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是如何hold住那些被它收购的创业者的?(下)
此为下篇,上篇请移步到
\n这里阅读。把发生故障看作是系统的一项功能
当我被品牌沟通部门的Katelin 领着穿过Google 园区的时候,Google 的员工们骑着色彩鲜艳的自行车缓缓驶过,旁边是Googlers 从一年一度的火人节 (Burning Man Festival) 上带回来的形形色色的雕塑。当我在食堂排队领餐的时候,听到有人在说德语,也有中文,过了一会儿又在台球桌旁听到两个声音说着印度语,还有一个靠在沙发上打盹。Google 是在斯坦福大学诞生的一个博士生项目,其位于山景城的总部感觉更像是一所国际化大学,而不是一家巨型企业。
Google 创始人仿佛就像是文科院校的院长一样,要求其工程师去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在Google 创立的早期,只要自己喜欢,员工是可以随意搬动自己办公桌的,哪怕当时的CEO Eric Schmidt 要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对“不速之客”。为了能有更好的视野了解到公司其它部门的情况,他们甚至还可以把墙壁给拆掉。Google 能留住人才,和如此高度的自由也是分不开的。
Googlers 不但可以随意搬动自己的办公桌,在岗位调动上也有相当的自由度。“产品经理可以在许多不同的项目间轮岗,甚至公司高管也可以轮岗担任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角色。”科技投资公司IVP的Somesh Dash 表示,“Google 是在web 1.0时代建立的,它不是一家有星级体系的公司,每一位Googler 都在做一个X项目,而这个X是可变的。”对比起来,微软施行的员工排序(Stack Ranking)办法则逼着每个部门把员工分成良好、一般和糟糕三个等级,这样,高层管理人员也就故意避开不和最棒的开发人才一起共事了。
2011年6月,社会化分析创业公司PostRank 被Google 收购后,作为其联合创始人的Illya Grigorik 以CTO 的身份加入Google,他发现,Google 内部在解决相同问题的团队已经非常资深了。“因为这儿的人习惯在不同的位置间轮换,因此四处游走、到处上手不同的项目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他解释说。Grigorik 最后留在了Chrome 团队,致力于提高浏览器的速度。“在许多公司,四处游走可不是什么好事,但在Google,在你找到你的热情所在之前,这是被鼓励的。”
你可以把Google 整合创业公司的办法看作是其技术基础架构背后的理念的延伸。
\n当Google 着手建设自己的首批数据中心时,它并没有想当然地购买惠普、思科提供的高端设备了事。它没有想着只靠钱就把服务器的故障率从10%降到4%,而是把发生故障看作是系统的一项功能(failure as a feature of the system)而展开建设。最后的结果便是,新生的数据中心比竞争对手的表现还要更好。
Google 也不是完美的
当然,不愿待在Google 的创始人也是有的。YouTube, Invite Media 和Admeld 的创始人就在被收购后选择离开,Evan Williams 和Biz Stone 在公司被收购后曾在Google 待过,但最后他们还是离开并联合创立了Twitter。Google 在整合创业公司上面也有颇为失败的案例,Foursquare 的前身Dodgeball 在2005年被Google 收购,但其创始人Dennis Crowley 和Alex Rainert 在Google 苦于得不到继续开发产品所需的资源和支持,最后只好在2007年选择了离开。
“Dodgeball 项目的告吹令人惋惜,因为其创始人没能待在离所需资源最近的地方。”Brian McClendon 表示,“他们没能待在这里,待在地理团队旁边,而是待在了纽约,团队较小的他们并没有得到所需的支持,远离总部开展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尽管总的来说在跨地域沟通上面我们要比别的公司做的好,但还是困难重重,因此机会就被我们错过了。”
现在,错失机会的Google 在本地服务领域奋力追赶,不久前还收购了Zagat 和Frommers,所费不菲。而与此同时,Foursquare 已经从Google 挖了不少人才。
在迅速发展的社交网络领域,Google 似乎有落后的迹象。Wave 和Buzz 等产品得不到媒体的好评,也讨不着用户的欢心。“这家公司的使命从一开始就是要组织全世界的信息,”Brian McClendon 这样说,“而问题是,这种说法几乎可以套用到任何领域上。”
2011年4月Larry Page 接任掌门人一职后,他烧的第一把火就是重组Google,重新把焦点聚集到几个产品部门上来,调整了原有的财务、法务、市场等以功能区分的部门,创造了新的7大部门:移动、社交、Chrome、Youtube、广告、搜索和地理商务(GeoCommerce)。
“我当时觉得Google 的战线太长,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McClendon 表示,“因此Larry Page '有的放矢'(more wood behind fewer arrows)的策略就让Google 更加专注,产品布局也得以简化。”
在让Google 重新聚焦的同时,Page 还大刀阔斧进行裁减,关闭了收购不久的Aardvark 和Slide 等社交项目。Google 似乎变得不那么随和、不再给创业者像从前那样的自由了。“这家搜索公司不再鼓捣五花八门的想法了,它现在做的就是一盘生意。”网络杂志Slate 的记者Farhad Manjoo 这样
\n写道。
有的放矢
Page 建立的新架构能否继续吸引创业者?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Aardvark 的两位创始人现在还留在Google,在为知识图谱项目工作。Aardvark 的联合创始人Max Ventilla表示:“你不能孤立地只做一件事,在很大程度上,你得自己决定哪个项目是适合自己的。”
这种说法也同样适用于Slide。社交软件开发商Slide 在2010年被Google 以1.28亿美元收购,其创始人Max Levchin 曾在PayPal 任职,他对Google 力图突破的社交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但一年后,Slide 被Google 无情关闭,Levchin 离开。这个结局似乎验证了借助收购进入新市场的难度之大。
但是几乎所有的原Slide 员工都继续留在了Google。现任YouTube 工程主管、前Slide 的CTO Libor Michalek 表示,“如果你把收购Slide 看成是买产品的话,那的确是个败笔。但你要是把这看成是人才收购的话,就称得上是Google 的成功了。”
“我认为小型并购交易一般都表现不错。如果产品失败了,他们还能留住大量优秀的工程师,这就像是下行保护(downside protection)一样。”FirstMark Capital 的科技行业投资人FirstMark Capital 如此表示,“这类才华横溢的人,加上Google 这样的平台,假如找到了合适的领域,是能产生数以百万美元计的额外利润的。”
关于Google 文化最难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在公司遭遇挫折的时候,情况会有多大的变化?如果没有可观的利润,或许Google 的文化对创业者的探索宽容态度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你回头看看早期的Google,你会发现它在还没有资源的时候就下了疯狂的长期赌注,”Google 并购部门的负责人David Lawee 如此表示,“最初的200位员工为Google 的基因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这家公司就是为改变世界而创立的。”
“Larry 和Sergey 都是科学家,他们懂得要允许人们失败。” 在并购部门专事整合工作的Ramsey Allington 表示,“当然,这免不了要花费时间和金钱,但正是这种探索精神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via
\n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