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问诊,叮叮医生定位于帮肿瘤科医生做好临床数据追踪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叮叮医生 是一款垂直于肿瘤领域做临床数据追踪的移动医疗应用,旨在为医生建立个人数据库,并协助医生做科研。从 7月 份上线到现在,叮叮医生积累了 8900 余名与肿瘤相关的医生,其中包括 5000 多名肿瘤专科医生。

“这些医生大部分来自地推和线上推广,还不包括与医院的合作。要知道,据卫计委 2013年年 鉴,全国也就 19000 多名肿瘤专科医生,入驻了叮叮医生平台的专科医生占到了 26%。” 对于目前这份成绩,叮叮医生创始人兼 CEO 吴伟贤言语中透露着自豪。

然而,这一路走得其实非常不易。吴伟贤说,公司曾经历过一次重大转型。他透露,公司原来请外包团队做过一款主打问诊的 “移动医聊” APP,但上线后发现医生装了也不用,因为医生说他们很忙,并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问诊。于是便调整了方向,放弃问诊,专注于临床数据追踪。

吴伟贤说,之所以以临床数据追踪为切入点,主要是他们将医生的用户人群定位于肿瘤领域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医生,他们在患者数据追踪上有着非常大的需求。一方面他们需要收集患者数据写一些学术文章以提升职称和医学地位,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参考患者数据,调整治疗方案,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

目前,叮叮医生已经和广东一家大型肿瘤医院临床研究中心谈了合作,其院内数据追踪软件是使用叮叮医生与法国一家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院外数据追踪则使用叮叮医生。叮叮医生将收集的院外数据与院内整合后,提供给医院做临床研究。

叮叮医生在医生端有 PC 和 APP,患者则使用微信服务号。目前平台上的患者数量相比医生要少很多。吴伟贤解释,这是因为前期主要围绕医生,患者大部分都是由医生加进来的。不过医生也有患者多了会忙不过来的忧虑,他们只希望加一些有价值的需要做数据追踪的患者。

吴伟贤透露,叮叮医生会在 11月 底在患者端上线患者社区,帮助医生来管理患者,目标是帮助医生打造他们的患者 CRM 系统。同时,在医生端也会更新叮叮医生 2.0 版本,接入医药电商以及第三方医疗服务供应商。将来的赢利点会主要来自与它们的分成。吴伟贤说,平台不会在医患社交上收费。如果医生在与患者聊天的过程中推荐患者使用了第三方医疗机构的服务,会以积分或礼物的形式按次数激励医生。

之所以将医药电商整合进来,其实这与吴伟贤的经历密切相关。出身于骨外科医生的吴伟贤,曾在诺华制药公司工作 13年,而后在日本武田的合资公司天普药业任市场总监 4年。北上广三个区域的负责人也都是外资药企出身。公司现有团队 30 余人,产品和技术人员 13 人,其中 4 人来自阿里巴巴的技术团队。

叮叮医生在今年年 初获得了来自深圳大成博信和上海道彤的 500 万人民币天使投资。目前正在启动 A 轮融资。

在战略上,除了 11月 要更新的叮叮医生版本,公司也在加快与医院以及基金会的合作,他们希望联合基金会共同打造患者社区,致力于患者的健康指导。

原创文章,作者:su小吱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