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变现之道,不靠广告,靠技巧
编者按:本文作者汪凯,微信公众号 YouKnowNothing(YouKnowNothing_JS)。原发于微信公众号天下网商(txws_txws),作者授权 36 氪转载发布。自媒体越来越蓬勃的时代里,怎么实现自媒体的变现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关于自媒体怎么变现。
做为一个在 IT 外企做了 8年 销售市场工作,然后又在电商圈摸爬 4年 的老派人士。在去年年 中,我蜕变成了一个强烈支持社交商务的原教旨主义者。
之前,总是认为新品牌的塑造要靠高大上的市场宣传,足够逼格的产品和包装,高举高打,树立足够的品牌背书后,再全力进行渠道建设,扩大销售。
但是,身边无数的草根创业实例告诉我,世界真的变了。以个人影响力维系的互联网社区已经开始改变游戏规则。
我们有幸站在这个旋转世界的本初子午线上,人群的聚合方式,信息的传导方式急剧变化,而传统商业逻辑,渠道方式必须适应和调整。这里涉及 4 个问题:
- 用户,或者粉丝的价值如何判断?
- 内容提供方(KOL)如何变现?
- 产品供应方(商家)如何对接?
- 社交平台如何演变?
第一个问题:粉丝价值
去年的这个时候,淘宝女装的销售排行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
当天女装的 TOP5 中,突然冒出来一个没见过的店铺,高居第一,不仅超越了所有淘品牌,而传统品牌,如 VeroModa 更是被她超出一倍。何方神圣?
点进去一看,零信用,零成交,零评价,零广告,完完全全的一个新店。难道,淘宝的刷单已经这么猖獗了?
贵圈真乱。搞不懂的就先放一边吧。
夏天很快过去,9月9日,到了女装换季的黄金时节。
她又来了,高居第一,超过第二名几乎一倍。
这一次,详细研究一下。
这是她们当天销量第一的单品。注意以下三个重点:
1、此商品无现货,预售,全款拍下后一个月左右发货。
2、商品价格大致比淘宝类似款的主流价格贵 40%左右。
3、晚八点上架,一小时销售 4600 件。十点左右完全售罄。
其他商品也大致如此。
最终,四小时成交三万多件成衣。估计成交金额 400-600 万之间。转化率在 30%以上。
全预售,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
怎么样,这样的情景让我们想起了某一个手机品牌吧?
说起小米,我之前一直认为,他们能玩粉丝经济,首先是有行业门槛,运动员少;其次,资源垄断也必不可少,集中力量,打一两次决胜战役,只有明星公司才有这样的发动能力;最重要的是产品价格确实是便宜,性价比高。便宜吸引来的粉丝,倒也打了些折扣。
但是,上面这个例子是在女装行业,是在淘宝啊。这是一个杀价格血流成河,拼服务子孙满地的天字一号大红海。当大商家都感叹流量匮乏,转化低下的时候,一个新店如何溢价,成交和服务三项同时达阵呢?
继续看。
服装店上有一个友情链接,指向上面这个化妆品店铺。现在是两金冠,在我去年7月 打开的时候,已经一金冠的店铺了。
一金冠是什么意思呢?50 万个好评为一个金冠。100-200 万好评为两金冠。
同时再注意一下店铺的开店时间是 2014年1月16日。也就是说,一年时间,这个店成交了至少 100 万单。
原来,服装店的成交只是添头。人家的主业在这里。
那么,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呢?
是的,一切来源于这三个公众号。来源于一个叫 “腻娃” 的时尚 KOL(关键意见领袖),或者,俗称的” 网红 “。
其中 “腻娃碎碎念” 是主号,提供美容,服装,生活等内容。
“腻娃小卖部” 和 “腻娃定制” 分别进行化妆品店和服装店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Amy 说 ninitalk 相对草根些。事实如此。
“她真名冯鹤,是某知名网站千万名博博主,大家口中的全能生活达人,曾就读于成都大学酒店管理系和奥克兰大学,回国后在成都格瑞森和新东方任教。2007年5月,她开设新浪博客,分享学英语、美容减肥、旅游美食等方面的生活心得,陆续吸引了众多读者,至今有超过五千万点击量,带起一阵平民护肤美容减肥的热潮。成名后多次应邀做客电台、电视台节目,是《我是大美人》《美丽俏佳人》《幸福晚点名》《天天向上》等知名电视节目的嘉宾,还被称为 “第一代麻辣教师”,著有畅销书《后天美女养成记》。”
——摘自 “网易女人”
网络时代的草根明星。但是,她是从博客时代就开始积累了。用 8年 的时间坚持一件事,而且每一趟换乘列车都准点搭乘:博客,微博,微信……现在,水到渠成。
其中,头条的阅读量保持在 6 万 - 10 万之间。二条由于通常是商品推广,阅读量 2 万 - 3 万。
以头条 15%-30%的打开率估算,“腻娃碎碎念” 公众号的订阅用户大概在 26 万 - 53 万之间。
(题外话:这样的阅读量和用户基数,如果以外接广告为变现手段,二条的广告报价会在 2 万-5 万之间。月收入估计 30-60 万。)
再以前面举例的 9月9日 女装上新,她的推广方式做个量化说明:
两篇文章,阅读数分别是 10 万 + 和 9 万 6 千。
排除重复阅读,大概影响到 15 万左右用户。以淘宝店 2 万人成交,30%的转化率的估略值来算。从微信文章阅读到淘宝访问的转化率约为 45%。
有读者会说,她还有微博呢,还有淘宝推广呢。
淘宝推广基本确认她们没有做。微博她们也是半放弃状态。具体分析我会在内容和平台的章节再做阐述(如果我还写得下去的话)。
总结
- 粉丝基数和活跃度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单纯依靠靠广告,收益会遭遇瓶颈。这时,商品交易变现是一个选择。
- 即使淘宝屏蔽了微信访问,从微信阅读到淘宝访问的转化率依然惊人。所以对于真正的粉丝,落地成交平台的选择不必拘泥。(各平台的优劣之处在最后一节阐述)
- 高质量的粉丝群体能接受预售等模式,能极大减轻供应链和库存的压力。
此节,是向腻娃致敬。你的努力,坚持和对互联网风向的把握,让我由衷钦佩。
第二个问题:内容运营与变现
首先,草根账号自然生长的风口已过。
去年以来,公众号内容的的极大丰富,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资讯量过载。获得新增用户关注当然也更加困难。
目前还有一个途径可以快速获取新增粉丝,那就是微信的广点通广告,我曾经做到过 1 元一个新增用户。不过随着竞争的激烈,成本现在也快速增加了。
过去这一年,我关注的优秀公众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专业化
我关注的时尚行业圈内,优秀公众号:“石榴婆报告”,“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化妆师 MK"。他们都是媒体专业人士运营管理。无论是资讯的丰富度,热点的新鲜感,还是行文的专业度,都是纸媒的专栏水平。而他们在对接广告投放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2、载体多样化
除了传统图文,视频、音频等优质内容载体也越来越多,“一条” 自然是其中翘楚。而 “腻娃碎碎念” 中的核心内容也正是她的化妆护肤教学视频和旅游外景视频。这是她明显区别于其他红人账号的最大特点。
视频肯定是下一阶段最具传播性的载体。虽然专业视频的制作门槛很高。
3、主体人格化
要获得用户的信任和互动,拟人化的行文和运营是基本的要求。用户会跟一个活人交互,而不是一个机构或者媒体。记住,这是一个全民真人秀的时代。
在这个基础上,将核心用户沉淀到微信群或者朋友圈,是提升活跃度,增加接触点的不二之道。
除了这三点,我觉得在未来,最多的变化和希望可能会落在公众号的服务属性上。如果找到一个细分社群的高频服务需求,通过合适的沟通方法提供服务。将会产生巨大的互动和价值。比如:会买不会搭,这个包到底配哪条连衣裙好看呢?
这一切之后,一个优秀的公众号,在商业变现之前要考虑好如下几个问题:
1、行业选择
如果有理想,由公众号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社区是一个方向。比如 “玲珑”,现在 APP 已经上线。但这是资本和资源的比拼,非一般人能及。
那么像 “腻娃” 一样,选择一个细分行业进行商业变现就会是一个现实的方案。
这个行业必需是跟你经营的内容强相关,同时,上游供货商或者供应链必须是可控的。
“腻娃” 在这个问题上吃过亏,推荐化妆品销售之后产生了质量问题,产生了很大的风波。最后,好像她是拿下了 “AA” 的代理才解决了信任和售后的问题,东山再起。她最终选择女装,除了兴趣,可能供应链和品质相对可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选择好细分行业,注意供应链控制。
2、团队搭建
从内容运营到商品运营是很大的跨越,中间有无数的坑。避免付出代价的最好方法就是组建专业团队,充分授权。
以女装为例,目前成功的红人店铺,都有很强的供应链团队,比如 Nanastore, 钱夫人。而 VCRuan 由于早年间亲历亲为的打货模式,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会。
3、内容准备
既然要变现,内容中关于 “买买买” 的内容当然要增多,物质化可以有巧妙的表达方式,不必排斥。
同时,这也是一个与粉丝的双向选择问题,要去的不能强留。忠诚度和信任感最重要。双方都是。
第三个问题:商业化组织
之前说了种种社交网络带来的变化和惊喜,现在来讨论下它的局限。社交化商务最大的瓶颈就是【内容】和【规模】。
1、内容
持续产生优质有趣的内容是一项非常稀缺的能力。主线内容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行业知识,不仅考文字水平,同时也对其中的商业主线要有把握。也就是说,主创人员不仅要掌握媒体技能,商业触觉也要敏感。
特别是,如果采用人格化运营,除了常规内容输出,主创的性格,外表乃至八卦更是先天的决定因素。这些都限制了集团作业的扩展性。
主创会很累,很累。而且,一般情况下,主创都是以创始人或设计师的身份出现,她还要负责相当一部分设计和管理的工作。这样的工作负荷会很大。
更重要的是,这对于整个公司和品牌会是薄弱的一环,如果营销全基于此,抗风险能力也会很弱。
2、规模
相对电商普遍采用的爆款模式,社交电商很难在全局产生影响力,很难通过一个单品快速形成传播,扩大用户群。
不要再提小米。全域覆盖的产品,天量的资金和国民级的动员能力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我们所讨论的社交电商,目前在某种程度上是抛弃了爆款模式的,它的典型产品是根据用户的兴趣定制或重新包装的,它的典型场景是限量和限时,是快速更新。
所以,目前来看,一旦开始商业化,对粉丝的积累可能会是一种消耗。特别在运营初期,供应链和产品并没有完全磨合的情况下。
而通过内容来做传播,之前也讨论过,风口已过,自然传播的效率只会越来越低。
所以,如果完全采用社交化运营,前期积累的粉丝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规模的天花板。
3、应对之道
(1)让用户组织起来,建立社区
区别于传统的 CRM,社交经济是先有用户再有产品的。确切的说,我们经营的是用户的兴趣。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可能,由用户的联接建立兴趣社区。
这一点上,【绽放】的三儿直接就从切入旅行的兴趣点。把自己定位为 “旅行女装品牌”,组织客户旅游,进行线上分享,建立线下组织。这样,线下社群活跃老粉丝,产生归属感,然后线上社区做承接,吸引新粉丝。
绽放的自述:
要指出的是,在用户组织上,社群的组织肯定要比一个纯线上媒体花精力,特别是线下的活动要触及真实的人性,会有更多的争议和异见。但是,一旦组织好,肯定有惊人的爆发力和价值,不仅是在现在的主业上,甚至可以扩展到更大的业务范围,比如绽放旅游。
(2)让用户活跃起来,鼓励 UGC。
(名词解释:UGC – 用户产生内容。PGC – 专业产生内容,也就是商家运营的内容。)
其实各种组织形式,无非就是想打通人群,让内容传播及再生,简单的说就是由 PGC 带动 UGC,然后,实现低成本的规模扩散。
不是所有商家都能找到如绽放那样的主业之外的兴趣点。那至少在主业上要调动用户参与产生内容。这时候,低门槛的交互载体就是关键了。
其实,有没有想过,买家秀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 UGC。只是,基于平台的功能限制,我们不能对买家的创作进行系统引导和筛选。而用户发出买家秀后,获得的反馈也不及时,参与感和自主传播会受到限制。如果有一个合适的媒介系统,买家秀互动至少可以成为时装和化妆品商家的标配。
(3)让产品说话,产生口碑。
虽然不能强求爆款,但力求形成精品口碑。这一环,是最难的一环。
(4)让金钱说话,快速增长。
虽然一直在说社交化运营,但是如果有付费获取用户的合适渠道,请千万不要抗拒。快速起量,冲破规模临界点是一切生意的关键。比如在上一篇评价中,大家提到的 “一条”。
到本段为止,好像内容都是偏向于原有自媒体如何商业化,那么,成熟的品牌和商家如何社交化呢?
这个问题太大,市面上有很多高大上的论述,我就不做引申了,直接下结论和行动指引:
- 马上把原有用户导入社交工具。而目前看来,微信是真正活跃的社交工具。
- 核心员工(老板,老板娘最有效)亲自上阵,人格化运营社交工具。
- 改变传统运营节奏,营造专属场景(场景太重要了,下一节单写)。
- 改变供应链和产品结构,挖掘和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39367.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