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不是蓝领核心痛点,从社交切入蓝领市场更合适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鹏读到张子陶先生所写的《 白领招聘已饱和,蓝领招聘还空着呢 》一文,有许多共鸣,但也有一些稍微不同的想法,希望借此和更多关注蓝领市场的投资人创业者同行交流。

蓝领求职不是核心痛点

蓝领招聘市场规模巨大,这一点应该是共识。 首先蓝领人群 数量庞大 ,仅 2014年 全国农民工总量就是 2.74 亿人。其次招聘 市场活跃 ,有数据表明中国中基层就业人数的总规模为 3.75 亿人,每人平均一年跳槽两次,企业对员工愿意付出的招聘成本为 1500 元,按照这一数量规模估算,仅中基层招聘一项就是一个万亿的市场规模。

工作不稳定是现在年轻蓝领打工者的常态。换工作的原因有很多,绝大多数都是打工者自己选择离开,大致有以下几点:

  • 1、工作条件差、工作内容简单枯燥,
  • 2、生活娱乐资源匮乏且缺少沟通的朋友;
  • 3、为了谋求技术提升或者更好的待遇;
  • 4、劳资关系不融洽人事矛盾重重。

虽然换工作频繁可以给蓝领招聘市场带来很可观的现金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工作机会很多,年轻蓝领打工者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在珠三角、长三角的工业园区里,随处可见每家工厂的招工广告,工厂与工厂之间相隔距离不远,一个年轻蓝领从这家工厂离职后,很快就可以去隔壁工厂就职。

目前的蓝领招聘应用,主要是解决招聘信息不对称问题,但 蓝领求职有一个显著特征,即通过老乡、工友间互相介绍和推荐工作。 就算打工者使用蓝领招聘应用找到了工作,在没有换新工作的念头之前,可能他不会再登陆这款软件,那么产品的用户活跃度、留存率势必会降低。因此,找工作对于蓝领打工者来说, 有这个需求,但它不是核心痛点

社交留住蓝领用户

与张子陶先生认为 “蓝领人群的切入思路可从求职入手” 不同, 在我看来,先从社交、娱乐等角度切入蓝领人群,跟他们 “玩” 到一起,获得蓝领人群的信任后,再考虑去做招聘、培训乃至吃穿住行等本地化服务。

需要强调的是 ,我们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和留住蓝领用户,进而挖掘出蓝领用户的商业价值,只是选择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

我们先来看看蓝领人群平时的生活状态:

  • 1、每天工作时间长且单调,但娱乐配套设施资源匮乏,导致生活枯燥乏味、无聊苦闷,渴望跟周围的人交流,有强烈的社交需求;
  • 2、大多数打工者都是从外地远道而来,担心受骗,对外人缺乏安全感和信任度;
  • 3、不少工厂开通 WiFi 以后,年轻蓝领对手机依赖度越来越强。
  • 打工者有强烈的社交和休闲娱乐需求,却迟迟得不到满足,这就是社交的机会,也是我认为切入蓝领人群最好的途径。

Image title

解决角色和场景问题

我知道一旦提及社交,许多人就会问,在微信QQ陌陌等面前,做社交还有机会吗?

目前对社交 App 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关系的来源,大致可分为陌生人社交(关系源于线上)和熟人社交(关系源于线下)。熟人社交以微信、QQ 为第一梯队,市场占有率高,壁垒强。而陌生人社交中,现存大量基于各种交友的软件,但陌陌上市后成为第一已无争议。对于这两类社交应用,创业公司短时间内无力直面相抗衡。

但问题是,这些应用能真正解决蓝领人群的社交需求吗?

QQ 和微信里都是熟人,主要是家人和以前的同学、同事,但往往距离他打工的地方很远,所谓 “远水解不了近渴”,由于缺乏共同圈子,无法深入交流,这很难解决他下班以后无聊的生活。而陌陌这种基于 LBS 的纯陌生人社交,在安全性上很难让他们放心,聊天对象的头像、年龄甚至性别,在不知真假的情况下很容易一言不合就拉黑,这无形中拉高了用户从线上到线下的转化成本,用户关系链难以沉淀。

所以, 我认为要做专属于蓝领人群的社交产品,必须着重于解决两大痛点:

  • 1、社交主体角色不对等,工厂流水线工人和 CBD 办公室白领,聊不起劲;
  • 2、缺乏有价值的场景和共同属性,就没有什么话题可聊。

让蓝领人群摆脱枯燥乏味的生活,得到现实中没有的社交体验,只要能稳定持续地解决角色和场景这两大痛点,产品就能活下去,未来可想象的商业空间才能逐一实现。

本文作者张鹏,正在从事蓝领社交的创业者,微信:zhangpengmatt,欢迎大家流讨论。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