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恶意举牌将告一段落
据新华社报道,保监会将于近日派出两个检查组分别进驻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两个检查组分别由保监会发展改革部和资金运用部牵头。
保监会将对上述两家保险公司的治理规范性、财务真实性、保险产品业务合规性及资金运用合规性开展现场检查,并将严肃惩处违规行为,切实规范公司治理、业务发展和投资运作,维护市场秩序。
这件事的起因源自于险资在资本市场频频举牌,引起了上市公司的不安。
这次检查组进驻的对象,正是万科股权之争最为引人注目的两个主角,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和恒大旗下的恒大人寿。
从近期的触发点来看,则是证监会和保监会高层同日发飙。
3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讲话中表示:"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发生了一系列不太正常的现象,你有钱,举牌、要约收购上市公司是可以的,作为对一些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公司的挑战,这有积极作用。但是,你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
虽未点名,但所指不难猜测。
同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发表讲话称,保险公司绕开监管的套利行为,严格意义上是犯罪!
经济观察报分析认为,刘士余的表态,可谓亮出了证监会对举牌和杠杆收购的监管底线。首先他认为,目前在资本市场上发生的举牌、杠杆收购现象首先是"不太正常的";其次,对举牌和杠杆收购背后的资金来源提出质疑,尽管你拥有金融牌照,但是用的是大众资金,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最后,如何认识金融产品的创新风险问题,他认为最后承担风险的不是发产品的机构,而是广大投资者,如果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你就会面临刑法的惩罚。
从上市公司一方来说,刘士余的表态道出了他们的担忧与不满。宝能系和恒大举牌万科、宝能系举牌格力,从现有资本市场的规则而言,或许并无不妥,但是引起资本市场和被举牌公司的动荡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万科半年报就痛陈股权争夺的负面影响,万科董秘朱旭表示,万科股权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性已导致至少31个新的土地项目被要求变更条款、暂缓推进或考虑终止合作。
从被视为野蛮人的险资而言,被质疑的关键在于保险资金运用的合理性。
在这两家保险公司当中,前海人寿在12月5日晚间收到保监会监管函,对其业务提了三点要求:一是在完成整改之前,从12月5日起,三个月内禁止前海人寿申报新的产品,同时暂停开展万能险新业务;二是要求前海人寿降低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坚持“保险姓保”,大力发展风险保障型与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三是整改完成后,保监会将根据核查情况决定是否恢复前海人寿开展万能险新业务。从2015年7月以来,前海人寿在“宝万之争”、南玻高管集体辞职以及近期增持格力电器股份,屡屡引起市场关注。
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宝能案例中的问题是,万能险本身是一个成熟的保险品种,它不应该是一个短期的资金。万能险短期化会造成了短期资金来用于长期投资,加大了流动性风险问题。其次是将保险资金用于实际控制人的收购行为,把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的融资平台,社会资本投资于保险,应该是为社会负责的,不能够把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自己的融资平台。
而恒大人寿方面,曾因四季度以来“买而不举”、“快进快出”而招致交易所问询,对此,保监会也约谈了企业相关负责人,要求其坚持长期稳健的投资原则。此外,由于互联网保险领域万能险产品存在销售误导、结算利率恶性竞争等问题,包括恒大人寿在内的6家公司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也被保监会叫停。
今年以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保险姓保”,并强调“当前保险业抵御化解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但个别公司在经营中偏离‘保险姓保’的发展理念,偏离保险保障的主业,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对此监管部门将更加居安思危,把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反思,就是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操作手法。
保险汇集的资金用于投资优质标的本身也无可非议。所以但是险资在资本市场的操作手法却让人不安。比如,今年6月,宝能系曾提请罢免王石等万科管理层。沸沸扬扬的万科股权之争还影响到了万科的业绩。
KKR创始人之一科尔伯格曾提出并购三原则:收购必须是友善的,一定要取得对方公司管理层的支持,并且必须低调谨慎。黑石集团也坚持友好收购的原则,其创始人彼得·彼得森曾说过:“我们兜售一种理念———你们可以信任我们,我们会跟你们在一起。这在那时候(20世纪80年代)很另类,但非常管用。”
如果,此前险资在资本市场的操作都是比较温和的手法,恐怕也不会惹来这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