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G在VR下讲一段好故事,光和数字做了部中国的加强版《The Blue》
现在如果一个团队说我们做了一款VR游戏,对于很多经常看VR的媒体而言,并不觉得有什么新奇,今年的ChinaJoy上,也出现了相当多的VR游戏参展,然而在ChinaJoy的一个小展台前,还是有一个团队光和数字的展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们用CG做了一段气势宏大的近20分钟的轻交互影片,用来在HTC Vive下体验。
影片一开始,“我”在一个未来世界的太空舱中,AI语音提示“我”飞船将飞往数千光年外的星系,“我”将进入漫长的冬眠状态。随后,系统为冬眠中的“我”开始讲述人类的太空探索史。从康斯坦丁提出火箭的构想和原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到现代超音速战斗机呼啸而过,阿波罗号登月,人类航空航天史的一个个发明逐渐展现在我眼前。影片最后,还畅想了在SpaceX的火箭的帮助下,人类完成了天梯的搭建。整个影片体验过程中,“我”只在原地小范围运动,周围的各种场景不断变换,十分壮观。
光和数字的这段影片从形式上讲,类似HTC Vive上最早的著名Demo《The Blue》和《Portal 2 Atlas》,即体验者以观看实时演算的动画为主,中间可以进行一些轻交互。但比起《The Blue》之类,光和数字的这段影片时间更长、细节更多、场景更宏大,交互也更多样。体验过程中,有时需要坐在地上(虚拟场景是坐在直升机舱里),有时则是需要像鸟一样挥动双臂(虚拟场景里给了你一双翅膀)。
单纯从叙事结构看,这部影片的风格很像奥运会开幕式视频,或者大型科教片、纪录片等。事实上,光和数字20人左右的团队成员主要都来自某国内著名三维影像公司,以项目负责人和资深技术人员为主,该公司参与过很多的项目正是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数字影像制作。联合创始人李思表示多年的大型项目经验以及团队配合的默契程度是他们独有优势。
VR是光和数字16年新开始探索的类型。光和数字已经成立了两年,之前1年半一直都是基于3D max等做大型演出的多媒体设计等数字影像项目为主。体验过HTC后,今年他们基于UE4引擎,全员投入3个月时间,制作了目前这部轻交互VR影片。之所以做轻交互,与团队希望打出差异化有关,也与团队擅长擅长宏大叙事和视觉设计有关。
这部影片在经过优化和通过审核后登陆Steam。这部影片只是团队在VR方向上的做的一次深度尝试,用来探索VR下的叙事方法和掌握UE引擎下的工作流程。光和数字未来会继续重点探索VR内容的开发,包括适合VR表现的题材,虚拟空间中的角色,灯光,场景调度等,适合VR硬件的交互等。他们也会有选择的推进一些to B的VR项目,并用其中获得的技术积累反哺开发项目。
李思告诉36氪,参展ChinaJoy时,一线主机大厂都体验了他们的产品,对他们也很感兴趣,他们也会朝更复杂的游戏性交互方面尝试。目前他们也在希望更多程序相关人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