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起安逸,我们更应该选择焦虑?_36氪
编者按: 创业的过程水太深,海太宽,藏着一只手游泳往往搞不定。一旦 创业了,你很难预测会遇到什么样事情,也很难想到 2年 以后、5年 以后,当初自己建立的会变成一家怎样的公司。市场上面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不是每次 All in 都可以成功,但如果没有 All in 可能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这也是为什么比起安逸,我们更应该选择焦虑。本文作者为积木盒子创始人、CEO 董骏,首发于经纬创投公众号,授权 36 氪转载。
大学的时候我们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是摇滚青年,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是普遍的现象,大家都喜欢在宿舍里面唱自己写的不怎么靠谱的歌,都是一个爱好。我们有一个同学,他唱歌唱得挺好的,每天在宿舍里面吼,后来跑到节目上面去吼,所有的同学都觉得他疯了。后来谁也没有在意这个事,我也去了美国,后来我在美国看电视的时候,我这个朋友拿了《中国梦想秀》的冠军。
为什么会说有关豁出去的话题?一般创业我们分享的都是商业模式和市场环境,今天来的都是创业者,很多细分领域做得都比我们好,钻得比我们深,在这里跟大家聊聊我们的创业鸡汤。创业的过程是一次一次的经历,让我们觉得只有全心的投入才有好的结果,没有第二条捷径。
最近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很多的机会,特别为今天发展的创新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松好了土壤,每一个互联网交易都为我们这个做互联网金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易,或者提供服务的场景。通过满足金融需求,不断的积累数据,同时积累的这些数据或者行为也可以能够优化我们的交易本身,从始至终这个循环会不断的往前走,这就是我们创新的路径。
互联网金融站立在一个万亿级市场的入口,不知道这个过程当中会遇到什么事情,也很难想到 2年 以后、5年 以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公司,市场上面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 All in,这个市场水太深,海太宽,藏着一只手游泳搞不定。
如果你不全情投入,为什么别人要跟你并肩作战?
All in 的三个方面,首先 All in 是一个精神状态的词,积木盒子创业之初我们几个合伙人是同学,一方面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一方面又想了这么一个想法,后来临近毕业,所以很自然的这个想法就变成了一个小组的课题,但我们真的要把这个课题给商业化的时候困难就来了,我们仔细研究了一下市场,这个市场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好像互联网切入每一个传统行业都有很大很大的机会,别人没有怎么碰的机会。
我们发现互联网金融有很多很多的潜在的危险,一方面各大互联网电商或者流量入口都虎视眈眈,银行保险的金融机构也逐渐浮现在这个行业里面,创业公司有上千家,我们这个公司第一个产品是 2013年 上线的,完全不是玩玩就可以能够做得好。
积木盒子第一天是做金融服务的,是兼职做的,做了 11 个月,发现没有大的气色,融资也不太成功,VC 一听你们做这个事自己都没有 All in,我们为什么要进来。后来我们几个合伙人,在 2013年 初的时候开了一个会,这个会做了一个决定,要么全职干,要么就放弃,不要耽误了手头这么好的团队。这个事情也很清楚,谁都不想和不投入的人谈恋爱,从我们 All in 的那天起 3 个月我们的产品就上线,就拿到了融资。后面的一马平川也是整个团队没有给自己留后路的缘故。
第二点,创业之初团队的摩擦是非常厉害的,我不知道各位自己创业公司有没有这个状况。有的时候整个团队都是从同样的背景过来的,但是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上来说,经常你都要从不同的方面有团队加入这个公司。今年我见到一些好朋友的公司,基本上也是由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的人组成的。它是一帮不同形状的人组成的,互联网的人和金融的人完全思维、意识、习惯不同,有时候不同完全没有办法解决,只有通过冲突解决。回头想一想也只是因为 All in 这么一个原则,把这些事情都过去了。
如果没有那段时间形成团队的气氛,今天难以在这么大的压力环境下面有效的推动和沟通。越较真说明大家对这个事越看重,有想法就做计划。这样的沟通直接而且非常高效,一个不懂 All in 的团队,我觉得很难培养起 chemistry 的基础,就更别谈将来面对创业过程中的种种机会和挑战或者诱惑。
一个创业团队要成功,一定是你做的东西比别人好
今天的互联网行业都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行业,又是面对新一代甚至国际化的团队,不管怕文化、习惯、行业、团队都需要 All in 这么样一个原则去进行粘和。
这个是我们当初在选择资产端,今天我们上线的产品是 P2P 平台,一端是资产一端是平台,All in 一方面也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创业路上选择也很多,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创业者来说,有很多的选择都很纠结,做流量还是质量?做平台还是自营,都是非常难的选择,这些选择像刀锋一样,即使你选择好了也是一个独木桥,选择不好掉下去是很多的利润。
其中有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我们当初怎么扩展我们资产端的时候,一开始积木盒子从头做没有资产端,所以我们选了一个开放平台的模式去切入,想着如果能够抱着大腿就能够发展起来,完全投入做了这么一件事。我
们拿 A 轮投资的时候我们已经对接了 40 多个左右的资产平台,帮他们销资产。后来发现这个模式有一点问题,起码是不符合我们团队的背景和 DNA。细节的问题就是风险不可控。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模式一定的问题,其中有几个导火索,比如说你合作了很多渠道,这个渠道发生一些问题,你要为公关危机去灭火。
这个决定虽然做了,我们几个金融合伙人做的,虽然失败了,但是团队里面没有一个人埋怨我们,因为我们知道我们 All in 了,错了也值得。All in 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即使输了战术,但是赢了团队。其实很多事情的成功与否,关键就是在于是否要 All in,而不是选择本身。一个创业团队要成功,一定是你做的东西比别人好,一定不是别人留了东西给你。
如果当初鱼和熊掌要兼得,可能今天我们什么都不是
这个有关我们在客户端做的选择的一个小故事,还有比较有意思的就是这个客户定位的问题,最懂自己商业模式和行业的都是团队自己本身,无论外部市场有更多的 VC 和客户关注你,团队都需要清楚知道自己可能能够做的市场在哪里,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已经有很多的流量入口的创业市场里面,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虽然非常大,真正让互联网团队产生价值的模式并不多。你既不可能和阿里比流量,也不能和银行比背书。
我们融到了资但是这个资怎么投放,把钱花到市场上一个是补贴收益,一个是补贴企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战术。补贴收益简单直接,我把理财产品的收益做得高一点,有的时候高于他的融资成本,相反我们的这些用户变成客户再说。补贴企业必须难,和团队背景、品牌的秉性有关系。这两个都没有错。
积木盒子一部分的团队认为我们补贴收益可能不太适合我们团队的背景,因为当时市场有很多的羊毛党,你一天补了他们他们不会回来,这个市场费用就浪费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下一步要做综合资产交易平台也是有害怕的,标准的资产其实它的收益是比较有限的,这个是在我们内部争吵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也很激烈,最后我们还是决定降低收益。
All in 去补贴我们的企业和品牌,逻辑是只要市场成本花在懂我们的产品、品牌的客户身上,就够了。我们的客户数量增长没有那么快。这个道理最后谁对谁错今天还看不出。
我在这里要表达的观点是,如果当初鱼和熊掌都要的话,可能今天我们什么都不是。
说到 All in 第三个层面是战略层面,就这么简单的说,如果没有 All in 的态度,传统行业为什么把市场分给你,互联网金融不同的优势,不同的入口其实它的优势都不同。万浩基也讲到,你要做资产就要把资产这端做好,如果做 2C 端,线上的理财一定要把体验做好,做技术一定要在技术端搭建你自己的竞争壁垒,比如做大数据的公司。有时候因为时机的不同,市场的不同,你的机会还在这几个模式当中摇摆。
十一的时候跟经纬去了美国这一趟,对美国的公司比较有感受,他们没有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他们科技金融,他们每一个公司都是每一个细分领域,他们要不然做资产公司专门做资产,美国大部分所谓 P2P 平台,实际上他们 P2P 很低,他们的特点、长处在于资产端的,风险的管理能力。
无论你是以什么入口进入的这个市场,在战略级别来说,如果没有从你的用户出发 All in 态度,可能第一天就会输掉,美国的这些公司非常极端,做数据的公司就做数据,永远都不去触碰交易,在中国这个市场比美国更复杂。中国的这些新兴资产是没有机构愿意接的,现在有一些机构愿意逐渐的进来,中国的机构也很难去接受创业企业的服务。
刚才我把 All in 或者豁出去从三个方向跟大家做了分享,一个是精神层面,一个团队必须要 All in,这个事情才做得成。团队从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背景过来,必须要以 All in 做一个终极的渠道,第二个是技术层面,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每一个选择不一定是百分之百对的,必须要有一个 All in 的态度才能把选择当中的困难克服下来。第三个在战略层面,我们进入的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但是该要从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要从市场上面不熟悉的另议,不熟悉的场景上面把机会找出来,如果不 All in 战略上就没有机会。
建议大家做一点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要进入这个市场做创业,我觉得总是有机会的。要建议的就是在 All in 的状态下面做一些选择,现在这样的状况下,融资要快,融资快是弹药,但是战略战术一定要有重点。在积木盒子创业的当中的一些想法,我们在大而美的选择上面我们选择了美,轻和重的上面我们选择了重。在安逸还是焦虑上面我们选择了焦虑。今天我们整个团队是必须苦的,虽然每一次融资都还成功,但是每次都在想怎么挑战自己。创业是不容易的,只要 All in 了,不管结果是什么,它将是非常有价值,非常美丽的。
我希望大家享受昨天一切成功的成本给大家带来的价值。就像海明威说的:“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0066.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