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工坊让人机合一成为现实,想打造中国版《机器人大擂台》
很多80、90后的热血机械粉们应该对一档机器人竞技撕逼类节目《机器人大擂台》(Robot Wars)并不陌生。《机器人大擂台》开播于1998年,选手们需要亲手设计自己的机器人圣斗士,然后在赛场上远程遥控自己的机器人和同级别的对手机器人进行搏斗,先把对方打趴甚至摧毁的一方获胜。《机器人大擂台》受欢迎程度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平均每集都有超过600万观众首开,并衍生出一大批同类型的节目。
不过在基于智能与半智能机器人对战以及VR虚拟现实机器人对战的泛娱乐平台——二八工坊看来,机器人格斗比赛需要用户自己进行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技术门槛相对比较高,格斗赛领域缺乏评定标准,这使得种类繁杂的参赛机器之间的胜负很难判定。即使用户完成了机器人的制作,用控制界面远程操控机器人格斗也是非常缺乏代入感的,如果选手佩戴可穿戴设备来操控机器人,那么机器人格斗将更具观赏性。
二八工坊针对这些应用痛点从2012年开始进行研究开发开发,制作迭代了3代机器人,并打算将第三代机器人推向市场。第一代机器人更注重外观的设计,它具有简单的变形功能,要用遥控器控制。第二代进行了机械结构的改进,对易损部件做了进一步稳定。第三代加入了算法和控制的研究和设计,利用可穿戴外骨骼设备实现了人机同步以及一系列复杂动作的控制。控制过程大概是外骨骼设备上的传感器搜集到动作信息,然后使用外骨骼设备上搭载的算法模块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再把控制信号传输给机器人,机器人完成相应指令。
二八工坊CEO邓小波告诉36氪,想要实现姿态同步需要很好的数据处理能力。现阶段第三代机器人的同步情况已经比较良好,人眼基本捕捉不到动作的延迟,因为它搭载了团队自研的核心算法并且使用了处理速度非常快的CPU。邓小波告诉36氪团队的CTO具有七年人工智能算法经验,之后还会将人工智能算法导入到机器人中,即可以智能识别对手机器人的招式套路。邓小波表示以后人们对机器人格斗的精彩程度要求肯定会越来越高,要处理的数据也会越来越多,届时就可以使用电脑这种大型的服务器作为机器人后端的控制端远程进行运算,也就是说机器人的大脑不在机器人的身上,机器人身上只有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来完成操作指令。
邓小波表示第三代机器人经历多次迭代在外观机械设计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机器人采用了最优的舵机,保证了比较完美的反应速度。现阶段的机器人臂展尺寸约为80cm,宽30cm,长40cm,高40cm,机身结构呈黄金比例,在未来也会推出不同尺寸的机器人。样机机身是使用PVC和ABS等耗材3D打印制作的,连接件使用的是铝合金材料。机器人使用履带式构造实现移动,操控者可以原地通过一个很小的握柄来控制机器前后移动。机器人在运动状态功耗约为10W左右,使用锂电池驱动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约1个小时。样机的成本现阶段约为500元左右,邓小波表示如果融资顺利预计明年2、3月份会进行小批量量产。
现在二八工坊也在开发可穿戴手环来替代外骨骼作为机器人的控制设备,虽然控制精度无法精确到每个关节,但是对于格斗类的动作也都是可以完全覆盖的。并且手环相比外骨骼的成本会更低,可以达到百元内。
对于机器人格斗的应用场景,邓小波表示现阶段还是会先切入娱乐直播市场,虽然国内也有类似的直播并且观看量还不错,但是其机器人的设计以及控制方式都相对低端,邓小波告诉36氪他们的机器人格斗首先从技术上就更具观赏性。同时公司已经建立起了格斗机器人的IP基础,二八工坊拥有自己的自媒体,在过去的几年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机器人格斗直播在自媒体上发布后都会有保底的10-20万的观看量,并且机器人在国内著名的军武节目军武次位面首次亮相节目首播其观看量就达300多万。邓小波告诉36氪他们已经和B站达成了合作协议,待机器人格斗赛事上线后,如果关注量足够大还可以有带入广告、发布产品、开发IP周边等其他盈利方式。
除了机器人实体格斗外,二八工坊也在针对自己的可穿戴体感手环开发VR格斗类游戏,游戏还未推出正在完善中,近期可以做出demo。邓小波表示市场上在售的VR体感设备种类少、售价昂贵,而低价的手环体感设备更符合大众的使用方式和消费习惯,未来也会和内容开发者合作开发更多的VR游戏。
二八工坊正在寻求首轮融资用于产品外观等方面的完善,以及运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