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科技与脑洞,《黑镜》只是呈现了一个“所看即所得”的世界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没有科技与脑洞,《黑镜》只是呈现了一个“所看即所得”的世界

要先说声抱歉的是,我在《黑镜》中看到的没有未来,只有当下。因此,我也许不能从科技角度来对《黑镜》做一次深度解析。

但我将从第一集入手,为你们再现这个与《黑镜》一模一样的现实社会。

《黑镜》的主要目的是嘲讽,而非科技与反转

在看完《黑镜》第三季前6集之后,我先去看了看豆瓣评分——8.8分,比第一季与第二季的评分都低(前两季分别是9.2与9.1)。有人说隐喻太直白,不够反转;也有人说编剧幻想过头,那种“点赞社交”与“记忆芯片”根本不可能出现在生活中,也有人说是Netflix接手的结果(这个真不能苟同)……

但我认为,不管其他如何,仅从抨击社会的角度来看,《黑镜》仍然是那个嘲讽功力爆棚,酸爽度够高的《黑镜》。

所谓“科技”与“未来”从来都只是包裹《黑镜》主旨的那层皮,这些东西更多的是提供给我们放大感官刺激的功效(大概用一种非人类手段来描述一种现象,更能引起人类的惶恐)。

当然,即便是触及了内核,它们也是受人类掌控的科技,而非《西部世界》那种给我们留下空间去想象关于“机器人何时会碾压人类”的“超人类科技”问题。(我认为两部剧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换句话说,《黑镜》的问题离我们更近,也更让我们无法逃避。

第一集(剧透):评分系统让蕾西的人生遭遇“急转直下”

在这里,我想着重说一下第一集——《急转直下》。

如果说第二集里涉及到了AI与VR,第三集涉及“黑客技术”与“网络安全”,第四集涉及到“意识永存”与“存放人类意识的系统机房”(这是我认为最具有“未来感”的一集),第五集涉及“可以改变人类记忆与感知效果的芯片”,第6集涉及“一大波可以搞面部识别的智能机器蜜蜂”……

那么第一集中的“评分系统”呈现出的“科技感”的确有点弱,但却与当前社会最相似——这也是很多人会觉得感同身受的最大原因。

女主角蕾西生活的地方是一个靠评分来决定社会地位的世界。在5分制的基础上,评分越高的人,其享受的特权就越多,也越受欢迎。

高于4.5分以上的人可以住更高档的小区,可以享受优先预定航班的特权,可以租到更好的车……同样,他们给低分阶级的人打分会让这些人的分数提升更快,因此备受追捧;但那些低分人群,只能获得社会的剩余资源,被分数高的人鄙视或无视,连靠近他们的人也会受到牵连,甚至连份工作都找不到。

这也就能解释,蕾西即便想帮助那位被解雇的同事(评分跌至2.5进不了公司)也无能为力的原因。

故事应该从租房子说起。4.2分的蕾西看中了一处高档房产,但需要达到4.5分才能以优惠价格租住。而评分分析师告诉蕾西,因为她平时的评分都来自于服务人员和同事,意味着她的社交圈子质量不高,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分数提升到4.5分以上。

因此,为了尽快超过4.5分,蕾西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刻意讨好那些高分人士,包括一位4.8分的童年旧识。这位旧识随后联系到她,希望让她当自己的伴娘,在婚礼上进行演讲。同时,旧相识特意提到,婚礼上都是4.5分以上的高分人士。而这几乎成了女主角提高分数唯一的机会,即便这位旧识曾经不断欺负她。。

然而随着蕾西出发去参加婚礼,她“急转直下”的人生就正式开始了:航班被无故取消,但补救政策也只为高分人士服务。随后无故的发火导致她在机场被双倍扣分。

于是女主角选择租车赶往婚礼,但一路上却尝尽了评分系统带来的连锁效应,因为分数低,无法租到好用的汽车,连在路上搭车也不被理睬(只有一位同样低分的老太太帮助了她)。更是有路人仅仅因为看到她落魄的样子和头上的低分就给了她负面评价……

被婚礼拒之门外的女主角最终崩溃并做出了过激行为,因此她的评分急转直下成了0分,并被警察带走。

然而,在监狱里,卸下评分系统眼镜后,露西看到了布满灰尘的真实世界(与此前充满柔光与温暖的视角大不相同),并与对面牢房的狱友对骂起来,但却无比快乐……

让我们仔细回想一下,一个由评分系统操控并主导的世界,与现实中的世界是否有“对标”之处?我们在批判评分系统的同时,是否想过这其实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剧中的“评分系统”完全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类评分机制吗?并不

此前有很多媒体认为,剧中的评分系统与我们很多生活服务app设定的“5分好评”机制极为相似。对于这种说法,我只能说——像,也不像。

像的是,在某一体系范围内,与第一集中的评分系统一样,“5分好评”的确决定着参与者的的经济利益,甚至影响他们的工作价值、工作等级与未来待遇。

譬如,你在“饿了么”上订餐,热情的送餐小哥是否曾在你接过餐的时候,会顺便补充一句:“能否给我一个5分好评?” 甚至你也会接到骑手一条语气极为诚恳甚至卑微的短信,目的就是向你讨要“好评”。

而原因就在于,“差评”会让减损他们的经济利益——遭到罚款,甚至累积到一定数量就会被开除。

这里的情景,是不是与蕾西为了优惠的房价而讨好高分贵妇们的场景有点类似?

此外,在我看来,支付宝芝麻信用的等级制评分系统与Uber的双向评分系统更加接近《黑镜》中的某些设定。

先来说说芝麻评分。按照这个评价系统给出的设定,越高的信用评分可以帮用户获得更好的生活服务与金融服务体验。

譬如,只要你的芝麻信用评分在750分以上,就可以免押金骑乘膜拜、ofo等共享打车;而芝麻信用评分不够,就需要缴纳押金。

另外,高信用分还能让你享受到酒店先住后付,消费分期等优惠政策;甚至各种生活服务商户与金融机构都会参考你的芝麻信用评分来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

而这听起来像不像剧中只有4.3分以上才能优先预定临近航班的机场补救政策?

意味深长的是,提高芝麻信用分的方法更是与剧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你可以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地遵守各项规定,按计划完成那些体现个人信用的任务(譬如保持一定的互联网消费、拓展线下支付),也可以多交一些信用好、评分高的朋友,系统会根据你的好友状况来为你调整评分……

这些细思极恐的细节让你不得不承认,我们可以从虚构的评分情节找出一一对应的现实部分。

再来看Uber的双向评分系统。

目前,Uber用于管理专车司机的手段之一是评分软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对Uber司机进行一星到五星不等的评价。反过来,Uber司机也可以对乘客做出评价。

然而,这种“互评”是存在不平衡性的。司机是要靠评分吃饭的,是生存需求;而享受服务的乘客更多的是物质享受需求。

比如,Uber在美国实行的司机监管措施包括,假如一名司机的评分低于4.6,那么他将被撤销Uber司机资格。

此外,我也曾经在车上与一位Uber司机攀谈。他表示,一周内一旦出现了低于5分的乘客评价,这周的补贴就拿不到了,相当于一周的工作都白干了。

因此,与普通出租车司机相比,Uber司机的“笑脸服务”与“表面友好”要做的更足一些。为了得到高评分,司机们要像露西一样时刻保持他们的“假笑”。

举个例子,有一次,与我拼车的一位乘客因为不满Uber司机的行车路线,大喊:“你傻*吗,我肯定给你1分!” 结果,司机师傅还是按照他的要求重新调转了方向盘。

针对“互评”这个问题,我曾经询问过Uber应用软件中的在线客服。的确,她表示司机的评分系统的确与他们的补贴奖励直接挂钩,但也承诺司机对乘客的评价不会影响用户的服务体验。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潜在的“不平衡”,引发了司机端的“集体性偏见”:

即便 Uber 服务章程里并没有任何根据乘客得分高低而采取的限制性决策,司机们却有可能拒绝接那些满分乘客甚至低分乘客的单子:前者可能是新用户,有可能给出低于5分的评价;而后者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钉子户”,被划为“重点躲避对象”。

因此,这实际上也置我们于一个由司机来审判的评价体系内。

也许另一个例子能够说明司机们的态度。还是在我一次拼车上班途中,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的乘客与司机相谈甚欢,最后约定“互给一个5分评价”。后来我问司机师傅为何乘客也会如此关心自己的评分,他这样回答:

“乘客分数太低我们可能会不载噢,低分甚至还会影响你的车费折扣(这一点有待证明)。我们也害怕自己一个星期的劳动打了水漂,所以宁可接更保险的乘客……”

如此来看,这种双向评分系统引发的“权力滥用”与“有色眼镜”问题其实也同样是黑镜第三季第一集中的延伸性话题。

评分系统是社会价值体系、圈子与群体意识的”化身“

以上是“像”的部分,但我认为,“不像”远大于“像”。

与其将剧中的评分系统“约等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类软件,倒不如直接将评分系统与”社会价值体系“与“道德准则”联系在一起。

无论你怎样夸大芝麻信用与Uber5星好评的影响力,他们也仅仅是你生活的一小部分(甚至没有)。当你不开通芝麻信用,或者说褪去了“饿了么骑手”或者“Uber司机”那层身份,你还是生活中那个既可以开怀大笑又可以因为不顺心而怒骂的自己。

此外,从交易的角度来看,淘宝、Uber等商家向用户出售的“产品”也包括一部分“服务”。在服务与金钱的置换过程中,我花钱购买你的优质服务,好像并没什么错误。

所以说,那些低评分有多少是基于卖家不达标的服务?又有多少是基于奇葩用户的奇葩行为?相信我们心中自有衡量。

总之,我们大多数之所以对现实中的那些评分系统持赞同或默认态度,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它们决定不了我们的全部,远不能凌驾于人类之上。

但很显然,剧中的评分系统已经超越了个体,甚至超越了整个社会。它取代了社会的价值体系与道德准则,每个人都成为了评分系统中待价而沽的“商品”。

而商品是可以被某一参考指标分为“三六九等”的,一等品自然最受欢迎,而残次品自然要被仍在垃圾箱里,但也能用。

但有一点请注意,从露西偶遇的那个只有1.5分却活得自在潇洒的老太太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评分系统并没有完全控制以货币为基础的买卖交易体系。也就是说,你即便得分低,生活可能艰难一些,但却不至于活不下去。

因此,现实中,让”露西们“最痛苦的不是没钱生活,而是不能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在这个评分越高地位就越高、越受欢迎、开的“后门”就越多的社会统一价值体系下,大多数低分人群考虑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才能不被社会抛弃”。

所以我认为,评分等级更像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被实体化的“圈子”,圈子的等级越高,地位就越高,钱也就越多。很多人总是想钻到比现在更高的那一个圈子里面,而办法就是取悦那些圈子里的人,让他们接纳你。

不过幸运的是,现实中圈子的衡量标准是多元化的,边界是模糊的,没有机器般冰冷与固化。但是,如果你的周围都是仅以你所在圈子来衡量你的人,那么倒霉的你或许将被迫与露西做出一样的选择。

因此,评价系统就是现实世界中一个个隐形的圈子。这并没有细思极恐之说,现实本就如此,圈子也自有它合理之处。

你“更高的评分”(一定的地位及金钱,或者有个这样的朋友)可以换来更加舒适的VIP病房,评分低的可能要排很久的队才能有个床位;你的地位可以换来别人的尊重与巴结,享受“高评分”带来的优越感;你与一个“低评分”的人干架,大多数人可能会站在你的一边,即便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公司的破产、锒铛入狱甚至一次交友不慎,都会造成人生的“急转直下”,甚至让你随时被踢出一个圈子,那样的境遇其实与露西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所以,一切其实都取决于你自己,即便结果未必能让你幸福。

现在,你还会说,《黑镜》这一集讲述的是关于未来科技的故事吗?

然而,让我疑惑的有两个问题:

1、评价系统不可能凭空产生,究竟是谁构建了这个可以操纵社会舆论并随意进行“道德绑架”的评分系统?并使之普遍化?

2、这些严格遵守评分系统的社会群体在这单一化价值体系的形成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对于第一个问题,不想多说。但请参考勒庞《the Crowd》(非常讨厌《乌合之众》这个译名)给出的一个观点:能够影响到普遍利益的决定,都是由一小部分人组成的委员会做出的。而之所以能让他们普及化,则是因为对群众心理及人性阴暗面的精确把控。

换种说话说,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首次曲解,是传染性暗示的起点。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无论是大众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还是勒庞的群众心理学理论都可以做出解答:一个拥有足够强大的个性去抵抗暗示或群体实力的个人相当稀少。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默认或服从就是最好的选择。

“即便他最初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但在群体中却极有可能成为一个野蛮人”。如果说最初选择帮助那个男同事(因为分手事件而被其他同事不断给予低分)是取决于露西本身的意志,那么圈子的力量则让她最终在同事被赶走后保持沉默。

然而你应该庆幸的是,社会却并非没有保持强大独立意识的个体存在。按照历史的演进规则,当另外一种“暗示”与“不满的堆叠”形成了一根能够引起质变的稻草,那么整个社会阶级将发生另一个颠覆性变化。

其实从根本上看,人类行进的方向本身就是从开始的单一化评价体系进入到更加多元化评价标准的一个过程。因此,让先进的科技技术被操控在一小部分人手中,或许将引发社会的退步。

随意打赏

黑镜第三季脑洞科技黑镜科技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