋友,他们的朋友们不仅分布微博、人人这些国内的平台上,也有很多来自twitter、facebook等国外的平台,这就产生了更方便管理多个社交网络账户的需求了。

于是,他们在去年12月成立了melonsail公司并开始了“瓜棚”这个项目,期间获得了两笔投资,一是来自一家私人的天使投资公司,另一笔则来自新加坡政府的信息产业部对创新企业的资助。

“瓜棚”瞄准海外的华人群体,整合新浪微博、人人、facebook和 twitter 平台的好友动态,做“一键共享, 一页尽知”。用户绑定相应帐号后,可通过“一键共享”一键发送文字、图片到所有平台 ; “一页尽知”: 自动把来自不同平台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以及管理各个社交网络上的好友,关注同一个人在不同社交网络上的动态。

李吉介绍称,整个开发过程历时5个月,“如何提升产品体验是比较有挑战”。每个社交网络的属性和侧重不尽相同,数据结构也有很大不同,各个主流的社交网络功能非常多,“怎样把几种不同的数据结构整合在一起,呈现给用户一个比较流畅、方便的用户体验,对我们来讲的确花了不少时间,中间也改了几个版本”。

另外,由于瞄准的是海外的中国人,在运营层面,如何让“瓜棚”到达目标人群也是需要他们琢磨的事情。除了在应用首发时通过有影响力的媒体吸引早期用户外,李吉还计划通过与海外留学生和华人的社区联合组织活动的办法,来宣传“瓜棚”。

聚合、管理多个社交网络,这个想法其实并不新鲜。目前市场上较知名的产品就有tweetdeck、hootsuite等。tweetdeck聚合的是twitter 和 facebook ,被twitter收购之后就停止了更新。而同样关注欧美市场的hootsuite 则聚合了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google+等,并未聚合国内的社交网络。此外,hootsuite 更侧重于为商业公司提供管理社交网络的服务,并不主要关注如何提高普通用户的社交体验。在国内,似乎也没有知名度较高的“瓜棚”竞品的存在。“瓜棚”所在小众市场似乎并没有很大的竞争压力。(如有优秀的竞品,欢迎读者在评论里留言指出。)

针对目标人群的特点,melonsail除了进一步提升产品体验外,还在考虑针对海外用户提供“特别服务”,比如提供国内代购、国际货运、交友、餐饮、旅游、工作、租房等等这些海外华人切身需要的生活信息整合,为海外华人社团、企业提供聚合国内外社交网络的社会化营销解决方案等,“以海外华人为渠道,构建国内外信息的桥梁,这是melonsail的长期发展目标”。

“瓜棚”这样一款聚合新浪微博、人人、facebook和twitter的产品,显然无法在国内获得追捧(一堵墙就让后两个社交网络变成404了),他们也不打算推出面向中国用户的、接入和整合国内主流社交网络的版本(国内很多社交网络也都没有开放数据源)。

在我看来,每一个社交网络都有“成就”自己的独特元素和气质,正是这些元素驱使着人们粘在它们上面。做一款聚合和管理不同社交网络的产品,就免不了要与原来的社交网络角力,让用户的社交互动尽可能地发生在自己的聚合平台上来。要实现这点,用“能用、好用、爱用”这三个层次来衡量的话,新的聚合平台至少要做到好用以上才有可能把目标用户从原有的社交网络吸引过来。目前实现了“一键共享, 一页尽知”的“瓜棚”能对海外华人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吗?

回到最初的问题,“瓜棚”是不是一个好的创业idea和产品呢?欢迎讨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