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课题组声明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呼吁启动相关调查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3个课题组声明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呼吁启动相关调查

10月10日,总计有13位中国科学家发表实名声明,称他们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将这起事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13位科学家分别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文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孙育杰,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熊敬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李伟,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大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黄志伟,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事件最初缘起于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称格氏嗜盐碱杆菌中的蛋白质NgAgo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能够被利用到基因编辑中,成为一种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这样一个发现很快被媒体称作“诺奖级”的科学发现。

但在此后的三个多月时间里,过多科学家纷纷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在受到此质疑下,最初发表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声明称,将对韩春雨论文展开调查。与此同时,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也今年8月份表示,将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后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并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不过迄今为止,相关方面都没有公布调查结果。韩春雨本人在10月10日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仍表示,他向《自然·生物技术》亚太通讯员David Cyranoski提供了一份5人的名单,并称这5人能够重复其实验结果的科学家。

《自然·生物技术》在当时的报道中称,他们采访了三位匿名的中国科研人员,其中一位表示在好几个细胞系检测了NgAgo系统,而且结果显示NgAgo能够在预期的位点诱导遗传突变,但NgAgo系统的效率并没有比CRISPR-Cas9高,可能还要后续调整改进。另有两名要求匿名的科学家称有了一些初步的试验结果显示NgAgo是有效的,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测序去确认。

此外,在相关调查结果尚未出炉的背景下,韩春雨及河北科技大学已经荣誉加身。

在论文发表后,韩春雨本人相继收获了河北省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最美教师”等称号,并在近期正式成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候选人之一,而且河北科技大学还推荐韩春雨为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候选人。与此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批准韩春雨作为项目负责人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及应用探究》项目100万元的研究经费,项目起止年月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

但有关论文本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始终存在疑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上述13位中国科学家实名生命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的事件。这些科学家认为,韩春雨应该公开所有原始数据,韩春雨所在河北科技大学及其他相关单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该启动学术调查。 

浙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在声明中特别强调,在存在学术争议乃至质疑时,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帮助学术同行确定事实真相,是一个严肃科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找出真相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无损相关机构的声誉,反而能够更好地净化学术环境,维护学术共同体的信用。特别是在学术界内部的争议已经足够响亮的情况下,急急忙忙给予的赞誉和支持,显然忽视了学术研究自身的规律和行为标准。

“我也希望,有关各方应该用更积极和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围绕NgAgo方法的学术争议,用科学共同体的一贯行为准则,让科学研究回归真实。”王立铭在声明中表示。

随意打赏

韩春雨 实验无法重复韩春雨 实验重复韩春雨 基因编辑韩春雨实验重复韩春雨 重复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