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下一个智能手机级平台——汽车端——开发应用需注意的8件事
如果你觉得PC端和智能手机端的应用市场已经被“玩坏了”,那不如期待移动应用的下一个大平台:汽车端。(在36氪搜索栏输入 “汽车” ,你会发现这一趋势)
过去,大部分围绕汽车展开的软硬件服务都集中在协调汽车内部各功能,比如用于控制喷油器和刹车的芯片。但现在,我们应该展望一下将汽车和外部世界连接起来的新可能。
如果你想为汽车开发应用,你最好从这8个角度重新思考你的应用开发策略。
汽车厂商太封闭
早些年,像AOL和微软这样的公司就尝试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互联网帝国,但当互联网真正普及之后,他们的幻想破灭了。这些汽车公司的思维就和早期的微软一样,觉得他们主宰了“汽车”这个平台。他们拥有自己的专有系统,迫使开发者们对百依百顺地加入其中。想为福特、通用或戴姆勒汽车开发应用是很困难的,因为后者拥有自己的数据库,还不轻易对外开放。
由于汽车公司向来都是比较闭塞的形象,对用户数据很保密,因此这个问题在短期内很难解决。现在,接入OBD-II的层级分为两类:任意开发者可以通过开放式接口获得基本数据;获得授权的开发者可以使用专有编码访问到车载电脑记录的数据。
不过,有些汽车生产商已经在试探性地开放其平台。它们逐步意识到应用市场的威力,试图推动真正解决痛点的应用产生发展,当然,必须在它们的控制之下。这些汽车厂商主张其所支持的应用应具有普适性,决不能是像Yik Yak这样剑走偏锋的社交应用。
车载网络条件差
如果车载网络的条件跟家里一样好,应用开发者的麻烦可能就少了许多,但现实是残酷的。车载网络的网速慢,不稳定,延时,充斥着抖动和延时。
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地理位置的影响。比如,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太多人分流带宽,网络条件自然不好;而在偏远的内陆地区,由于人口稀少,可能连个信号发射台都没有。
对开发者来说,没有可靠稳定的网络着实是个挑战。PC端用户早已被高速的数据传输“惯坏了”,如果汽车端应用开发者想让用户体验不逊于PC端的话,他们便必须将一整个数据库存在汽车里。不过那也会带来一个新问题:如何更新车内数据库。
开发者会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1990年的中期,那时,互联网是稀奇的,拨号上网的网速还是慢的,用户也是无欲无求的。
汽车智能化之后,人类的分量变轻了
传统的汽车和计算机的模式是“人类控制机器”,所有的数据最终都汇聚到负责决策的“人类”这里。不过,这种模式可能会在自动驾驶的发展下退出。如果我们对汽车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是“自动驾驶”,数据可能不会被直接用来服务人类。
将来,交通信息的终点将从人转向机器,天气预测,路线判断,红灯提醒,甚至是广告信息都将针对机器发布。后者才是决定车上的人去哪儿,怎么去,怎么省油的去的大Boss。
针对这种变化,企业级开发平台应当设计同时处理人类和算法请求的API,然后围绕该API打造直接面向用户的UI。
搜索变得更有价值
躺在家里的安乐椅上悠闲上网地使用搜索引擎是一种场景,坐在驾驶座上驶向便利店、餐馆或商场时使用搜索引擎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场景。似乎对于消费这事儿来说,汽车上的那个搜索栏更有价值。
这个价值将在机器控制汽车后更加明显。人类总归是感性的,在消费上可能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但机器就不一样了,机器直接和搜索引擎,和数据挂钩。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机器或许会把人带到竞价排名最高的商店里去(额,我这是一不小心黑了X度嘛)。
“免提”成为UI最重要的部分
由于用户驾驶的特殊性,汽车端应用的用户界面设计比较复杂。比如说吧,福特就一直觉得车载app这事儿容易让驾驶员分心,它们坚决杜绝太过视觉导向,或语音命令做得不好的应用。所以,应用开发者一定要重新思考用户界面乃至整个app的逻辑架构。
当然,这个问题在自动驾驶之后也不是问题了,那时候驾驶员也不用看路了。时机成熟时,驾驶员也能像坐在沙发上那样用车载app了。
娱乐
让我们肆意畅想一下,当汽车能被自动驾驶后,我们能有多少娱乐方式。比如,一车的人能一起看Netflix的最新电视剧,比如……你再也不能拒绝老板突然抛过来的任务了。
定位更困难
通过IP地址找到用户上网地址这事儿多简单,但想要追踪70码一路向北的汽车地址可不容易。如果再加上网络延时,服务器反应延时,汽车可能早就跑到几公里之外去了。
自动驾驶可获取更多数据
现在汽车已经生成了大量数据,不过机器驾驶普及之后,数量会更大。
现在,美国邮电业正在使用汽车上的摄像头监测环境,汽车上的机器还可以监测到驾驶员的高频去处。你说,草坪管理公司会不会监测到你家后院需要剪草,鸟类爱好者会不会收到附近有珍稀鸟类的提醒?一切皆有可能。
现在看来这些场景有点不可思议,但当数据积累得足够多,获取成本足够低时,总有人能发现更多的可能。
本文编译自:Peter Wayner博文 《Coding for car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obil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