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的破壁之路上,应用号将如何承载突围变现的使命?
本文由徐宁、杜暮雨和闫浩共同完成。
在最新公布的腾讯半年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微信用户活跃数用户数已达8.06亿,增长已面临天花板。单季度增长由Q1的6000万回落到了Q2的4300万,与过去两年的数字相比,增速更是明显放缓。从收入结构来看,腾讯则过多依赖于游戏。而在App时代已经式微的今天,腾讯将团结开发者、拓展生态系统的使命放在了微信的肩膀上。
说到底,应用号,是微信为变现突围酝酿的大计。
再来看微信目前的变现方式,一方面是以“钱生钱”为中心思想的支付(微信红包、电商),另一方面在广告。而广告和产品体验之间却会存在博弈,因为信息过载会导致用户体验变差,所以,微信在稳定后一直有节制信息的动作。例如,细心的人会发现,朋友圈调整了feed流推送算法,很多信息被选择性分发的。
这种有意识的信息节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流量、制约广告的发展。那么微信需要探索盈利的另一种方式,也就不足为奇,像App Store一样跟应用号分成,或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是超级App,也是新型浏览器
和PC时代需要百度搜索信息一样,移动互联网也要有入口,36氪一直认为,微信会是一个搜索引擎。而小程序的出现,是微信内容搜索到服务搜索的扩展。
微信对小程序并不提供如同应用商店一样的营销推广支持,用户只能通过搜索入口来寻找小程序。但web比app更开放,通过小程序可以直接访问其它小程序的页面,逻辑就像用户从一个网页跳到另一个网页一样,微信也能成为浏览器一样的搜索入口。
一位创业者告诉36氪:“过去App之间都是信息孤岛,小程序提供了基于微信的浏览器环境,搜索爬虫能爬到所有小程序的内容,比如当用户搜索打车时,会弹出滴滴、Uber、易到等,用户也可以在打车程序中直接跳转到地图。”根据搜狐8月提交给SEC的季报,腾讯已经取代搜狐成为搜狗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45%。目前微信的内容搜索由sogo提供,可想而知,未来搜狗的搜索将延伸到各个小程序中。
不过初期来看,小程序的搜索入口或许仍与内容搜索栏放在一起,但未来能否将其当作组件放进小程序呢?这样用户便能在小程序内直接搜索,实现更加开放的跳转。
浏览器在很长的一段历史里定义了我们上网的方式,后来手机操作系统、app取而代之,如果微信小程序变成独立强大入口的话,说不定是种新形态浏览器的复兴。
为什么押宝HTML 5?
苹果最初创立H5是因为不满Adobe,Adobe独家拥有Flash的经营权、收取专利费,并且Flash这么多年一直没什么实质性的改进、架构封闭。所以苹果就用HTML 5 JavaScript,建立开放的行业标准,想要取代Flash。渐渐的,H5由于开发成本低、可以跨平台实施,再加上拥有易于传播的媒体属性,被一批拥戴者看好。
但H5虚火了几年也没真正爆发,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性能比不上Native App,这个本质问题出在传统设备以及H5的架构逻辑上,假设H5与Native App同样打开一个原生页面,H5需要进行的步骤比Native App多很多。第二,我们在H5中收到消息后,容易切出去,回来时再浏览需要重新来过,这主要由于H5是基于浏览器的场景,而浏览器的存储空间有限,当缓存被清理,用户便切回不到原H5页面。
一位多年开发经验的创业者告诉36氪,js web app基于微信的技术架构有多层,native c+jvm(android虚拟机)+应用层framework(微信本身在这一层)+webkit(js runtime环境)+web app,理论上不如桌面系统直接做一个launcher,native c+webkit引擎+web app更流畅。
而现在的智能机性能提高,并且技术已足够成熟,尤其在HTML 5 的标准制定规范完成后。再加之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可以使H5基于浏览器有更多的存储空间。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H5的性能,据了解,微信应用号为了解决web 应用加载速度慢的问题,提供了大量可以内嵌到微信里的 HTML 前端控件,但是否能真正达到Native App的程度,还有待观察。
APP终将消亡?
很多开发者认为,H5的春天来了,APP的冬天还会远吗?但要注意的是,微信本身就是一款应用,如果APP消亡,微信又去哪里呢?何况,苹果和谷歌的移动生态就是由活跃在上面的APP支撑的,尤其苹果,很大一部分收入是基于开发者的应用分成,所以“只要iOS不死,Android不死,今天的移动平台业务还是以APP为主”,这种想法貌似在当下更靠谱一些。
对此,36氪也采访了一些业务相关的创业者,野狗CEO刘之告知:“H5会是大势所趋,野狗就押宝在微信的H5上,并为开发者提供基于H5的云服务。”而APICloud CEO刘鑫则表示:“虽然微信是在鼓励H5开发,但依旧开放了App的接口能力,这说明未来H5和App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状态,应该是混合应用的趋势。”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微信在应用号这件事情上动了苹果的“奶酪”。像上文所讲的逻辑,微信吸引了开发者基于H5去做程序,那么势必会影响App Store中应用的数量,从而影响苹果的收入。这也难怪爆出苹果跟微信的约定:应用号不能做游戏产品以及直播类产品,以及,一个用户只能添加20个应用号。
当然,若微信之后跟应用号分成的话,苹果再从中分一杯羹的可能性也很大。
微信做H5有哪些优势?
早在微信做小程序之前,这种基于H5的“轻应用”模式已经被国内几家巨头所尝试。
在2013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正式推出“轻应用”平台。李彦宏当时对其寄予厚望,“未来搜索引擎在智能识别用户需求后将实现无需任何下载安装,直接调起应用”。但这种基于搜索的分发特性,即使无需下载、即搜即用,并不能解决使用场景问题,用户需要通过搜索这一操作才能进入轻应用中。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更早之前的浏览器“网页应用”上。UC浏览器、360浏览器、百度浏览器等早在百度提出“轻应用”概念之前,就已经开始推广“网页应用”了,三者都基于客户端或者手机浏览器进行架构。
也就是说,手机端所谓的“轻应用分发平台”、“网页应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产品的使用场景,搜索和浏览网页相对社交来说,并不是高频需求,更何况“轻应用”、“网页应用”的入口埋得很深,用户需要多次操作才能进入真正的应用界面。
但微信小程序在对比之下会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微信月活数据已经超过8亿,已经是中国人使用最频繁的手机App。这使得微信相比搜索、浏览器而言,使用场景将大大拓宽。
同样颇为关键的是,微信在H5上的尝试有章可循。目前,腾讯公众号平台的企业号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2000万,菜单栏内嵌H5的形式已经为用户熟知,此次推出更为完善、开放的小程序平台,是水到渠成之举。
当然,我们都是在赌,赌微信是入口,超级App微信能够再突破边界,承担起更重的生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