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康复,做了百例临床试验的大艾要打造专业医用的外骨骼机器人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而言,能够独立站立行走似乎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而外骨骼机器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
外骨骼的本来含意是指动物的外部骨骼,用于支撑或保护体内组织或器官。最初外骨骼机器人常用于军事领域,但随着近年来医疗康复市场的扩容,越来越多的公司切入了康复市场,将外骨骼机器人应用于医疗与日常的应用场景中。其中以色列的Rewalk、日本的HAL、美国的Elegs等都是外骨骼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反观国内,医疗康复机器人仍处于早期,但据保守估计,潜在市场空间在180亿左右。国内进入到临床应用的以牵引式/悬挂式康复机器人居多,在外骨骼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也在进行相关研究。
大艾机器人也是一家从外骨骼机器人切入市场的初创企业,帮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重新获得行走能力。相比于其他外骨骼机器人,大艾机器人的特点在于除了真实步态辅助行走外,还增加了多进程、多模式的康复训练功能,进行步态矫正,能够为因脊髓损伤、脑损伤、骨折术后、人工关节置换、脑肿瘤术后等原因造成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整个康复过程中评估、诊断、训练等所需的装备与系统。
公司由清华、北航等院校博士后及博士组成研发团队,并拥有清华大学机器人实验室技术支撑平台。创始人帅梅为北航教授、清华博士后,北航医疗机器人实验室领头人,有多年高端智能设备研发经验,其团队曾成功研发中国首个五轴五联动数控系统、八轴八联动大型并联机床、崎岖路面行走仿人机器人等。
据介绍,大艾机器人已经历了6年的研发,2015年起进入产业化阶段,是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唯一的国家级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早在2012年,其团队就已经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研发了第一代外骨骼机器人,目前已经进行了五次迭代,并完成了百例临床试验。2016年4月,大艾机器人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进一步将产品推向市场。
目前大艾已经推出了AiLegs双足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与AiWalker移动台架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两款核心产品。AiLegs主要针对中后期康复阶段患者的训练。其产品由钛合金打造,重量约为20公斤,续航能力达8小时,最高承重达100公斤,并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体型快速调节尺寸,方便多人使用。AiLegs以类人的自然行走步态、真实的行走方式,支撑并带动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且能够进一步挖掘激发患者残存的肌体功能,纠正患者的行走姿态,最终恢复正常行走能力。
“对于脑损伤患者,越早介入康复训练就越容易恢复,这已经是康复界的共识。中国偏瘫患者的致残率高达75%,而国外却是在30%左右。国内高致残率的很大原因是没有及时的康复训练,如果能够介入规范标准姿态的运动康复,那么预后的效果会好很多。”帅梅称。
因此,大艾研发了另一款产品AiWalker配有移动台架,可以供早期康复患者使用。AiWalker承担了类似于学步车的功能,以在康复训练行走过程中对患者腰部以上身体形成有效支撑、稳定骨盆。同时也适合对不同体重的患者进行减重式康复训练。
帅梅表示,目前大艾机器人正在申请CFDA认证,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注册。
由于大艾主打专业医用级的外骨骼机器人,其客户以医疗机构为主。据了解,公司已经与北京积水潭医院、301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清华长庚医院等国内顶尖脊髓损伤、脑损伤康复医疗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除了上述两款机器人产品,还为医院提供了步态分析系统,足底压力分析系统与智能病案的大数据平台。通过骨骼级的分析,可以方便医生准确了解患者的步态与足底状况。另外,面向C端个人版机器人也已经推出。
目前大艾团队共50人。成立之初,公司已经获得首都科技发展集团的1200万天使轮融资。目前有新一轮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