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那个颇受争议的天使投资风险补偿办法,我是这样理解的
编者按:近日出台的《上海市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引发创投圈大讨论,政府该不该 “干涉” 天使投资市场,如何避免各种段子中所说的骗补套利等行为,这篇文章中作者就这些问题谈了谈自己的看法。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三思派(Science-Pie),作者王雪莹,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近几天,一则关于上海市政府 “有钱任性” 的新闻炒的沸沸扬扬。为了促进天使投资发展,上海最新出台风险补偿办法,对机构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项目失败的投资损失给予最高 60%,300 万元的补偿。这一公共财政补偿不光引起了纳税人的质疑,就连很多风投机构也纷纷表示看不懂,不理解。不理解往往是源于一知半解,关于这个一出世就成了话题焦点的办法,有几个关键问题我们现在真的需要掰开揉碎讲讲清爽了。
1、为什么政府要 “干涉” 天使投资市场?
因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天使投资从来就不是纯粹市场性的经济活动。科技创新创业具有正外部性和高风险性,该领域早期的市场投资是天然不足的。所以全球发达国家政府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段促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发展,比如给予定向税收减免,提供政府贷款和担保,甚至政府直接动用公共财政资金创建天使基金,或投资于私人创建的基金等。目前,中国真正做天使投资的专业机构还是太少,大多数投资人都愿意做成长期,套利。天使投资其实是个比较辛苦而且长周期的活。一般天使投资,一个基金 1-2 亿,管理费 2-300 万,其实很难维持一个优秀的团队,项目要 5-7年 才能出来,这是个看上去光鲜其实很努力、很苦逼的活。当前,上海的天使投资发展跟北京、深圳相比,又处于弱势。近年来各地对天使投资的促进和支持政策层出不穷,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时刻,上海政府如果再没有行动,时机一旦错过就只能留下遗憾。所以至少应该说上海这个政策的出台是应景的,也是及时的。
2、为什么政府要补贴 “失败” 的 项目?
因为 “失败” 才是天使的常态。一个成功起飞的天使投资案例,背后往往有着 99 个 “脸先着地” 的天使。天使成功时,无需政府再来锦上添花;失败时,才需要政府来扶一把。现在我国最为缺少的就是创新前端的高风险性投资,特别是多数国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天然具有风险厌恶的特征,这部分机构也是新政所 “特别关照” 的。财政来分担一部分项目失败的风险,可以让原先顾虑重重不愿意参与早期项目的机构胆子更大一点,顾虑更少一些。值得强调的是:政府鼓励冒风险,但绝不为风险兜底。天使投资机构拿到政府的补贴,前提是至少要自负 40%的投资损失,还要加上投资过程中的资金成本和项目管理投入。所以对于负责任的投资机构来说,政府补贴并不是充满诱惑,值得追求的甜点,而是一剂苦口的疗伤良药。
3、为什么要采用 “简单粗暴” 的 财政补贴手段?
因为地方政府手中的政策工具有限,其中财政工具是最具可操作性的。国外政府通常选择使用税收政策如资本利得税减免等方式来支持天使投资机构,但国内地方政府在税收环节上的政策创新空间不大。此外,在国内天使投资机构普遍不成熟,创投产业尚未成型的情况下,财政直接补助的做法更有效率。这种做法也并不是上海独有,江苏 2013年、广东 2015年 分别已经发布了类似的政策,通过风险准备金和风险补偿资金的方式给予创业投资机构合计 50%的项目失败损失补偿。以色列政府为了吸引海外资金对本国风险基金的投资,也设立了每年2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损失补偿资金,为风投公司提供相当于投资损失 10%-15%的补偿。当然,财政补贴并不是唯一的手段,我们也期待着后续的税收、金融等相关政策加快出台,形成支持天使投资的合力。
4、政策在落实执行中会出现哪些负面问题?
先行一步,再看脚下。很多网友对于上海促进天使投资新政在实施中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表示忧虑,其中最多担心的是政策执行中的权力寻租和 “骗补” 行为,有人还半开玩笑提出了 “套取补贴攻略”。说真的,任何政策,都会有人不满。我们更应关心的是,政策出台时是否能够同步建立起包括投资机构遴选、第三方专业审查和违规惩处机制等的 “防火墙”。“防火墙” 应由谁来监管?“防火墙” 有没有漏洞可钻?能否借此机会把机构、投资人的信用评级建立起来?空谈不解决问题,解释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即使路上可能有这样那样的荆棘、陷阱,但只有真正走在路上,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对上海天使投资来说,风险补偿办法只要有利于集聚发展天使投资、有利于促进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就应该值得去探索、去实践、去完善。改革者必须是勇敢的,也必须是虚心的。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2899.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