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Sneaker的小圈子,“Get”最近步子迈的有点大
创业初,Get 是一家只做 Sneaker 买卖的“小红书”。球鞋爱好者可以平台上找到最新的圈内资讯、查询球鞋发售日期、上图鉴定产品真假,参与话题讨论,还可以到商城中去找找有没有想买的鞋。如果按着这条路走下去,Get 或许会成为一个人群精准、氛围不错的电商平台。但问题在于,单一品类天花板低、想象空间不大。
一年多过去,我们发现 Get 正试图摆脱这种局面。在最近迭代的新版本中,Get 在自营电商的基础上添加了海外直邮功能,sku 从过去的几百个一下子翻了10 倍,达到千万级别。现在打开 Get,除了球鞋,能买到的还包括健身、骑行、运动防护、智能穿戴,甚至休闲类的服装、配饰和鞋包。
一些 Sneaker 爱好者向36氪表示了对 Get 改版的不适应:“搞不清他们的定位了,卖的太杂了。”其实在上次采访中,Get 创始人李明就和36氪讨论过这一问题。当时的李明也担心扩品会使他们流失掉一批核心老用户,不过现在看来,李明对此有了新的考虑,他是这么解释的:
“我们在自营阶段经过几次试验,发现一方面 sneakerhead 类用户并不是只买 AIR JORDAN 或 NMD,他们对有潮流有运动风格的商品需求是很多元的;另一方面其实过去购买 AIR JODAN 和 NMD 的人,也并不都是那些没有球鞋就不能活的、‘传统意义’上的 sneakerhead,比较共通的需求其实就是‘品牌的’、‘有品质的’、‘炫酷的’潮流运动商品,跟小资女性迷恋 enjoy 和小红书是一回事。”
至于用户面对海量商品时的筛选成本(特别是男生,感觉更高),Get 则希望通过引导性的 PGC 内容来解决问题。
据悉,过去几个月中,Get 的站内资讯已由篮球向足球、跑步、健身、骑行、潮流等商品对应的目类延伸。同时,他们也在为更多品类建立商品储备档案。除了常见的分类推荐和精准检索外,Get 希望让商品去关联 PGC 和社区 UGC 内容,通过话题和场景需求来直接匹配用户的需要。
最终,通过越来越多品类的叠加,Get 希望成长为中国版的 Foot Locker —— 作为北美最大的运动用品经销商,Foot Locker 年销售额可达到 72 亿美金,2015年 市值 87 亿美金。
不过在此之前,一方面,Get 需要验证平台上的内容是否能拉动长尾商品的购买。另外在中国,除了直接竞品包括“毒”、“FEEL"之外,耐克、阿迪等运动品牌中国区最大的代理商百丽,或许也是 Get 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遇到的阻碍。
Get 成立于 2015 年 2 月,根据团队提供的数据,发展至今月交易量已接近千万(非秋冬旺季)。App 注册用户过百万,DAU 10 万级。团队曾于今年一月完成由博将资本和六合创投领投、天使轮资方盈动跟投的 Pre-A 轮融资,金额一千多万人民币。目前,Get 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