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已确认获滴滴战略投资,如何联手构建城市配送体系?_36氪
据饿了么内部消息,虽然尚未正式公布,但公司已确认接受了来自滴滴的战略投资,不过具体金额还未透露。
而正如 我们之前分析 所说,双方将就城市配送业务进行深度合作,内部称之为 “2+4” 同城配送战略 。具体内容是, 滴滴负责提供汽车运力为用户配送 3 公里之外、跨城区的外卖订单,由空间更大、速度更快的汽车进行直送,或者完成干线运输后交由电动骑手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使得具有中高端需求的用户能有更多订餐选择。 有消息称,目前合作已在北京试运营,将于 12月 正式上线。
该模式的合理性不难理解,如果由汽车进行 3 公里范围内的配送,出于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等因素,其单位时间配送能力实际上并不如电动车。但汽车在城市内进行长途配送则会显示出巨大优势,如果主打高客单价消费,当该类型单量形成足够规模效应时,每单的配送成本其实并不高。试想一下,按照滴滴快车 1.5 元 / 公里 +0.35 元 / 分钟的计价规则,10 公里里程只需 20 多元,再均摊到车内的多个订单上呢?当然低成本的前提是相同路线的订单足够多、或者引导用户批量购买团餐,而且这只是干线成本,如果仅仅是让汽车司机挨家挨户做 “落地配”,那成本就不可估量了, 此事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做好汽车与电动车衔接环节,往远处想,说不定会在城市内建设配送中转站?
事实上,Uber 从去年就开始试水送餐业务,并于两个月前宣布将正式进军快递领域( 分析详见此文 ),但至今还没传出试验成功的消息。
汽车配送对于饿了么向高端白领市场转型也有所帮助 ,事情大家都知道,学生群体对外卖平台的忠诚度几乎为零、客单价也相对较低,而在白领用户身上赚钱的可行性更高,但相比于从一开始就专注白领的百度外卖、到家美食会,饿了么在品牌定位上有先天劣势,但滴滴车辆配送一事毕竟是朝着高端消费去的,且提供的是其他平台做不到的长途配送。 如果饿了么真能让中关村白领吃到来自亮马桥的日本料理,想必是有人愿意为此买单的。
有趣的是,饿了么在今年年 初时曾发出 “自营配送为主,社会化物流为辅” 的战略方针,但由于外卖订单时间高度集中,如果自建能满足 200 万日单峰值的配送团队,势必会造成空闲时间的大量人力浪费,故而公司已将配送战略转为众包为主。自蜂鸟系统 6月 上线至今,通过第三方团队、社会化众包物流完成的订单已远远超过自建团队。目前已有 1500 个物流加盟团队,25 万众包配送员,在 9月 时日峰值配送订单便已突破 80 万单。而饿了么 CEO 张旭豪也曾表示,公司未来的目标是通过城市配送网络从外卖拓展到生鲜、蛋糕、超市、药物等品类,而这些品类理论上来讲都可以由同一辆汽车完成干线运输。 如果饿了么将物流定义为核心业务的话,汽车运力的接入也许是物流网络的最后一块拼图,最终实现普通订单由第三方、众包人员配送,品牌订单由饿了么自建团队配送,长途、高端订单由滴滴车辆配送的三层体系。
另外,正如我们此前的文章指出, 交易平台、配送平台、供应链平台 是饿了么的三大利器。在供应链方面,“有菜” 业务上线三个月后已实现日交易额突破 400 万元、覆盖全国 8 个城市,那在为商家配送食材时有没有可能使用滴滴的车辆呢?对此饿了么的回答是 “项目正在试运行,目前仅支持外卖配送,未来不排除业务更深入对接合作”。不过在食材配送上轿车的效率的确不如金杯、面包车高,这块业务应该并非重点。
最后引用同事 Retric 的一段话作为结尾:饿了么、滴滴双方有不少共同的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腾讯、经纬、中信产业基金等,二者不论是合作还是战略入股都将在竞争激烈的 O2O 市场实现资源互补,对背后共同的投资方来说无疑是好事。
原创文章,作者:暮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39659.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