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使用LiDAR太过昂贵,无人驾驶系统供应商“智行者”希望以毫米波雷达+超声波+摄像头做便宜可靠的解决方案
目前,应用在 Google、百度汽车上的无人驾驶技术借助的是 LiDAR,即激光雷达,其硬件成本大约为 7 万美金(折合 40 多万人民币)。不夸张的说,这样一个顶在车顶的小 “花盆” 造价比车都贵。当然也有像 “
镭神智能
” 这样的公司在研发更小、更便宜的 LiDAR,目前镭神智能已经研发出用于汽车防撞的单线雷达,扫描半径为 100 米,测量精度 0.3 米,扫描频率为 10-20Hz,每秒最高可测量 2000 点,体积小,成本较低。
但总的来说,以 LiDAR 进行无人驾驶研发的技术路线尚未能进行商用,且成本昂贵。
而我近期接触的无人驾驶系统供应商 “智行者” 则已经以 1000 美元的开发出了 在高速路等封闭道路中实现半自动驾驶 的智能汽车。那么,智行者这样一个自动驾驶的低成本方案是怎样实现的呢?对此,智行者 CEO 张德兆告诉 36 氪,智行者采用的是毫米波雷达 + 超声波传感器 + 单目相机 + 环视摄像头的设计,每个组成部分成本较低,但由于各个部件性能不同,又能在各自的功能上有所补足。
以目前智行者正在与某车厂合作开发的园区用智能车为例,智行者对上述硬件耗材的用法是在车前和车后分别布置三个毫米波雷达,用于监测远距离的车辆和行人;在前后车轮处共布置四个超声波传感器,用于监测四周 3 米内的障碍物,同时,前挡风玻璃上还有单目相机(ADAS),用于车道线、道路标志、警示灯的识别。最后,智行者还在车前车后,以及前车门后视镜的部位共放了四个环视摄像头。
既然是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我们有必要看一下 自动驾驶的技术方案的组成层级 。张德兆告诉 36 氪,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上路行驶,需要 “眼睛耳朵、大脑、以及手脚” 的配合,其中眼镜耳朵是 传感系统 ,由雷达、摄像头、V2X 通信、以及精确定位元素构成;大脑是 中央决策系统 ,包括 AEB 控制器、ACC 控制器、LKS 控制器、以及自动驾驶控制器等;而手脚则等于 执行器官 ,包括刹车和油门、电子稳定系统、电动助力转向、以及自动变速器等。
张德兆告诉我,中国的交通环境比较典型,相对无序且混乱,国外智能汽车技术如果不针对中国市场进行适配,是没有办法运用的。而智行者本身起自中国,对中国路况更为了解,同时张德兆也强调要适应中国驾驶员的驾驶习性,目前,张德兆称智行者已经有了 1000 多个样本的驾驶特性数据库。
同时,由于智能汽车配套法律仍存在缺失,张德兆称智行者是从驾驶辅助系统(ADAS)开始做起,在现有法律不禁止的地带进行推广。在做智行者之前,张德兆曾经做过一家 ADAS 前装配套公司,客户包括东风日产、广汽、长安、金龙和宇通;此外,智行者此前还研发成功了汽车 3D 全景泊车辅助系统。
同时,为了应对新技术可能不被市场客户接受的风险,同时探索出最能促进产品销量的适配车型,智行者先期会定位于 做技术方案供应商的角色 ,做中间层面的产品,上下游的零部件汽车、整车厂、以及 IT 汽车是智行者的客户。
在产品开发上,张德兆称智行者会分三个开发阶段:
第一阶段:开发适用于 固定环境和固定路线行驶 的无人驾驶智能车控制系统,所谓的固定环境,其典型场景是大型公园、科技园、工业园以及别墅区。在这个阶段,智行者的客户是 特种车辆厂 。
第二阶段:开发适用于封闭或半封闭道路的无人驾驶控制系统,其典型场景是城际高速路,市内快速路等。在这一阶段,智行者的客户是 整车厂 。
第三阶段:开发适用于所有结构化道路的无人驾驶智能车控制系统,在这一阶段的应用场景是所有 结构化道路 ,同时其客户也是 整车厂 。
落实到具体产品上,智行者希望在 2016年 完成自动驾驶原型车的开发,实现高速路上 80km/h 以上的自动驾驶,同时完成智能扫地车的 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并完成微型电动车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EB)的产品定型。张德兆表示,希望在 2018年,将自动驾驶功能扩展到城市道路,并实现 AEB 的 SOP。
智行者成立于 2015年6月 份,张德兆表示智行者目前正在与某领域大公司合作开发智能汽车。
我是 36 氪汽车记者,欢迎与我切磋讨论。微信 KatherineLWong
原创文章,作者:Nichola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3338.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